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7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條與「」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40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744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安禅 暗禅 伴禅 參禅 禅板 禅版 禅病 禅波 禅帶 禅道 禅德 禅定 禅法 禅房 禅閣 禅供 禅關 禅觀 禅規 禅和 禅河 禅化 禅會 禅慧 禅偈 禅寂 禅家 禅間 禅教 禅戒 禅巾 禅襟 禅經 禅靜 禅居 禅鞠 禅铠 禅客 禅窟 禅樂 禅禮 禅林 禅錄 禅侶 禅律 禅門 禅那 禅尼 禅念 禅毬 禅拳 禅人 禅僧 禅舍 禅師 禅食 禅史 禅室 禅思 禅伺 禅肆 禅髓 禅榻 禅堂 禅天 禅頭 禅徒 禅味 禅屋 禅習 禅心 禅行 禅學 禅要 禅衣 禅余 禅愉 禅苑 禅院 禅月 禅悅 禅齋 禅杖 禅者 禅鎮 禅支 禅枝 禅宗 禅鑽 禅坐 癡禅 初禅 頂禅 二禅 放禅 觀禅 鬼禅 教禅 九禅 枯禅 理禅 練禅 煉禅 律禅 魔禅 墨禅 難禅 陪禅 片禅 叁禅 十禅 事禅 思禅 厮禅 四禅 逃禅 味禅 問禅 悟禅 修禅 熏禅 薰禅 一禅 真禅 坐禅 蚌蛤禅 北禅寺 北宗禅 不廢禅 不妄禅 不忘禅 禅定藏 禅定境 禅定窟 禅定門 禅定寺 禅梵天 禅和者 禅和子 禅籍志 禅林寺 禅門戒 禅那觀 禅叁昧 禅叁宗 禅天魔 禅陀迦 禅要經 禅源诠 禅源寺 禅月集 禅悅食 禅雲寺 刬子禅 鏟子禅 稠禅師 出世禅 初禅定 初禅天 從禅覺 大禅佛 大禅師 大乘禅 待悟禅 第二禅 第叁禅 第四禅 東禅寺 二禅天 凡夫禅 方寸禅 封禅寺 葛藤禅 根本禅 盡漏禅 九帶禅 覺禅鈔 看話禅 口頭禅 枯木禅 老婆禅 默照禅 南禅寺 南宗禅 尼連禅 念佛禅 牛頭禅 強良禅 日本禅 如來禅 叁禅樂 叁禅天 叁種禅 叁字禅 沙禅裏 善人禅 上乘禅 上上禅 上座禅 深禅定 十禅支 世間禅 思禅師 四禅定 四禅天 四種禅 通明禅 外道禅 文字禅 無事禅 五門禅 五味禅 五種禅 西禅寺 熙連禅 蝦蟆禅 小乘禅 行禅法 行禅經 修禅定 修禅寺 野狐禅 一擔禅 一切禅 一味禅 一指禅 一字禅 鹦鹉禅 有分禅 有漏禅 再請禅 真實禅 中間禅 自性禅 宗門禅 祖師禅 坐禅板 坐禅豆 坐禅牌 坐禅堂 坐禅儀 坐禅箴 暗證禅師 八卦禅寺 跋陀禅師 班禅喇嘛 寶覺禅寺 北禅烹牛 本生禅師 本童禅師 鼻隔禅師 不壞四禅 草堂禅派 茶禅一味 禅 宗 禅波羅密 禅波羅蜜 禅燈世譜 禅定法界 禅定堅固 禅法要解 禅關策進 禅海十珍 禅家龜鑒 禅林寶訓 禅林類聚 禅林職位 禅門撮要 禅門九山 禅門口決 禅門日誦 禅門五宗 禅陀迦王 禅學大系 禅苑清規 禅宗六祖 禅宗七祖 禅宗藝術 禅宗語錄 禅宗正脈 禅宗直指 朝元禅寺 徹夜坐禅 出世間禅 初禅梵天 慈德禅寺 次第禅門 大禅叫悟 大佛禅寺 德源禅寺 東和禅寺 杜撰禅和 法喜禅悅 法興禅寺 法雨禅寺 佛陀禅師 伏虎禅師 根本四禅 古德禅寺 觀察義禅 黃楊木禅 教禅二宗 錦江禅燈 靜修禅院 九咱大禅 九種大禅 理禅事禅 靈泉禅寺 淩雲禅寺 六欲四禅 龍泉禅寺 渌清禅師 滅喜禅派 尼連禅河 鳥窠禅師 甯福禅寺 毗盧禅寺 普濟禅寺 齊聳禅師 千光禅寺 青山禅院 叁時坐禅 善德禅院 善世禅師 上座禅住 少許禅分 深禅定樂 十二門禅 事相禅師 死禅和子 四禅八定 四禅比丘 四禅變化 四時坐禅 萬佛禅寺 烏窠禅師 五部禅經 西雲禅寺 仙天禅師 心越禅師 興隆禅寺 一切門禅 一切行禅 一指頭禅 優禅伽摩 圓密禅戒 昭明禅寺 中和禅寺 周易禅解 晝日坐禅 竹林禅派 竹林禅院 最上乘禅 坐禅法要 坐禅方法 坐禅四息 白馬辯禅師 白雲福禅師 白雲聞禅師 白兆圭禅師 百丈安禅師 百丈超禅師 褒親谕禅師 寶藏本禅師 寶華顯禅師 寶壽沼禅師 寶相元禅師 保福殊禅師 報慈淳禅師 報慈嵩禅師 報恩成禅師 北禅寂禅師 北蘭讓禅師 北院通禅師 不禅婆羅門 布衲如禅師 滄溪璘禅師 禅定波羅蜜 禅林僧寶傳 禅林象器箋 禅門寶藏錄 禅門鍛煉說 禅門秘要訣 禅門拈頌集 禅秘要法經 禅那波羅蜜 禅思不樂斷 禅行法想經 禅行斂意經 禅要诃欲經 禅源諸诠集 禅宗決疑集 禅宗雜毒海 長樂政禅師 長蘆琳禅師 長興滿禅師 長髭曠禅師 超化淨禅師 超化藻禅師 崇梵余禅師 崇福燈禅師 崇覺空禅師 崇勝珙禅師 崇勝禦禅師 崇壽江禅師 初禅有五支 慈濟聰禅師 慈雲深禅師 大安能禅師 大安省禅師 大梵圓禅師 大容諲禅師 大同濟禅師 大同旺禅師 大沩鑒禅師 大沩行禅師 大沩智禅師 大陽慧禅師 道林淵禅師 德山瓊禅師 定慧雲禅師 東禅秀禅師 東明遷禅師 東坡禅喜集 東山慧禅師 東山吉禅師 東山覺禅師 洞山辯禅師 洞山瑞禅師 洞山微禅師 洞山雲禅師 法海立禅師 法雲杲禅師 方廣深禅師 奉先深禅師 佛說禅門經 佛陀遠禅師 福昌信禅師 福化充禅師 福嚴置禅師 福應文禅師 高亭簡禅師 古賢謹禅師 谷山藏禅師 谷山豐禅師 谷山海禅師 觀音啓禅師 光孝深禅師 光孝元禅師 廣德延禅師 廣德義禅師 廣德周禅師 廣法源禅師 廣慧真禅師 廣濟方禅師 廣濟同禅師 廣利容禅師 海會通禅師 衡嶽振禅師 胡適禅學案 護國欽禅師 護國壽禅師 華光範禅師 華嚴慧禅師 化城鑒禅師 黃檗慧禅師 黃龍觀禅師 黃龍海禅師 黃龍贊禅師 黃雲元禅師 惠力悟禅師 慧海儀禅師 慧明雲禅師 慧日明禅師 慧日堯禅師 嵇山章禅師 建隆原禅師 建山澄禅師 薦福思禅師 薦福休禅師 姜山方禅師 金繩文禅師 金州操禅師 淨慈象禅師 淨法章禅師 淨源真禅師 九峰勤禅師 鹫嶺通禅師 覺報清禅師 君山覺禅師 開聖棲禅師 開先照禅師 開先宗禅師 康國耀禅師 梁山歡禅師 梁山簡禅師 梁山岩禅師 靈鹫閑禅師 靈岩徽禅師 龍光諲禅師 龍華本禅師 龍華高禅師 龍境倫禅師 龍鳴賢禅師 龍泉夔禅師 龍雲臺禅師 魯祖教禅師 鹿門譚禅師 鹿苑圭禅師 羅山崇禅師 梅山己禅師 妙勝臻禅師 南禅聰禅師 南禅甯禅師 南臺誠禅師 南臺勤禅師 南修造禅師 南岩勝禅師 尼佛通禅師 尼慧光禅師 蓬萊卿禅師 蓬萊圓禅師 皮殼漏子禅 普安道禅師 普勸坐禅儀 普通封禅師 乾明廣禅師 乾明睦禅師 乾明普禅師 青城乘禅師 青原齊禅師 青原如禅師 清居升禅師 清涼坦禅師 清溪清禅師 仁王欽禅師 瑞光月禅師 叁峰印禅師 叁根坐禅說 善權徹禅師 上藍慶禅師 詩禅一致說 石佛益禅師 石門聰禅師 石門文字禅 疏山證禅師 雙峰古禅師 雙嶺化禅師 雙泉郁禅師 四面津禅師 四祖端禅師 太平安禅師 唐朝因禅師 天封覺禅師 天甯明禅師 天王徽禅師 天章樞禅師 鐵佛因禅師 鐵幢覺禅師 同安丕禅師 同安威禅師 同安志禅師 投子通禅師 萬壽念禅師 望仙宗禅師 溫門滿禅師 無記化化禅 五峰本禅師 五峰紹禅師 五峰遇禅師 五雲悟禅師 五祖秀禅師 西禅欽禅師 西川存禅師 西蜀銮禅師 先淨照禅師 香林信禅師 新婦子禅師 新興齊禅師 興禅護國論 興教坦禅師 興陽遜禅師 熊耳慈禅師 修禅六妙門 宣秘禮禅師 雪窦持禅師 雪峰隆禅師 延慶叔禅師 穎橋安禅師 永安朗禅師 永福朗禅師 永光真禅師 優禅伽摩鳥 愚夫所行禅 嶽林真禅師 嶽麓海禅師 雲頂鑒禅師 雲門爽禅師 雲門煦禅師 雲門永禅師 昭覺辯禅師 真如方禅師 正法灏禅師 正法建禅師 正勤蘊禅師 治平湡禅師 朱溪謙禅師 資福诠禅師 資聖南禅師 資壽灌禅師 資壽岩禅師 紫陵微禅師 坐禅叁昧經 坐禅十種行 坐禅用心記 安國從貴禅師 安國慧球禅師 安國玄挺禅師 安國院祥禅師 安化聞一禅師 安州九嵕禅師 巴陵颢鑒禅師 芭蕉谷泉禅師 芭蕉弘義禅師 芭蕉慧清禅師 芭蕉繼徹禅師 芭蕉令遵禅師 芭蕉山閑禅師 芭蕉山遇禅師 芭蕉山圓禅師 白虎守升禅師 白龍道希禅師 白龍清慕禅師 白鹿師貴禅師 白鹿顯端禅師 白馬遁儒禅師 白馬歸喜禅師 白馬昙照禅師 白馬行霭禅師 白馬智倫禅師 白水本仁禅師 白楊法順禅師 白雲令弇禅師 白雲山約禅師 白雲善藏禅師 白雲守端禅師 白雲無休禅師 白雲院乃禅師 白雲智作禅師 白雲子祥禅師 白藻清俨禅師 白兆懷楚禅師 白兆志圓禅師 百岩明哲禅師 百丈道恒禅師 百丈懷海禅師 百丈淨悟禅師 百丈惟政禅師 百丈維古禅師 百丈以棲禅師 百丈智映禅師 班禅額爾德尼 般若從進禅師 般若敬遵禅師 般若啓柔禅師 般若善端禅師 般若友蟾禅師 褒親有瑞禅師 寶峰克文禅師 寶峰惟照禅師 寶蓋山約禅師 寶華普鑒禅師 寶積宗映禅師 寶覺禅師語錄 寶林果昌禅師 寶林懷吉禅師 寶壽行德禅師 寶壽最樂禅師 寶塔紹岩禅師 寶相蘊觀禅師 寶嚴叔芝禅師 寶應法昭禅師 寶應清進禅師 保安可封禅師 保安師密禅師 保安院連禅師 保福本權禅師 保福超悟禅師 保福從展禅師 保福可俦禅師 保福清豁禅師 保明道誠禅師 保甯仁勇禅師 保甯興譽禅師 保甯子英禅師 保清遇甯禅師 保壽匡祐禅師 保唐無住禅師 報本法存禅師 報本慧元禅師 報慈藏嶼禅師 報慈從瑰禅師 報慈光雲禅師 報慈慧朗禅師 報慈進英禅師 報慈文欽禅師 報恩寶資禅師 報恩道熙禅師 報恩法安禅師 報恩法端禅師 報恩法演禅師 報恩懷嶽禅師 報恩慧明禅師 報恩覺然禅師 報恩匡逸禅師 報恩契從禅師 報恩清護禅師 報恩紹安禅師 報恩師智禅師 報恩守真禅師 報恩行崇禅師 報恩玄則禅師 報恩永安禅師 報恩宗顯禅師 報國院照禅師 報劬玄應禅師 北禅懷感禅師 北禅契念禅師 北禅智賢禅師 北山法通禅師 北塔恩廣禅師 北宗神秀禅師 本寂文觀禅師 本覺若珠禅師 本覺守一禅師 匾擔曉了禅師 博山子經禅師 曹山本寂禅師 曹山光慧禅師 曹山慧霞禅師 曹山智炬禅師 草庵法義禅師 禅定十種利益 ▲ 收起
五燈會元 【703】廣利容

  處州廣利容禅師,初住貞溪。僧參,師舉拂子曰:「貞溪老僧還具眼麼?」曰:「某甲不敢見和尚過。」師曰:「老僧死在阇黎手裏也。」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謝阇黎道破。」問:「西院拍手笑呵呵,意作麼生?」師曰:「卷上簾子著。」問:「自己不明,如何得明?」師曰:「不明。」曰:「爲甚麼不明?」師曰:「不見道自己事。」問:「魯祖面壁,意作麼生?」師良久曰:「還會麼?」曰:「不會。」師曰:「魯祖面壁。」因郡守受代歸,師出送接話次,守問:「和尚遠出山門,將甚麼物來?」師曰:「無盡之寶呈獻。」守無對。後有人進語曰:「便請。」師曰:「太守尊嚴。」問:「千途路絕,語思不通時如何?」師曰:「猶是階下漢。」曰:「如何是階上漢?」師曰:「龍樓不舉手。」乃曰:「作麼生是尊貴底人,試道看。莫只向長連床上坐地,見他人不肯,忽被明眼人拶著,便向鐵圍山裏藏身。若到廣利門下,須道得第一句,即開一線道與兄弟商量。」時有僧出禮拜,師曰:「將謂是異國舶主,元來是此土商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04】海會通

  舒州海會通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柿桶蓋棕笠。」曰:「學人不曉。」師曰:「行時頭頂戴,坐則挂高壁。」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05】衡嶽振

  南嶽衡嶽寺振禅師,山居頌曰:「阿呵呵,瘦松寒竹鎖清波。有時獨坐磐陀上,無人共唱太平歌。朝看白雲生洞口,暮觀明月照娑婆。有人問我居山事,叁尺杖子攪黃河。」 - 宋·普濟

佛學大詞典 【706】胡適學案

  日本柳田聖山主編。爲胡適所撰中英文禅學著作之總集。內含菩提達磨考、荷澤大師神會傳、神會和尚語錄、中國禅學的發展、Cha/n  Buddhism  in  China  ,  its  History  and  Method  等二十篇文章。卷首有柳田聖山所撰胡適博士與中國初期禅宗史之研究、胡適博士禅學年譜等二文。

五燈會元 【707】護國欽

  溫州護國欽禅師,上堂:「有句無句,明來暗去。活捉生擒,捷書露布。如藤倚樹,物以類聚。海外人參,蜀中綿附。樹倒藤枯,切忌名模。句歸何處,蘇嚧蘇嚧。呵呵大笑,破鏡不照。大地茫茫,一任[路-各+孛]跳。」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08】護國壽

  黃州護國院壽禅師,僧問:「如何是一路涅槃門?」師曰:「寒松青有千年色,一徑風飄四季香。」問:「如何是靈山一會?」師曰:「如來才一顧,迦葉便低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09】華光範

  衡州華光範禅師,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指僧堂曰:「此間僧堂無門戶。」問僧:「曾到紫陵麼?」曰:「曾到。」師曰:「曾到鹿門麼?」曰:「曾到。」師曰:「嗣紫陵即是,嗣鹿門即是?」曰:「即今嗣和尚得麼?」師曰:「人情不打,即不可便打。」問:「非隱顯處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盡乾坤無一不是。曰:「此猶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木人石女笑分明。」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0】華嚴慧

  廣州華嚴慧禅師,僧問:「承古有言,妄心無處即菩提。正當妄時,還有菩提也無?」師曰:「來音已照。」曰:「不會。」師曰:「妄心無處即菩提。」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1】化城鑒

  廬山化城鑒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正法眼?」師曰:「新羅人迷路。」上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諸禅德,且作麼生是涅槃門?莫是山僧這裏聚會少時便爲涅槃門麼?莫錯會好!諸禅德總不恁麼會。莫別有商量底麼?山僧這裏早是事不獲已,向諸人恁麼道,已是相鈍置了也。更擬踏步向前,有何所益?諸禅德但自無事,自然安樂,任運天真,隨緣自在。莫用巡他門戶,求覓解會,記憶在心,被他系縛,不得自在,便被生死之所拘,何時得出頭?可惜光陰倏忽,便是來生。速須努力。」時有僧問:「生死到來,如何免得?」師曰:「柴鳴竹爆驚人耳。」曰:「學人不會,請師直指。」師曰:「家犬聲獰夜不休。」問:「如何是菩提路?」師曰:「月照舊房深。」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不欲說似人。」曰:「爲甚麼卻如此?」師曰:「家醜不外揚。」問:「如何是和尚尋常爲人底句?」師曰:「量才補職。」曰:「恁麼則學人無分也。」師曰:「心不負人。」問:「佛法畢竟成得甚麼邊事?」師曰:「好個問頭,無人答得。」曰:「和尚豈無方便?」師曰:「雲有出山勢,水無投澗聲。」問:「如何是向上關[木*戾]子?」師曰:「拔劍攪龍門。」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2】黃檗慧

  瑞州黃檗山慧禅師,洛陽人也。少出家,業經論。因增受菩薩戒,而歎曰:「大士攝律儀,與吾本受聲聞戒,俱止持作犯也。然于篇聚增減,支本通別,製意且殊,既微細難防,複于攝善中未嘗行于少分,況饒益有情乎?且世間泡幻,身命何可留戀哉!」由是置講課,欲以身捐于水中,飼鱗甲之類。念已將行,偶二禅者接之款話,說:「南方頗多知識,何滯于一隅?」師從此回志參尋,屬關津嚴緊,乃謂守吏曰:「吾非玩山水,誓求祖道,他日必不忘恩也。」吏者察其志,遂不苛留,且謂之曰:「師既爲法忘身,回時願無吝所聞。」師欣謝,直造疏山,時仁和尚坐法堂受參。師先顧視大衆,然後致問曰:「刹那便去時如何?」山曰:「[畣-人]塞虛空,汝作麼生去?」師曰:「[畣-人]塞虛空,不如不去。」山便休。師下堂參第一座,座曰:「適來只對甚奇特。」師曰:「此乃率爾,敢望慈悲,開示愚昧。」座曰:「一刹那間還有擬議否?」師于言下頓省,禮謝。住後,僧問:「黃檗一路荒來久,今日當陽事若何?」師曰:「虛空不假金錘煉,日月何曾待照人?」師示滅,塔于本山,肉身至今如生。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3】黃龍觀

  隆興府黃龍道觀禅師,上堂曰:「古人道,眼色耳聲,萬法成辦。你諸人爲甚麼從朝至暮,諸法不相到?」遂喝一喝,曰:「牽牛入你鼻孔,禍不入慎家之門。」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4】黃龍海

  鄂州黃龍海禅師,僧問:「如何是黃龍家風?」師曰:「看。」曰:「忽遇客來,如何只待?」師以拄杖點之。問:「如何是最初一句?」師曰:「掘地討天。」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5】黃龍贊

  眉州黃龍贊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關[木*戾]子?」師曰:「少人踏得著。」曰:「忽踏得著時如何?」師曰:「汝試進前看。」僧便喝,師便打。問僧:「近離甚處?」曰:「香林。」師曰:「在彼多少時?」曰:「六年。」師曰:「世尊在雪山六年,證無上菩提。汝在香林六年,成得個甚麼?」僧無語。師曰:「移廚吃飯漢。」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6】黃雲元

  廣州黃雲元禅師,初開堂日,以手拊繩床曰:「諸人還識廣大須彌之座也無?若不識,老僧升座去也。」師便坐。僧問:「如何是大漢國境?」師曰:「歌謠滿路。」上堂:「古人道,觸目未曾無,臨機何不道?山僧即不然,觸目未曾無,臨機道甚麼?珍重!」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7】惠力悟

  臨江軍慧力悟禅師,上堂:「一切聲,是佛聲,檐前雨滴響泠泠。一切色,是佛色,觌面相呈諱不得。便恁麼,若爲明,碧天雲外月華清。」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8】慧海儀

  東京慧海儀禅師,上堂:「無相如來示現身,破魔兵衆絕纖塵。七星斜映風生處,四海還歸舊主人。諸仁者,大迦葉靈山會上,見佛拈華,投機微笑。須菩提聞佛說法,深解義趣,涕淚悲泣。且道笑者是,哭者是?不見道,萬派橫流總向東,超然八面自玲珑。萬人膽破沙場上,一箭雙雕落碧空。」上堂,舉:「沩山坐次,仰山問:“和尚百年後,有人問先師法道,如何祗對?”沩曰:“一粥一飯。”仰曰:“前面有人不肯,又作麼生?”沩曰:“作家師僧。”仰便禮拜。沩曰:“逢人不得錯舉。”」師曰:「自古及今,多少人下語道,嚴而不威,恭而無禮,橫按拄杖,豎起拳頭。若只恁麼,卻如何知得他父子相契處?山僧今日也要諸人共知,莫分彼我,彼我無殊。困魚止泺,病鳥棲蘆。逡巡不進泥中履,爭得先生一卷書。」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9】慧明雲

  泉州慧明雲禅師,僧問:「般若海中,如何爲人?」師曰:「雲開銀漢迥。」曰:「畢竟如何?」師曰:「棒頭見血。」問:「毗婆屍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意旨如何?」師曰:「醜拙不堪當。」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20】慧日明

  廬山慧日明禅師,上堂:「不用求心,唯須息見。叁祖大師,雖然回避金鈎,殊不知已吞紅線。慧日又且不然,不用求真並息見,倒騎牛兮入佛殿。牧笛一聲天地寬,稽首瞿昙,真個黃面。」 - 宋·普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