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釋本經字句,理趣,種種表法義門。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
曼拿羅分第一。一切成就法分第二。觀想分第叁。畫像儀軌分第四。護摩法分第五。觀想成就分第六。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共遍智譯
金剛手菩薩,說聖者無動心,及立印,結界,護摩等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十方如來雲集,勸請大毗盧遮那如來說根本無性般若波羅密門。妙吉祥亦現神通,化十六大菩薩,圍繞世尊,勸請說法。佛遂爲說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叁叁摩地,八解脫,九次第定,六念,十分位,十自在,十波羅密多,十地,四梵行,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十八不共法,一切入法空性平等般若波羅密多教,及說諸大明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序品第一。佛在寶峰大山宮殿,觀自在菩薩說心真言,及頭頂眼等,共十五真言。成就事品第二。成就如意寶品第叁。療一切病品第四。一切有情敬念品第五。義利成就品第六。成就軌儀品第七。普通成就品第八。成就心真言品第九。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
大叁昧金剛真實理儀軌分第一,毗盧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宮,說吽字心明。及敕金剛手說曼拿羅法。一切如來真實理金剛叁昧儀軌分第二,說阿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降伏叁界金剛叁昧大儀軌分第叁,金剛手菩薩說吽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清淨諸煩惱叁昧大儀軌分第四,觀自在菩薩說纥哩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一切寶灌頂大叁昧儀軌分第五,虛空藏菩薩說怛鹕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一切拳印叁昧大儀軌分第六,金剛拳菩薩說惡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金剛字輪叁昧大儀軌分第七,妙吉祥菩薩說阿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一切曼拿羅金剛輪叁昧大儀軌分第八,同心生轉法輪菩薩說吽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衆金剛叁昧大儀軌分第九,绫绫那巘惹菩薩說唵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金剛忿怒叁昧大儀軌分第十,降諸魔金剛藥剎菩薩說郝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一切樂叁昧大儀軌分第十一,金剛手菩薩說吽字心明,及說曼拿羅法。外金剛部儀軌分第十二,外金剛部衆說讷哩字心明,摩怛哩衆說毗逾字心明,摩度迦羅衆說莎字心明,四賢聖說鍐字心明,及各說成就法。般若波羅密多教稱贊分第十叁,一切如來雲集,贊金剛手菩薩。金剛手菩薩最上秘密大曼拿羅儀軌分第十四,大樂金剛不空叁昧大明印相成就儀軌分第十五,一切如來金剛菩提大儀軌分第十六,大金剛火炎日輪儀軌分第十七,除諸業障一切智金剛儀軌分第十八,圓滿一切願金剛寶儀軌分第十九,一切儀軌中最上成就儀軌分第二十,一切相應諸佛叁昧曼拿羅儀軌分第二十一,一切如來大叁昧曼拿羅儀軌分第二十二,一切相應儀軌分第二十叁,最上成就印相分第二十四,最上秘密儀軌分第二十五。
內多入理深談,不可不閱。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釋迦牟尼佛在摩醯首羅天王宮,與毗盧遮那如來,于金剛性海蓮華藏會。同說此經。有大聖曼殊室利菩薩現金色身,出千臂千手千缽,缽中現千釋迦,千釋迦複現千百億化釋迦,毗盧遮那告牟尼世尊等,吾從往昔修持金剛秘密菩提教法,大聖曼殊室利,是吾先師。一阿字觀,本寂無生義,是毗盧遮那如來。二啰字觀,本空離塵義,是阿閦如來。叁跛字觀,本真無染著離垢義,是寶生如來。四左字觀,本淨妙行義,是觀自在王如來。五曩字觀,本空無自性義,是不空成就如來。曼殊室利有十種大願,釋迦從摩醯首羅天,下降祇園,入定放光,出定微笑,十六大菩薩曼殊室利等,問何因緣?佛爲說金剛叁摩地,有十種甚深奇特法。命曼殊室利現大神通,爲師子勇猛說其將來成普見佛。說此經清淨實相爲宗,真如法界爲體。宗本有叁,一法身金剛叁摩地,二報身普賢願行力,叁化現曼殊般若母。聖體有五,一本源金剛聖性,二大圓鏡智,叁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成所作智。說諸佛出現證修金剛菩提殊勝第二品,佛令曼殊室利,與一切菩薩一切衆生作導首。曼殊說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有情心煩惱種性,即是菩提性,即是本性真淨,即是四智菩提。次說十六大士修菩提觀,東普賢,不空王,摩羅,極喜王。南虛空藏,大威德光,寶幢摩尼,常喜悅。西觀自在王,曼殊室利,妙慧法輪,聖意無言。北毗首羯磨,難敵精進力,摧一切魔怨,金剛拳法界王。次明六大力士金剛助護佛法,一大樂,二大笑,叁一髻尊,四降叁世,五四足尊,六閻曼德。十方大菩薩出助證悟聖力第叁品﹕上方上意,下方持世,東方普明,東南不思議,南方廣意,西南無邊智,西方無邊音聲吼手,西北殊勝益意,北方無盡慧眼,東北方賢護。次明求證無上菩提,當修如來大慈心十種觀門。次令十大菩薩各自陳說所修觀門。演一切賢聖入法見道顯教修持第四品,普眼不見普賢菩薩。佛言,普賢叁密境界,唯佛能知。譬如虛空,不可得見。次問普賢,往昔如來,是誰爲師?普賢答言,曼殊室利教化令發菩提,又五丈夫同曼殊願,即今五佛。次曼殊室利明叁種重障,不得遇此諸佛正法叁摩地教。一者我慢貢高,二者妒賢嫉能,叁者多貪,懶惰,昏掉,破戒。次如來分別叁時之教,一有,二空,叁不空不有。次明曼殊室利夏安居時,往去龍宮教化,自恣解夏。大迦葉擬欲擯之,曼殊室利現千臂千手千缽,缽中各現化千釋迦,令大迦葉觀見。于是一切聲聞,求哀悔過,盡皆回向修習大乘。佛爲說大乘十重,所謂不壞毗尼,無過毗尼,最勝實性毗尼,真如毗尼,不思議毗尼,性淨毗尼,法眼毗尼,叁世平等毗尼,無染解脫清淨毗尼,究竟毗尼。秘密歸止觀照法性決擇心地第五品,合于道場內秘授心地法,不應于此經顯說。一切菩薩修學如來叁摩地聖性潛通加被第六品,說身密口密意密,各十支觀門,及說道場教授,有四種義。不思議法界聖道如來真如法藏自在聖智第七品,略說外凡內凡十聖等妙之相,及標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等覺地,妙覺地名。與梵網經同。叁賢菩薩入法位次第修行回向菩提第八品,廣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義,與梵網同而較詳。次于祇園說末劫濁亂之相,應當回心歸依叁寶。诃斥外道六師,廣明叁塗苦報,敕諸大衆禮敬曼殊,稱爲師首。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譯
序品第一。破業障品第二。誦念法品第叁。印法品第四。共叁十印。壇法品第五。佩藥品第六。含藥品第七。眼藥品第八。護摩品第九。囑累品第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由梵本之金剛頂經抄譯第二大品降叁世觀音之曼荼羅者。
唐北天竺沙門阿質達霰譯
摩醯首羅大部多主請問,金剛手菩薩爲說烏樞瑟摩秘密曼荼羅法,能成一切種種事業。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大興善寺叁藏阿目佉金剛依釋略序
述金剛菩薩名義表法之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中印土沙門輸迦波羅譯
佛從諸波羅密平等叁摩地起說咒,並壇法,印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阿阇梨譯
似即自述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金剛手菩薩,已說蘇悉地諸真言軌則律儀教法,又爲未來國王,正法治國,生清淨信,尊敬叁寶者,又爲外道不信因果,毀謗叁寶者,說息災增益愛敬降伏等法,令知佛法有大威德,神通自在,知諸菩薩,具一切智,是故說此無比大威德聖迦抳忿怒之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Jingangjing
佛教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最早由後秦鸠摩羅什于弘始四年(402)譯出。1卷。以後相繼出現5種譯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②南朝陳真谛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③隋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④唐玄奘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大般若經》的第九會);⑤唐義淨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另外,還有藏文、滿文譯本等。
此經以一實相之理爲體,以無住爲宗,以斷疑爲用,以大乘爲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被稱爲一經之精髓。意爲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實,“實相者則是非相”,認爲應“遠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即對現實世界不執著或留戀。由于此經以空慧爲體,說一切法無我之理,篇幅適中,不過于浩瀚,也不失之簡略,故曆來弘傳甚盛,特別爲惠能以後的禅宗所重。
《金剛經》梵文本在中國、日本、巴基斯坦、中亞等地都有發現,中國吐魯番等地並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譯本出土。此經傳入西方後曾被譯成多種文字,1837年修彌笃根據藏譯首次譯成德文,1881年馬克斯·缪勒將漢文、日文及藏文譯本加以校訂,譯成英文,收入《東方聖書》第49卷。1957年愛德華·康芝又再次譯成英文,收入《羅馬東方叢書》第8卷。達爾杜根據據梵文並對照中國滿文譯本,譯爲法文。日本宇井伯壽、中村元等曾多次譯成日文。
釋論甚多。在印度,除彌勒所造八十偈釋本之外,尚有無著《金剛般若論》2卷,世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3卷,功德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2卷。另有師子月、月官等亦撰有論釋,但無漢譯本。中國從東晉、隋唐直至清末民初,各家撰述不絕。主要有:後秦僧肇《金剛經注》1卷;隋吉藏《金剛經義疏》4卷(一作6卷),智顗《金剛經疏》1卷;唐慧淨《金剛經注疏》3卷,智俨《金剛經略疏》2卷,窺基《金剛經贊述》2卷,惠能《金剛經解義》2卷;《金剛經口訣》1卷,宗密《金剛經疏論纂要》2卷;宋子睿《金剛經同刊守記》4卷;清徐槐廷《金剛經解義》2卷;近人丁福保《金剛經箋注》等。日本則有空海《金剛經解題》1卷,法樹《金剛經諸譯互證》3卷,光謙《金剛經破空論俗談》1卷,楞伽道人《金剛經講義》1卷等(蘇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