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6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条与“”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43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584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八佛 白佛 拜佛 谤佛 报佛 本佛 称佛 成佛 大佛 法佛 佛嶴 佛宝 佛钵 佛部 佛藏 佛剎 佛乘 佛道 佛德 佛地 佛殿 佛顶 佛发 佛罚 佛法 佛佛 佛阁 佛供 佛骨 佛光 佛国 佛果 佛海 佛号 佛吼 佛护 佛华 佛化 佛画 佛会 佛慧 佛迹 佛记 佛家 佛见 佛教 佛戒 佛界 佛经 佛境 佛具 佛龛 佛口 佛力 佛陇 佛门 佛灭 佛鸣 佛魔 佛母 佛奴 佛七 佛器 佛钱 佛曲 佛日 佛刹 佛山 佛舍 佛身 佛师 佛使 佛世 佛事 佛室 佛寿 佛授 佛书 佛树 佛说 佛塔 佛坛 佛檀 佛堂 佛天 佛田 佛图 佛土 佛陀 佛位 佛物 佛现 佛像 佛心 佛星 佛性 佛学 佛牙 佛眼 佛因 佛音 佛印 佛莹 佛语 佛缘 佛愿 佛月 佛赞 佛葬 佛哲 佛智 佛种 佛子 佛宗 佛祖 供佛 古佛 骨佛 观佛 灌佛 号佛 后佛 化佛 活佛 迹佛 见佛 金佛 净佛 腊佛 理佛 秘佛 魔佛 木佛 内佛 念佛 七佛 千佛 前佛 绕佛 濡佛 入佛 三佛 生佛 诗佛 十佛 石佛 四佛 叹佛 五佛 洗佛 笑佛 心佛 信佛 行佛 性佛 绣佛 选佛 一佛 因佛 印佛 应佛 玉佛 浴佛 圆佛 缘佛 愿佛 赞佛 折佛 真佛 支佛 值佛 诸佛 砖佛 作佛 阿■佛 八佛顶 谤佛经 宝积佛 宝髻佛 宝生佛 抱佛脚 本初佛 本性佛 辟支佛 鞞佛略 别念佛 不动佛 常念佛 陈佛子 成佛寺 成佛塔 持佛堂 大禅佛 大佛顶 大佛寺 大念佛 大势佛 诞生佛 灯明佛 底沙佛 地念佛 定光佛 多宝佛 二佛身 二佛土 二佛性 法界佛 法身佛 分证佛 佛钵印 佛布施 佛部主 佛藏经 佛乘戒 佛出世 佛大先 佛诞日 佛地经 佛地罗 佛弟子 佛顶面 佛顶坛 佛顶业 佛顶印 佛顶咒 佛顶尊 佛法藏 佛法僧 佛宫寺 佛骨宗 佛光寺 佛国记 佛国寺 佛话经 佛窟寺 佛腊日 佛灭度 佛灭日 佛名会 佛名经 佛母经 佛母院 佛三密 佛三语 佛桑花 佛丧花 佛舍利 佛身力 佛神通 佛生国 佛生会 佛生日 佛世界 佛世尊 佛事门 佛手岩 佛树王 佛树牙 佛四德 佛随念 佛图澄 佛图户 佛图寺 佛驮什 佛驮耶 佛陀里 佛陀什 佛围陀 佛五姓 佛香阁 佛心印 佛心宗 佛性戒 佛性论 佛学院 佛牙节 佛牙史 佛牙寺 佛言量 佛岩山 佛眼法 佛眼供 佛眼派 佛眼印 佛眼咒 佛眼尊 佛医经 佛影窟 佛语经 佛语心 佛磔手 佛证净 佛知见 佛种姓 佛种性 佛种族 佛足石 佛祖会 弗沙佛 高佛顶 高念佛 歌念佛 挂大佛 观佛经 观行佛 灌佛会 灌佛偈 灌佛经 灌佛斋 广赞佛 归依佛 果头佛 过去佛 欢喜佛 绘佛师 迦叶佛 甲念佛 见在佛 金铜佛 究竟佛 九佛事 觉卧佛 空王佛 理佛性 理即佛 六即佛 楼至佛 略赞佛 满成佛 明佛论 南无佛 念持佛 念佛禅 念佛观 念佛镜 念佛门 念佛者 念佛宗 涅槃佛 暖佛节 裴佛略 毗佛略 七佛经 千佛洞 千佛山 千佛岩 千尊佛 然灯佛 燃灯佛 饶王佛 如如佛 如意佛 入定佛 三佛顶 三佛身 三佛土 三佛陀 三佛性 三佛语 三佛子 三昧佛 三千佛 三十佛 三世佛 三尊佛 善寂佛 身泥佛 声佛事 胜佛顶 胜观佛 尸弃佛 十二佛 十佛名 十三佛 十斋佛 十种佛 四佛土 四种佛 胎内佛 叹佛偈 啼哭佛 天真佛 通佛教 通念佛 万佛寺 万佛堂 维卫佛 卧佛寺 无称佛 无动佛 无光佛 无相佛 无缘佛 五佛顶 五佛色 五佛性 五佛子 五佛座 香积佛 行佛性 选佛场 选佛图 严佛调 盐水佛 药师佛 一佛乘 一佛土 一日佛 因地佛 隐念佛 踊念佛 玉佛寺 浴佛会 浴佛偈 御佛名 圆佛教 月面佛 赞佛乘 赞佛偈 真佛颂 真佛土 真佛子 支佛地 值佛难 诸佛顶 诸佛家 诸佛经 竺佛调 竺佛念 竺佛朔 住持佛 自心佛 作佛事 阿閦鞞佛 阿閦佛法 阿閦佛经 阿閦婆佛 阿弥陀佛 阿提佛陀 阿惟三佛 闇室念佛 八大佛顶 八恒值佛 八十八佛 巴利佛教 把土坌佛 白伞佛顶 百佛名经 百心成佛 百丈佛图 拜佛修斋 般若佛母 北传佛教 北方佛教 本来成佛 辟支佛乘 辟支迦佛 别时念佛 不丹佛教 不断光佛 不共佛法 不了佛智 部派佛教 藏师七佛 草木成佛 阐提成佛 常随佛学 超佛越祖 称名念佛 称檀德佛 成佛得道 成佛得脱 成佛时期 成正觉佛 出佛身血 除障佛顶 摧碎佛顶 嵯峨念佛 大乘佛教 大方广佛 大佛禅寺 大佛顶法 大佛顶经 大佛顶咒 大谷石佛 大光明佛 大力广佛 大念佛寺 丹霞烧佛 得佛法分 灯节佛供 顶光化佛 定光佛手 定心念佛 多罗佛钵 二乘成佛 二乘作佛 二佛并坐 二佛中间 二种佛境 二种佛土 发生佛顶 法佛无二 非情成佛 非心非佛 废佛毁释 佛澳和尚 佛般涅盘 佛棒之争 佛本行经 佛本之争 佛部定印 佛部真言 佛成道日 佛传典籍 佛慈护印 佛诞生会 佛道声闻 佛道之争 佛的称号 佛地经论 佛典释例 佛法六名 佛法寿命 佛法死人 佛法无边 佛法真如 佛凡一体 佛佛授手 佛缚法缚 佛光精舍 佛光山寺 佛光王子 佛后普贤 佛化身三 佛欢喜日 佛慧初心 佛降生像 佛教壁画 佛教辞典 佛教大系 佛教大学 佛教梵语 佛教改革 佛教教典 佛教教理 佛教教旗 佛教教制 佛教刊物 佛教历法 佛教入传 佛教诗歌 佛教诗人 佛教史书 佛教文库 佛教文学 佛教舞蹈 佛教医术 佛教仪礼 佛教遗迹 佛教艺术 佛教音乐 佛教音义 佛具九恼 佛具十身 佛觉三昧 佛口蛇心 佛篱祖室 佛立三昧 佛灭年代 佛魔一如 佛母加持 佛母明王 佛母准提 佛涅槃忌 佛菩萨位 佛日茶篮 佛日豆爆 佛三不能 佛三身赞 佛十地经 佛十力经 佛十宿缘 ▲ 收起
佛学大词典 【757】一日

  在一日间,能无挂碍、无烦恼,清净如佛之意。宗镜录卷二十三(大四八·五四三中):“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58】一日

  (术语)一日清净至暮,则为一日间之佛也。宗镜录二十三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佛学大词典 【759】因地

  由发心至成佛间,修行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等佛因之菩萨,称为因地佛。为“果上佛”之对称。

佛学大词典 【760】隐念

  日本佛教用语。为净土真宗“异安心”秘密法门之一。于传教仪式时,必进入土藏(仓库)、麴室,然后秘密施行,故称为隐念佛。通常又称土藏秘事、键锁法门、御藏法门、内证讲、夜中法门、御杓子讲等。

  其起源不详,或系平安时代末期,新义真言宗之祖觉鍐时始盛行。初以真言念佛,祈念“即身成佛”。其思想依凭空海之大日经开题、般若心经秘键、无量寿如来供养作法次第、觉鍐之五轮九字明秘密释等书。实践方面则以一期大要秘密集、孝养集等为基础。其后,并采取真宗之一念即得往生、现生不退入正定聚之教义。于宝历四年(1754)及元禄年中(1688~1704),受江户幕府压制,曾有不少殉教者,然仍有四万余信徒。其教势今仍兴盛,信徒达数十万人。其活动地域,以岩手县中南部之胆泽、和贺、稗贯、西磐井等地为中心。派别众多,各以亲鸾、是信坊、莲如、键屋等为宗祖而立派。要之,采行此一秘密法门之教团,于各种行事或聚会活动,对教外人士必严加保密,故引起外人种种猜测及误解;其所以受官方压制,其故在此。

佛学大词典 【761】踊念

  日本佛教用语。为日本平安时代之天台宗僧空也所创之念佛方法。又作空也念佛、空也踊。踊,为舞蹈之意。即一边拍击鼓与钲,一边合著节拍念佛或念其他偈颂,至深得法喜滋味,自然婆娑起舞。后渐趋向通俗化。日本京都之六斋念佛、江户之葛西念佛及泡斋念佛等,世称踊念佛。[元亨释书卷十四、本朝高僧传卷六十四]

佛学大词典 【762】

  (一)为上海著名之寺院,以供奉玉石雕刻之大佛而驰名。此玉佛为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由普陀山慧根自缅甸迎回;原奉祀于江湾寺,后寺毁于兵灾,民国七年(1918

),临济宗可成于今址建新寺,称为玉佛禅寺,落成后,即移供玉佛于此寺。

  玉佛寺离上海市区甚近,寺内重要建筑物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玉佛楼、卧佛堂等,内藏佛教典籍、佛像等珍贵文物。大雄宝殿内,三尊巨大之佛像,均安置在三尺高之须弥坛上;玉雕释迦佛有涅槃和坐像二尊,分别供奉于卧佛堂及玉佛楼二楼本堂镶玻璃之佛龛中。



  (二)泰国曼谷皇宫寺院。为曼谷王朝拉玛一世(Rama  I,  1782~1809  在位)建于十八世纪末,供奉国宝碧玉佛,据传此佛系由整块绿玉雕成,安置于十一公尺高镀金祭坛上,头顶悬挂九层之华伞,两侧为代表日、月之水晶球。泰王每年依季节之不同亲予碧玉佛换装,热季为镶嵌宝石之金衣,雨季为缀有点点珠宝之金衣,凉季为纯金之金衣。本寺为泰王举行登基加冕典礼与皇家进行各种祭祀活动之场所。

中国百科全书 【763】

  中国佛教寺院,位于上海安远路。清光绪八年(1882),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礼佛,经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五尊。归国后途经上海,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并在江湾建寺,名玉佛寺。宣统三年(1911)寺毁,玉佛仍存。复在麦根略(今维安路)赁屋供像,招僧禅修。至1918年临济宗僧人可成始在今址建新寺,1928年竣工,改称玉佛禅寺。寺内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等。全寺建筑,布局严整,具有宋代佛寺建筑的风格。玉佛楼供玉佛坐像,高1.9米,用整块白玉雕成,色译晶莹,神态庄严。卧佛堂供玉佛卧像,即释迦牟尼涅槃像,长96厘米,侧卧于红木榻上,一手支头,安禅自然。寺内藏有清刻大藏经7000余卷,还保存有唐人写经及其他佛教历史文物。

  上海佛学院今设寺内。(畅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64】

  (行事)与灌佛会同。

佛学大词典 【765】

  浴佛仪式中,以香汤浴佛像时所唱之偈文。浴像功德经中载有浴像之法,浴佛仪式中,像上之水下流时,维那宣疏毕乃高声举唱(大一六,七九九中):“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四句偈颂。[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佛降诞条](参阅“浴佛”4162)

佛学大词典 【766】

  日本佛教用语。日本佛教界,以称念阿弥陀佛及诸佛之名号为御佛名。但在用语上,特指在法会中,将称念佛、菩萨、祖师等名号之敬礼文,谱以曲调而唱咏者。

佛学大词典 【767】

为韩国佛教之新兴宗派。创立者为韩国人朴重彬。朴氏法名“少太山”,通称“大宗师”,后人尊之为“教祖”。一九一○年,日人并韩。朴氏有感于其祖国之受异族统治,以及传统宗教与西洋传入之信仰相冲突,遂揭橥“物质开辟,精神开辟”之宗旨,设立教团于其出生地全罗南道灵光郡,时为一九一三年。一九二四年移至全罗北道里里市新龙洞,初名“佛教研究会”。一九四五年韩国独立后,该教之第二代领导人由鼎山宋奎继任(称为宗法师),始正式宣布使用“圆佛教”之名。

  该教以○(圆)为其表征,取代一般寺庙之佛像。○,是一个无始无终之圆圈,为强调佛教自性本具万德的一种表象,即以宇宙万有之本源、诸佛诸圣之心印、法身佛之一圆相,为其信仰之对象与修行之基准。其下分真空妙有之修行门,及因果报应之信仰门二门,打消出世间和世间两种生活之对立,具有大乘佛教求取世法之积极精神。同时,以“天地、父母、同胞、法律”四恩,和“修养、研究、取舍”三学为信仰与修行之纲领。并主张综合“教化(指宗教精神修养)、教育(指道德、人格、知识三者一体之培养)、慈善(即对现实人生困境之救济)”等三者,建立具有生产性与自立性的经济基础之宗教。今设有从事农作、药草园、果树园、畜产、养蚕业等综合大农场,及圆光大学、东山禅院、东华医院、孤儿院,与推广文化事业之圆光社、正化社等机构。

  迄今第三代大山金大举宗法师,对教内更提出“精神自主力、肉体自主力、经济自主力”三自之口号,对教外,则求其实践“出家、在家、国家、世界”等四种奉公会之四行表现。[韩国佛教的新宗派─圆佛教(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2))]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68】月面

  (佛名)此佛之寿命,仅一日一夜。华严疏钞十二曰:“如月面佛寿,一日夜故。佛名经第六云:(中略)月面佛寿一日夜,日面佛寿一千八百岁,梵面佛寿二十三千岁。”弥陀经略记曰:“或有佛短众生长,如东方月面如来,彼佛寿命,一日一夜。”碧严第三则曰:“马大师不安,院主问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

佛学大词典 【769】

  赞一佛乘之意。即赞叹唯一佛乘之法而教化于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下):“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古来日本文学著作中常引用此语。又赞叹佛之教法所结下之因缘,称为赞佛乘缘。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70】

  (术语)赞叹佛乘而教化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

佛学大词典 【771】

  又称叹佛偈。即赞叹佛之相好功德等之偈颂。以五言、七言二种居多。佛本行集经卷四载,释尊于过去世曾赞叹弗沙佛,而说四句偈(大三·六七○上):“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又无量寿经卷上亦载,阿弥陀佛过去为法藏比丘时,亦以(大一二·二六七上)“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等偈赞叹世自在王佛。

  在诸经中复有各种赞佛偈,如旧华严经卷一(大九·三九七下):“一切佛境界,甚深难思议;诸余众生类,莫能测量者;如来善开导,无量诸群生;能令悉愿乐,志求无上道。”又佛三身赞、一百五十赞佛颂、佛吉祥德赞、七佛赞呗伽陀、赞阿弥陀佛偈等,则为独立成篇之偈颂。[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摩诃摩耶经卷上、乐邦文类卷五、广弘明集卷十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72】

  (杂名)无量寿经上法藏比丘赞世自王如来之偈颂。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73】

  (书名)虚堂和尚作。

佛学大词典 【774】

  真佛与真土之并称。乃净土宗谓阿弥陀佛自证妙境界之佛土、佛身,亦即真实之行信而获往生者所见之佛土。(参阅“真土”4193)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