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非三摩呬多地中说。 - 朱芾煌
此卽四静虑也。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心定心住。一、有寻有伺有喜心住。二、无寻无伺有喜心住。三、无寻无伺离喜心住。四、舍念清净,超度一切苦乐心住。 - 朱芾煌
如十种菩萨中说。 - 朱芾煌
瑜伽十二卷三页云:云何无漏静虑等定?谓如有一、是随信行,或随法行,薄尘行类,彼或先时,于四圣谛,已入现观;或复正修现观方便。彼先所由诸行状相,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今于此行此状此相,不复思惟。然于诸色乃至识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于有为法,心生厌恶怖畏制伏。于甘露界,系念思惟。如是方能入无漏定。 - 朱芾煌
瑜伽四十六卷十二页云:又诸菩萨、略有五处定所应作。若不作已;终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菩提。何等为五?一者、发菩提心。二者、于诸有情,深生哀愍。三者、炽然精进。四者、于诸明处,方便修习。五者、无有厌倦。 - 朱芾煌
显扬八卷九页云:定作者:谓诸菩萨、于五种处,决定应作。若不作者;必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菩提。云何为五?一、发菩提心。二、于诸有情,起于怜愍。三、勇猛精勤。四、于五明处,方便修习。五、心无厌倦。 - 朱芾煌
瑜伽六十三卷一页云:复有五种定相违法。一、毁犯禁戒。二、无无间加行。三、无殷重加行。四、有沉没。五、他所扰恼。 - 朱芾煌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彼随烦恼既断灭已;复有五种任持定法。何等为五?谓诸远离,远离处所;顺定言说;顺无染心资生众具;从有智者同梵行所,获得随顺教授教诫。美妙言说;于诸世间等持等至,远离爱味,及无漏行如理作意。 - 朱芾煌
西川定慧禅师,初参罗山,山问:「甚么处来?」师曰:「远离西蜀,近发开元。」却近前问:「即今事作么生?」山揖曰:「吃茶去。」师拟议,山曰:「秋气稍热去。」师出至法堂,叹曰:「我在西蜀峨嵋山脚下拾得一只蓬蒿箭,拟拨乱天下,今日打罗山寨,弓折箭尽也。休!休!」乃下参众。山来日上堂,师出问:「豁开户牖,当轩者谁?」山便喝。师无语。山曰:「毛羽未备,且去。」师因而抠衣,久承印记。后谒台州胜光,光坐次,师直入身边,叉手而立。光问:「甚处来?」师曰:「犹待答话在。」便出。光拈得拂子,趁至僧堂前,见师乃提起拂子曰:「阇黎唤这个作甚么?」师曰:「敢死喘气。」光低头归方丈。 - 宋·普济
襄州定慧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向上事?」师曰:「无人不惊。」曰:「学人未委在。」师曰:「不妨难向。」问:「不借时机用,如何话祖宗?」师曰:「阇黎还具惭愧么?」僧便喝,师休去。 - 宋·普济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苾刍、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如经广说。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此中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说名为见。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乃至广说,如胜天经;是名为智。 - 朱芾煌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修定为尽诸漏?谓阿罗汉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 - 朱芾煌
显扬十九卷四页云:又如是业、有五种决定。一、现法受决定。二、生受决定,三、后差别受决定,四、受报决定,五、作业决定。 - 朱芾煌
如十种菩萨中说。 - 朱芾煌
瑜伽八十五卷九页云:云何诸行空性决定?谓去来诸行,尚定空性;何况现在。所以者何?未来诸行,其性未有,由此故空。过去诸行,其性已灭,由此故空。现在诸行,虽有未灭;谛义、胜义、性所远离,由此故空。是名诸行空性决定。又由二相,当知诸行决定是空。一、毕竟离性空故,二、后方离性空故。毕竟离性空者:谓诸行中,我我所性,毕竟空故。后方离性空者:谓于已断一切烦恼心解脱中,一切烦恼,皆悉空故。 - 朱芾煌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云何诸行苦性决定?谓去来诸行,尚是生等苦法;何况现在。所以者何?过去诸行,是已度苦;未来诸行,是未至苦;现在诸行,是现前苦。是名诸行苦性决定。又由二相,当知诸行,决定是苦。一、是生等苦法故,二、是三苦性故。此诸苦相,如前应知。 - 朱芾煌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云何诸行无常决定?由三种相。当知过去未来诸行,尚定无常;何况现在。何等为三?谓先无而有故,先有而无故,起尽相应故。若未来行,先所未有,定非有者:是卽应非先无而有。如是应非无常决定。由彼先时,施设非有。非有为先,后时方有。是故未来诸行,无常决定。若现在从缘行,生已决定有者;是卽应非先有而无。未来诸行,便应非是无常决定。现在诸行,亦应不与起尽相应。由现在行,从缘生已;非决定有。以有为先,施设非有。是故过去诸行无常决定。如是现在诸行,因未来行,先无而有,因过去行,先有而无;由此施设起尽相应。是故说言;当知去来诸行,无常性尚决定;何况现在。是名诸行,无常决定。又由二相,当知诸行,决定无常。一、由过去世,已灭坏故,二、由未来现在世,是应灭坏法故。 - 朱芾煌
瑜伽八十五卷九页云:云何诸行无我决定?谓去来诸行,尚定无我;何况现在。所以者何?未来诸行,非我之相。未现前故。过去诸行,非我之相。已越度故。现在诸行,非我之相。正现前故。是名诸行,无我决定。又由二相,当知诸行决定无我。一、诸行种种外性故;二、诸行从众缘生,不自在故。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