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言信弥陀而念佛者,于现世具足无上之功德也。现世十种益之一。
谓信仰阿弥陀佛而念佛的人,现世就能具足无上的功德。 - 陈义孝编
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一愿。又作具足诸根愿。愿凡称念弥陀名号者,皆依佛之功德,具足诸善根。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之第四十一愿也。愿念佛行者,由于佛之功德而诸根具足也。
如菩萨八种异熟果中说。 - 朱芾煌
如菩萨八种异熟因中说。 - 朱芾煌
如菩萨八种异熟果中说。 - 朱芾煌
如菩萨八种异熟因中说。 - 朱芾煌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十七页云:初静虑具足住者:谓得获成就初静虑善五蕴。得获成就,名具足住。 - 朱芾煌
瑜伽四十卷七页云: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覆藏自善;发露己恶。少欲喜足。堪忍众苦,性无忧戚。不掉不躁,威仪寂静。离矫诈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 - 朱芾煌
杂集论八卷八页云:云何身语具足圆满?终不毁犯所毁犯故。谓不违损清净尸罗。 - 朱芾煌
(为了)尽灭这全然的苦聚。 - 庄春江居士编
即将经典所立之经题概分为三种单项、三种复项、一种三项皆具足者,共为七种,以区别各经确立经题之旨趣。故又称七种立题。此系天台大师智顗所说。智顗认为归纳一切佛经之经题,不外乎人、法、譬三大项,其中,又由单(仅有一项)、复(具有两项)、具足(三项皆具足)之不同而可细别为七种,即:(一) 单人立题,例如佛说阿弥陀经;其中之“佛”(即释迦佛)与“阿弥陀佛”均为人,而以释迦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佛为所说之人。(二)单法立题,例如涅槃经;此经旨在阐说“涅槃”之法,是为以法立名之经题。(三)单譬立题,例如梵网经;“梵网”指梵天之宝网,其网目上有千重彩络,重重交彻,无量无尽而不相障阂,而梵网经中之内容即在讲说十重四十八轻之大乘戒法,其一一教法无量无尽,犹如梵天之网,故取以为譬。(四)人法立题,例如文殊问般若经;其中之“文殊”为人,“般若”为法。(五)法譬立题,例如妙法莲华经;其中之“妙法”为法,“莲华”为譬喻。(六)人譬立题,例如如来师子吼经;其中之“如来”为人,“师子吼”为譬喻。(七)具足立题,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其中之“大方广”为法,“佛”为人,“华严”为譬喻。
上记七种之中,前三项单人、单法、单譬,并称为单三,意指三种仅具有单一项目者;其次之三项人法、法譬、人譬,并称为复三,意指三种具有两项者;最后一项称为具足一,意指一种三项皆具足者。总括全部七种,则称为单三复三具足一。
此类以特殊义例来判别经题旨趣之作法,除智顗外,三论宗集大成者吉藏、东晋净土教高僧慧远、华严宗三祖澄观等诸师亦各有见解,例如吉藏于法华游意中,共举出但人、但法、但处、但时、但事、但喻、法喻双举、人法俱题、三义立名等九种。此外,其余诸师所列举之项目与解释亦各异其趣而别有特色。[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维摩义记卷一本、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六、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
如化为语中说。 - 朱芾煌
瑜伽九十五卷十一页云:根无缺故,不愚戆故,不喑痖故,亦不以手代其言故;名善获得具足人身。 - 朱芾煌
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一门乃十玄门之总说,其余九门则为此门之别义。“同时”即无前后,“具足”即无所遗漏,“相应”即不相违背。系阐明十方三世一切诸法,同时圆满具足,随举一法即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所谓法不孤起,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乃海印三昧中同时炳现之法界大总相法门体,顺逆无碍,参而不杂,此为缘起之实德、法界之妙相,可破除众生执一切法不能一时具足之疑。[华严五教章卷中、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参阅“十玄门”416)
(术语)十玄门之一。
如清净戒中说。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