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爲「具備最高的調伏」,參看「調伏」,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句。 - 莊春江居士編
瑜伽二十五卷十九頁雲:雲何成就杜多功德?謂常期乞食,次第乞食,但一座食,先止後食,但持叁衣,但持毳衣,持糞掃衣,住阿練若,常居樹下,常居回露,常住冢間,常期端坐,處如常座。如是依止若食,若衣,若諸敷具,杜多功德,或十二種,或十叁種。如彼卷十九頁至二十二頁廣釋。 - 朱芾煌
(經名)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經之略名。
卽得非得。如彼中說。 - 朱芾煌
(天名)成就仙衆之眷屬也。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頁雲:攝受如實圓證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說名成就最上涅盤。 - 朱芾煌
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十二卷十五頁雲:問:得、與成就、有何差別?有說:名卽差別。謂名得,名成就。有說:本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有說:最初得、名得;後數數得、名成就。有說:先不成就而成就、名得;先成就而成就、名成就。有說:先無系屬而有系屬、名得;先有系屬而有系屬、名成就。有說:初得、名得;得已不斷、名成就。有說:初獲、名得;得已不失、名成就。是故得、惟在初;成就、通初後。得成就是謂差別。 - 朱芾煌
瑜伽八十九卷叁頁雲:複次略有二種解脫成就。一者、有學,二者、無學。有學者:謂金剛喻叁摩地俱。無學者:謂彼已上。 - 朱芾煌
俱舍論叁卷十八頁雲:諸極多者、成就幾根?頌曰:極多成就十九,二形除叁淨。聖者未離欲,除二淨一形。論曰:諸二形者、具眼等根。除叁無漏;成余十九。無漏名淨。離二縛故。二形必是欲界異生;未離欲貪,故有十九。唯此具十九?爲更有耶?聖者未離欲、亦具十九。謂聖有學、未離欲貪,成就極多、亦具十九。除二無漏、及除一形。若住見道;除已知根、及具知根。若住修道;除未知根、及具知根。女男二根、隨除一種。以諸聖者、無二形故。 - 朱芾煌
俱舍論叁卷十八頁雲:諸極少者、成就幾根?頌曰:極少、八;無善,成受身意命。愚生無色界,成善命意舍。論曰:已斷善根,名爲無善。彼若極少;成就八根。謂五受根、及身、命、意。受、謂能受。能領納故。或是受性,故名爲受。如圓滿性,立圓滿名。如斷善根、微少成八,愚生無色,亦成八根。愚、謂愚生。未見谛故。何等爲八?謂信等五、命、意、舍根。信等五根、一向善故;總名爲善。若爾;應攝叁無漏根?不爾。此中依八根故。又說愚生無色界故。 - 朱芾煌
即密教用以表示決定成就諸事之真言。通常用于加持妊者。其真言爲:唵(om!,歸命)縛日羅野(vajra^ya,金剛)娑縛賀(sva^ha^,成就)。
另作「身作證具足住、自作證成就遊」,即「進入並保持親身體證」,參看「作證」、「成就遊」、「具足住」。(相關詞「具足身作證」) - 莊春江居士編
集論七卷叁頁雲:所作成就所緣者:謂轉依。如是轉依,不可思議。 - 朱芾煌
(真言)加持壇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護)捕哆賜(親也于也),譯雲:汝天親護者(于字入下句)。薩麼(一切也)勃馱曩(佛也有多聲)哆以難(度世也即有導師義),譯雲:于諸佛導師。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铩數(殊勝也),譯雲:修行殊勝行。部弭(淨地也)播啰蜜多(到彼岸也)秦者(等也),譯雲:淨地彼羅蜜。摩啰(天魔也)素年(軍衆也)野他(如也)毫蜜難(奴痕返破也),譯雲:如破魔軍衆。赦吃也(釋迦也)僧系娜(師子也)哆以那(救世也),譯雲:釋師救世。怛他痕(如義也)摩啰(魔也)若延(降也)[口*栗]埵(伏也),譯雲:我亦降伏魔。漫荼藍隸(曼荼羅也)履佉(畫也)[廿/狼](密也反)痕(我也),譯雲:我畫漫荼羅。偈之意,先告地神曰:汝天女親守護此大地者,已會供養一切諸佛導師,親近修殊勝之行,淨治諸地,淨滿諸度,及余種種功德摩诃般若中廣曆法如明,故曰等。次偈陳所以警發之意,說誠實之言,世尊若在菩提道場降伏天魔軍衆時,汝在大會現作證明,由是號世尊爲釋迦師子,能獨步無畏,救護世間。我今亦欲隨世尊所行,而紹如來之事,是故畫此曼荼羅也。
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十二巻十六頁雲:問:舍不成就,有何差別?答:名卽差別。名舍,名不成就。如是等、如前得成就相違,應廣說。 - 朱芾煌
法蘊足論一卷四頁雲:成就八法邬波索迦,惟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爲八?謂前所說烏波索迦,自具淨信,不能勸他令具淨信。自具淨戒,不能勸他令具淨戒。自具惠舍,不能勸他令具惠舍。自能策勵,數往伽藍,禮觐有德諸苾刍衆,不能勸他、令其策勵數往伽藍,禮觐有德諸苾刍衆。自能至誠聽聞正法,不能勸他、令其至誠聽聞正法。自聞法已,能持不忘,不能勸他、令持不忘。自持法已,能思擇義,不能勸他、令思擇義。自思擇已,爲證法義,能正勤修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不能勸他、令正勤修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如是名爲成就八法邬波索迦,惟能自利,不能利他。 - 朱芾煌
集論叁卷十一頁雲:于成就善巧,得何勝利?能善了知諸法增減。知增減故;于世興衰,離決定想;乃至能斷若愛若恚。 - 朱芾煌
法蘊足論一卷五頁雲:成就十法,身壞命終,墮險惡趣,生地獄中。何等爲十?一、殺生,二、不與取,叁、欲邪行,四、虛诳語,五、離間語,六、粗惡語,七、雜穢語,八、貪欲,九、瞋恚,十、邪見。若有成就如是十法,身壞命終,墮險惡趣,生地獄中。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