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條與「禅師」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51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992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禅師 稠禅師 大禅師 思禅師 暗證禅師 跋陀禅師 本生禅師 本童禅師 鼻隔禅師 佛陀禅師 伏虎禅師 渌清禅師 鳥窠禅師 齊聳禅師 善世禅師 事相禅師 烏窠禅師 仙天禅師 心越禅師 白馬辯禅師 白雲福禅師 白雲聞禅師 白兆圭禅師 百丈安禅師 百丈超禅師 褒親谕禅師 寶藏本禅師 寶華顯禅師 寶壽沼禅師 寶相元禅師 保福殊禅師 報慈淳禅師 報慈嵩禅師 報恩成禅師 北禅寂禅師 北蘭讓禅師 北院通禅師 布衲如禅師 滄溪璘禅師 長樂政禅師 長蘆琳禅師 長興滿禅師 長髭曠禅師 超化淨禅師 超化藻禅師 崇梵余禅師 崇福燈禅師 崇覺空禅師 崇勝珙禅師 崇勝禦禅師 崇壽江禅師 慈濟聰禅師 慈雲深禅師 大安能禅師 大安省禅師 大梵圓禅師 大容諲禅師 大同濟禅師 大同旺禅師 大沩鑒禅師 大沩行禅師 大沩智禅師 大陽慧禅師 道林淵禅師 德山瓊禅師 定慧雲禅師 東禅秀禅師 東明遷禅師 東山慧禅師 東山吉禅師 東山覺禅師 洞山辯禅師 洞山瑞禅師 洞山微禅師 洞山雲禅師 法海立禅師 法雲杲禅師 方廣深禅師 奉先深禅師 佛陀遠禅師 福昌信禅師 福化充禅師 福嚴置禅師 福應文禅師 高亭簡禅師 古賢謹禅師 谷山藏禅師 谷山豐禅師 谷山海禅師 觀音啓禅師 光孝深禅師 光孝元禅師 廣德延禅師 廣德義禅師 廣德周禅師 廣法源禅師 廣慧真禅師 廣濟方禅師 廣濟同禅師 廣利容禅師 海會通禅師 衡嶽振禅師 護國欽禅師 護國壽禅師 華光範禅師 華嚴慧禅師 化城鑒禅師 黃檗慧禅師 黃龍觀禅師 黃龍海禅師 黃龍贊禅師 黃雲元禅師 惠力悟禅師 慧海儀禅師 慧明雲禅師 慧日明禅師 慧日堯禅師 嵇山章禅師 建隆原禅師 建山澄禅師 薦福思禅師 薦福休禅師 姜山方禅師 金繩文禅師 金州操禅師 淨慈象禅師 淨法章禅師 淨源真禅師 九峰勤禅師 鹫嶺通禅師 覺報清禅師 君山覺禅師 開聖棲禅師 開先照禅師 開先宗禅師 康國耀禅師 梁山歡禅師 梁山簡禅師 梁山岩禅師 靈鹫閑禅師 靈岩徽禅師 龍光諲禅師 龍華本禅師 龍華高禅師 龍境倫禅師 龍鳴賢禅師 龍泉夔禅師 龍雲臺禅師 魯祖教禅師 鹿門譚禅師 鹿苑圭禅師 羅山崇禅師 梅山己禅師 妙勝臻禅師 南禅聰禅師 南禅甯禅師 南臺誠禅師 南臺勤禅師 南修造禅師 南岩勝禅師 尼佛通禅師 尼慧光禅師 蓬萊卿禅師 蓬萊圓禅師 普安道禅師 普通封禅師 乾明廣禅師 乾明睦禅師 乾明普禅師 青城乘禅師 青原齊禅師 青原如禅師 清居升禅師 清涼坦禅師 清溪清禅師 仁王欽禅師 瑞光月禅師 叁峰印禅師 善權徹禅師 上藍慶禅師 石佛益禅師 石門聰禅師 疏山證禅師 雙峰古禅師 雙嶺化禅師 雙泉郁禅師 四面津禅師 四祖端禅師 太平安禅師 唐朝因禅師 天封覺禅師 天甯明禅師 天王徽禅師 天章樞禅師 鐵佛因禅師 鐵幢覺禅師 同安丕禅師 同安威禅師 同安志禅師 投子通禅師 萬壽念禅師 望仙宗禅師 溫門滿禅師 五峰本禅師 五峰紹禅師 五峰遇禅師 五雲悟禅師 五祖秀禅師 西禅欽禅師 西川存禅師 西蜀銮禅師 先淨照禅師 香林信禅師 新婦子禅師 新興齊禅師 興教坦禅師 興陽遜禅師 熊耳慈禅師 宣秘禮禅師 雪窦持禅師 雪峰隆禅師 延慶叔禅師 穎橋安禅師 永安朗禅師 永福朗禅師 永光真禅師 嶽林真禅師 嶽麓海禅師 雲頂鑒禅師 雲門爽禅師 雲門煦禅師 雲門永禅師 昭覺辯禅師 真如方禅師 正法灏禅師 正法建禅師 正勤蘊禅師 治平湡禅師 朱溪謙禅師 資福诠禅師 資聖南禅師 資壽灌禅師 資壽岩禅師 紫陵微禅師 安國從貴禅師 安國慧球禅師 安國玄挺禅師 安國院祥禅師 安化聞一禅師 安州九嵕禅師 巴陵颢鑒禅師 芭蕉谷泉禅師 芭蕉弘義禅師 芭蕉慧清禅師 芭蕉繼徹禅師 芭蕉令遵禅師 芭蕉山閑禅師 芭蕉山遇禅師 芭蕉山圓禅師 白虎守升禅師 白龍道希禅師 白龍清慕禅師 白鹿師貴禅師 白鹿顯端禅師 白馬遁儒禅師 白馬歸喜禅師 白馬昙照禅師 白馬行霭禅師 白馬智倫禅師 白水本仁禅師 白楊法順禅師 白雲令弇禅師 白雲山約禅師 白雲善藏禅師 白雲守端禅師 白雲無休禅師 白雲院乃禅師 白雲智作禅師 白雲子祥禅師 白藻清俨禅師 白兆懷楚禅師 白兆志圓禅師 百岩明哲禅師 百丈道恒禅師 百丈懷海禅師 百丈淨悟禅師 百丈惟政禅師 百丈維古禅師 百丈以棲禅師 百丈智映禅師 般若從進禅師 般若敬遵禅師 般若啓柔禅師 般若善端禅師 般若友蟾禅師 褒親有瑞禅師 寶峰克文禅師 寶峰惟照禅師 寶蓋山約禅師 寶華普鑒禅師 寶積宗映禅師 寶覺禅師語錄 寶林果昌禅師 寶林懷吉禅師 寶壽行德禅師 寶壽最樂禅師 寶塔紹岩禅師 寶相蘊觀禅師 寶嚴叔芝禅師 寶應法昭禅師 寶應清進禅師 保安可封禅師 保安師密禅師 保安院連禅師 保福本權禅師 保福超悟禅師 保福從展禅師 保福可俦禅師 保福清豁禅師 保明道誠禅師 保甯仁勇禅師 保甯興譽禅師 保甯子英禅師 保清遇甯禅師 保壽匡祐禅師 保唐無住禅師 報本法存禅師 報本慧元禅師 報慈藏嶼禅師 報慈從瑰禅師 報慈光雲禅師 報慈慧朗禅師 報慈進英禅師 報慈文欽禅師 報恩寶資禅師 報恩道熙禅師 報恩法安禅師 報恩法端禅師 報恩法演禅師 報恩懷嶽禅師 報恩慧明禅師 報恩覺然禅師 報恩匡逸禅師 報恩契從禅師 報恩清護禅師 報恩紹安禅師 報恩師智禅師 報恩守真禅師 報恩行崇禅師 報恩玄則禅師 報恩永安禅師 報恩宗顯禅師 報國院照禅師 報劬玄應禅師 北禅懷感禅師 北禅契念禅師 北禅智賢禅師 北山法通禅師 北塔恩廣禅師 北宗神秀禅師 本寂文觀禅師 本覺若珠禅師 本覺守一禅師 匾擔曉了禅師 博山子經禅師 曹山本寂禅師 曹山光慧禅師 曹山慧霞禅師 曹山智炬禅師 草庵法義禅師 禅月貫休禅師 昌福院達禅師 長安辯實禅師 長安延規禅師 長靈守卓禅師 長蘆道和禅師 長蘆妙覺禅師 長蘆清了禅師 長蘆守仁禅師 長蘆體明禅師 長蘆應夫禅師 長蘆宗赜禅師 長慶藏用禅師 長慶常慧禅師 長慶大安禅師 長慶道巘禅師 長慶弘辯禅師 長慶惠暹禅師 長慶慧棱禅師 長慶應圓禅師 長沙景岑禅師 長生皎然禅師 長壽法齊禅師 長壽朋彥禅師 潮山延宗禅師 稱心敬琎禅師 稱心省倧禅師 丞熙應悅禅師 承天傳宗禅師 承天辭確禅師 承天惟簡禅師 承天義勤禅師 承天自賢禅師 澄心旻德禅師 澄照慧慈禅師 崇德智澄禅師 崇福德基禅師 崇福慶祥禅師 崇福演教禅師 崇福院志禅師 崇善用良禅師 崇壽契稠禅師 稠岩了赟禅師 楚安慧方禅師 船子德誠禅師 吹萬禅師語錄 慈氏瑞仙禅師 慈雲慧深禅師 慈雲匡達禅師 慈雲修慧禅師 慈雲彥隆禅師 翠峰從欣禅師 翠微無學禅師 翠岩可真禅師 翠岩令參禅師 翠岩嗣元禅師 大安清幹禅師 大安興古禅師 大乘德遵禅師 大乘慧果禅師 大慈寰中禅師 大顛寶通禅師 大光居誨禅師 大洪報恩禅師 大洪法爲禅師 大洪慶顯禅師 大洪慶預禅師 大洪守遂禅師 大洪祖燈禅師 大覺禅師語錄 大林僧遁禅師 大龍炳賢禅師 大龍楚勳禅師 大龍景如禅師 大龍智洪禅師 大梅法常禅師 大梅法英禅師 大梅居煦禅師 大甯道寬禅師 大甯可弘禅師 大甯慶璁禅師 大甯隱微禅師 大普玄通禅師 大錢從襲禅師 大善慧海禅師 大聖守賢禅師 大隨法真禅師 大隨元靜禅師 大通禅師語錄 大通存壽禅師 大同廣澄禅師 大沩德幹禅師 大沩法寶禅師 大沩法泰禅師 大沩海評禅師 大沩懷秀禅師 大沩懷宥禅師 大沩景暈禅師 大沩慕哲禅師 大沩山棲禅師 大沩善果禅師 大沩祖樁禅師 大陽慧堅禅師 大陽警玄禅師 大陽如漢禅師 大陽行沖禅師 大愚守芝禅師 大中德隆禅師 大珠慧海禅師 丹霞普月禅師 丹霞天然禅師 丹霞義安禅師 丹霞子淳禅師 耽源應真禅師 道場法全禅師 道場法如禅師 道場慧琳禅師 道場慧顔禅師 道場慧印禅師 道場居慧禅師 道場明辯禅師 道場如讷禅師 道場有規禅師 道吾從盛禅師 道吾契诠禅師 道吾悟真禅師 道吾仲圓禅師 道吾宗智禅師 德山存德禅師 德山德海禅師 德山慧初禅師 德山慧遠禅師 德山仁繪禅師 德山紹晏禅師 德山宣鑒禅師 德山緣密禅師 德山志先禅師 鄧州中度禅師 地藏守恩禅師 定慧超信禅師 定慧法本禅師 定林惠琛禅師 定山神英禅師 定州善崔禅師 東禅從密禅師 東禅可隆禅師 東禅契讷禅師 東禅思嶽禅師 東禅玄覺禅師 東林常總禅師 東林道顔禅師 東林通理禅師 東林自遵禅師 東明仁仙禅師 東平洪教禅師 東山齊己禅師 東山雲頂禅師 東寺如會禅師 洞山道全禅師 洞山道延禅師 洞山梵言禅師 洞山良價禅師 洞山妙圓禅師 洞山清辯禅師 洞山清禀禅師 洞山守初禅師 洞山曉聰禅師 洞山永孚禅師 洞山擇言禅師 洞山至幹禅師 洞山子圓禅師 洞山自寶禅師 洞庭慧月禅師 洞溪戒定禅師 洞岩可休禅師 兜率從悅禅師 兜率慧照禅師 兜率志恩禅師 鵝湖大義禅師 鵝湖雲震禅師 鵝湖智孚禅師 鄂州無等禅師 法昌倚遇禅師 法海行周禅師 法華全舉禅師 法輪齊添禅師 法輪文昱禅師 法輪彥孜禅師 法輪應端禅師 法門佛陀禅師 法石慧空禅師 法演禅師語錄 法雨慧源禅師 法雲法秀禅師 法雲善本禅師 法雲惟白禅師 法雲智善禅師 肥田慧覺禅師 費隱禅師語錄 汾陽善昭禅師 汾州石樓禅師 豐化令崇禅師 風穴延沼禅師 鳳凰從琛禅師 鳳凰山強禅師 鳳棲慧觀禅師 鳳翔石柱禅師 鳳翔招福禅師 奉國清海禅師 奉先法瑰禅師 奉先慧同禅師 奉先清昱禅師 佛奧知默禅師 佛光如滿禅師 佛國禅師語錄 佛窟惟則禅師 佛日戒弼禅師 佛日契嵩禅師 佛日文祖禅師 佛手岩因禅師 佛冤禅師語錄 佛照禅師語錄 佛足處祥禅師 伏龍二世禅師 伏龍奉璘禅師 伏龍叁世禅師 伏龍一世禅師 芙蓉道楷禅師 芙蓉靈訓禅師 芙蓉如體禅師 芙蓉太毓禅師 浮山法遠禅師 福昌重善禅師 福林院澄禅師 福清師巍禅師 福清行欽禅師 福清玄讷禅師 福聖仲易禅師 福先仁儉禅師 福嚴保宗禅師 福嚴慈感禅師 福嚴良雅禅師 福嚴審承禅師 福嚴守初禅師 福嚴文演禅師 福州普光禅師 覆船洪薦禅師 幹峰慧圓禅師 甘露達珠禅師 感潭資國禅師 高麗靈鑒禅師 高臺宣明禅師 高陽法廣禅師 公安祖珠禅師 功臣道慈禅師 功臣道閑禅師 功臣覺轲禅師 功臣慶蕭禅師 功臣守如禅師 古靈神贊禅師 谷山有緣禅師 谷隱契崇禅師 谷隱蘊聰禅師 谷隱知俨禅師 谷隱智靜禅師 鼓山安永禅師 鼓山清谔禅師 鼓山僧洵禅師 鼓山體淳禅師 鼓山智嚴禅師 鼓山智嶽禅師 鼓山宗逮禅師 鼓山祖珍禅師 關南道常禅師 觀音從顯禅師 觀音清換禅師 觀音岩俊禅師 灌溪志閑禅師 光國文贊禅師 光慶遇安禅師 光聖師護禅師 光孝道端禅師 光孝德周禅師 光孝果敏禅師 光孝慧覺禅師 光孝慧蘭禅師 光孝普印禅師 光孝如瑰禅師 光孝思徹禅師 光孝昙清禅師 光孝惟爽禅師 光孝致遠禅師 廣德智端禅師 廣福道勤禅師 廣福道隱禅師 廣福惟尚禅師 廣慧達杲禅師 廣慧德宣禅師 廣慧元琏禅師 廣慧志全禅師 廣教守讷禅師 廣明常委禅師 廣平守威禅師 廣平玄旨禅師 廣嚴鹹澤禅師 廣因擇要禅師 廣州志道禅師 歸宗策真禅師 歸宗澹權禅師 歸宗道诠禅師 歸宗弘章禅師 歸宗懷恽禅師 歸宗慧誠禅師 歸宗慧通禅師 歸宗可宣禅師 歸宗義柔禅師 歸宗正賢禅師 歸宗智常禅師 龜峰慧光禅師 龜山曉津禅師 龜山義初禅師 龜山正元禅師 龜山智真禅師 龜洋慧忠禅師 龜洋無了禅師 國歡文矩禅師 國清妙印禅師 國清普紹禅師 國清行機禅師 國清院奉禅師 國慶順宗禅師 海會如新禅師 含珠山彬禅師 含珠山真禅師 含珠審哲禅師 杭州佛日禅師 濠州思明禅師 禾山楚材禅師 禾山慧方禅師 禾山師陰禅師 禾山無殷禅師 禾山用安禅師 禾山志傳禅師 何山守珣禅師 和安寺通禅師 和龍守讷禅師 河北智隍禅師 河東廣原禅師 荷澤神會禅師 鶴林玄素禅師 黑水義欽禅師 衡山惟禮禅師 衡嶽道辯禅師 衡嶽奉能禅師 宏智禅師語錄 洪福子文禅師 洪州法達禅師 鴻福德升禅師 湖南文殊禅師 瀫甯可先禅師 虎丘紹隆禅師 虎丘元淨禅師 護國慧本禅師 護國景新禅師 護國景元禅師 護國守昌禅師 護國守澄禅師 護國知遠禅師 護國志朗禅師 護聖居靜禅師 華藏安民禅師 華藏有權禅師 華藏智深禅師 華藏宗演禅師 華光院範禅師 華林善覺禅師 華嚴道隆禅師 華嚴慧達禅師 華嚴慧蘭禅師 華嚴休靜禅師 華嚴智明禅師 華嚴祖覺禅師 華岩普孜禅師 華藥智朋禅師 化城慧朗禅師 化度師郁禅師 黃檗道全禅師 黃檗法濟禅師 黃檗惟初禅師 黃檗惟勝禅師 黃檗希運禅師 黃檗永泰禅師 黃檗志因禅師 黃連義初禅師 黃龍道震禅師 黃龍德逢禅師 黃龍法忠禅師 黃龍誨機禅師 黃龍慧南禅師 黃龍繼達禅師 黃龍惟清禅師 黃龍悟新禅師 黃龍志願禅師 黃龍智明禅師 黃龍智颙禅師 黃龍祖心禅師 黃山良匡禅師 黃山月輪禅師 黃岩保軒禅師 黃州齊安禅師 惠林宗本禅師 慧力慧南禅師 慧力可昌禅師 慧力善周禅師 慧力紹珍禅師 慧力有文禅師 慧林常悟禅師 慧林鴻究禅師 慧林懷深禅師 慧林慧海禅師 慧林若沖禅師 慧日法安禅師 慧日文雅禅師 慧日興道禅師 慧日智覺禅師 慧通清旦禅師 慧因懷祥禅師 慧因義甯禅師 霍山景通禅師 吉祥法宣禅師 吉祥元實禅師 吉州崇恩禅師 吉州禾山禅師 吉州志誠禅師 極樂元俨禅師 夾山善會禅師 夾山曉純禅師 夾山自齡禅師 嘉州白水禅師 建福智同禅師 建隆昭慶禅師 薦福承古禅師 薦福道英禅師 薦福弘辯禅師 薦福紹明禅師 薦福悟本禅師 薦福院亮禅師 薦福擇崇禅師 漸源仲興禅師 江西志徹禅師 蔣山保心禅師 蔣山法泉禅師 蔣山善直禅師 蔣山贊元禅師 焦山師體禅師 教忠彌光禅師 金峰從志禅師 金陵寶志禅師 金輪可觀禅師 金山懷賢禅師 金山了心禅師 金山瑞新禅師 金山善甯禅師 金山昙穎禅師 金柱義昭禅師 京兆屍利禅師 京兆臥龍禅師 景福日余禅師 景福省悅禅師 景清居素禅師 淨慈楚明禅師 淨慈道昌禅師 淨慈慧晖禅師 淨慈師一禅師 淨慈昙密禅師 淨慈彥充禅師 淨德沖煦禅師 淨德智筠禅師 淨光了威禅師 淨戒守密禅師 淨名法因禅師 淨土惟正禅師 淨因道臻禅師 淨因法成禅師 淨因繼成禅師 淨因自覺禅師 淨衆歸信禅師 淨衆了璨禅師 淨住居說禅師 徑山寶印禅師 徑山道欽禅師 徑山佛鑒禅師 徑山洪諲禅師 徑山鑒宗禅師 徑山了一禅師 徑山智策禅師 徑山智讷禅師 徑山宗杲禅師 鏡清道怤禅師 九頂惠泉禅師 九頂清素禅師 九峰道虔禅師 九峰鑒韶禅師 九峰普滿禅師 九峰通玄禅師 九峰希廣禅師 九峰義诠禅師 九曲慶祥禅師 九仙法清禅師 九嵕敬慧禅師 九座慧邃禅師 酒仙遇賢禅師 鹫嶺明遠禅師 鹫嶺善本禅師 鹫嶺善美禅師 覺城院信禅師 覺華普照禅師 君山顯升禅師 開福崇哲禅師 開福道甯禅師 開福德賢禅師 開化行明禅師 開山懷晝禅師 開善道謙禅師 開善道瓊禅師 開善義圓禅師 開先清耀禅師 開先善暹禅師 開先紹宗禅師 開先行瑛禅師 開元智孜禅師 開元子琦禅師 康山契穩禅師 藍田縣真禅師 狼山慧溫禅師 琅邪方銳禅師 琅邪慧覺禅師 琅邪永起禅師 琅邪智遷禅師 樂淨含匡禅師 泐潭寶峰禅師 泐潭常興禅師 泐潭道謙禅師 泐潭德淳禅師 泐潭法會禅師 泐潭洪英禅師 泐潭懷澄禅師 泐潭景祥禅師 泐潭匡悟禅師 泐潭山明禅師 泐潭山牟禅師 泐潭善清禅師 泐潭神黨禅師 泐潭惟建禅師 泐潭文准禅師 泐潭曉月禅師 泐潭延茂禅師 泐潭應幹禅師 泐潭擇明禅師 澧州藥山禅師 郦村自滿禅師 連雲道能禅師 蓮華神祿禅師 廉泉昙秀禅師 涼峰洞淵禅師 梁山善冀禅師 梁山師遠禅師 梁山應圓禅師 梁山緣觀禅師 林溪竟脫禅師 臨安智才禅師 臨濟義玄禅師 靈峰志恩禅師 靈鹫慧覺禅師 靈泉歸仁禅師 靈泉宗一禅師 靈山本言禅師 靈樹如敏禅師 靈岩慧宗禅師 靈岩了性禅師 靈岩圓日禅師 靈岩仲安禅師 靈岩重確禅師 靈曜辯良禅師 靈隱道樞禅師 靈隱道印禅師 靈隱德章禅師 靈隱惠淳禅師 靈隱慧光禅師 靈隱慧遠禅師 靈隱了演禅師 靈隱清聳禅師 靈隱文勝禅師 靈隱玄本禅師 靈隱延珊禅師 靈隱雲知禅師 靈隱正童禅師 靈雲志勤禅師 靈竹守珍禅師 六通院紹禅師 六通志球禅師 龍冊曉榮禅師 龍冊子興禅師 龍湖普聞禅師 龍華道初禅師 龍華慧居禅師 龍華靈照禅師 龍華契盈禅師 龍華曉愚禅師 龍華彥球禅師 龍濟紹修禅師 龍井山通禅師 龍門清遠禅師 龍蟠昙廣禅師 龍山文義禅師 龍山智嵩禅師 龍潭崇信禅師 龍潭智圓禅師 龍王善隨禅師 龍翔南雅禅師 龍翔士圭禅師 龍興院裕禅師 ▲ 收起
五燈會元 【901】開山懷晝禅師

  房州開山懷晝禅師,僧問:「作何行業,即得不違于千聖?」師曰:「妙行無倫匹,情玄體自殊。」問:「有耳不臨清水洗,無心誰爲白雲幽時如何?」師曰:「無木挂千金。」曰:「挂後如何?」師曰:「杳杳人難辨。」問:「如何是塵中師?」師曰:「荊棘林中隨處到,旃檀林裏任縱橫。」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月隱澄潭,金輝正午。」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2】開善道謙禅師

  建甯府開善道謙禅師,本郡人。初之京師依圓悟,無所省發。後隨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領徑山,師亦侍行。未幾,令師往長沙通紫岩居士張公書,師自謂:「我參禅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決定荒廢。」意欲無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參禅不得也去,吾與汝俱往。」師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語元曰:「我一生參禅,殊無得力處。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應去?」元告之曰:「你但將諸方參得底,悟得底,圓悟妙喜爲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可替底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家支當。」師曰:「五件者何事,願聞其要。」元曰:「著衣吃飯,屙屎放尿,駝個死屍路上行。」師于言下領旨,不覺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書。宜前進,吾先歸矣。」元即回徑山,師半載方返。妙喜一見而喜曰:「建州子,你這回別也。」住後,上堂:「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如何是密付底心?」良久雲:「八月秋,何處熱?」上堂:「壁立千仞,叁世諸佛,措足無門。是則是,太殺不近人情。放一線道,十方刹海,放光動地。是則是,爭奈和泥合水。須知通一線道處壁立千仞,壁立千仞處通一線道。橫拈倒用,正按傍提,電激雷奔,崖頹石裂。是則是,猶落化門到這裏。壁立千仞也沒交涉,通一線道也沒交涉。不近人情,和泥合水,總沒交涉。只這沒交涉,也則沒交涉。是則是,又無佛法道理。若也出得這四路頭,管取乾坤獨步。且獨步一句作麼生道?莫怪從前多意氣,他家曾踏上頭關。」上堂:「去年也有個六月十五,今年也有個六月十五。去年六月十五,少卻今年六月十五。今年六月十五,多卻去年六月十五。多處不用減,少處不用添。既不用添,又不用減,則多處多用,少處少用。」乃喝一喝曰:「是多是少?」良久曰:「個中消息子,能有幾人知?」上堂:「洞山麻叁斤,將去無星秤子上定過,每一斤恰有一十六兩,二百錢重,更不少一牦。正與趙州殿裏底一般,只不合被大愚鋸解秤錘,卻教人理會不得。如今若要理會得,但問取雲門幹屎橛。」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撞倒燈籠,打破露柱。佛殿奔忙,僧堂回顧。子細看來,是甚家具?咄!只堪打老鼠。」上堂:「諸人從僧堂裏恁麼上來,少間,從法堂頭恁麼下去,並不曾差了一步。因甚麼卻不會?」良久曰:「只爲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3】開善道瓊禅師

  建甯府開善木庵道瓊首座,信之上饒人。叢林以耆德尊之。泐潭亦謂其飽參。分座日嘗舉只履西歸語,謂衆曰:「坐脫立亡倒化即不無,要且未有逝而複出遺履者?爲複後代兒孫不及祖師,爲複祖師剩有這一著子?」乃大笑曰:「老野狐。」紹興庚申冬,信守以超化革律爲禅,迎爲第一祖。師語專使曰:「吾初無意人間,欲爲山子正爲宗派耳。然恐多不能往受。」請已取所藏泐潭繪像與木庵二字,仍書偈囑清泉亨老寄得法弟子慧山曰:「口觜不中祥老子,愛向叢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爲吾痛罵莫饒伊。」顧專使曰:「爲我傳語侍郎,行計迫甚,不及修答。」聲絕而化。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4】開善義圓禅師

  越州漁浦開善寺義圓禅師,僧問:「一年去,一年來。方便門中請師開。」師曰:「分明記取。」曰:「恁麼則昔時師子吼,今日象王回也。」師曰:「且喜沒交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5】開先清耀禅師

  廬山開先清耀禅師,僧問:「如何是燈燈不絕?」師曰:「青楊翻遞植。」曰:「學人不會。」師曰:「無根樹下唱虛名。」問:「披雲一句師親唱,長慶今朝事若何?」師曰:「家家觀世音。」問:「如何是披雲境?」師曰:「一瓶渌水安窗下,便當生涯度幾秋。」曰:「如何是長慶境?」師曰:「堂裏老僧頭雪白。」曰:﹝曰,原作「白」,據清藏本、續藏本改。﹞「二境同歸,應當別理。」師曰:「在處得人疑。」問:「古澗寒泉,誰人能到?」師曰:「幹。」曰:「恁麼則到也。」師曰:「深多少?」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6】開先善暹禅師

  廬山開先善暹禅師,臨江軍人也。操行清苦,遍遊師席,以明悟爲志。參德山,見山上堂,顧視大衆曰:「師子颦呻,象王回顧。」師忽有省,入室陳所解。山曰:「子作麼生會?」師回顧曰:「後園驢吃草。」山然之。後至雪窦,窦與語,喜其超邁,目曰「海上橫行暹道者。」遂命分座,四方英衲敬畏之。他日窦舉師出世金鵝。師聞,潛書二偈于壁而去。曰:「不是無心繼祖燈,道慚未廁嶺南能。叁更月下離岩窦,眷眷無言戀碧層。二十余年四海間,尋師擇友未嘗閑。今朝得到無心地,卻被無心趁出山。」晚年,衆請滋甚,遂開法開先,以慰道俗之望。
  開堂日,上首白槌罷,師曰:「千聖出來,也只是稽首贊歎,諸代祖師提挈不起。是故始從迦葉,迄至山僧,二千余年,月燭慧燈,星排道樹。人天普照,凡聖齊榮。且道承甚麼人恩力?老胡也只道,明星出現時,我與大地有情同時成道。如是則彼既丈夫,我亦爾,孰爲不可?良由諸人不肯承當,自生退屈,所以便推排一人半個先達出來,遞相開發,也只是與諸人作個證明。今日人天會上,莫有久遊赤水,夙在荊山,懷袖有珍,頂門有眼,到處踐踏覺場底衲僧麼?卻請爲新出世長老作個證明。還有麼?」時有僧出,師曰:「象駕峥嵘謾進途,誰信螳螂能拒轍?」問:「一棒一喝,猶是葛藤,瞬目揚眉,拖泥帶水。如何是直截根源?」師曰:「速。」曰:「恁麼則祖師正宗和尚把定。」師曰:「野渡無人舟自橫。」問:「如何是露地白牛?」師曰:「瞎。」問:「妙峰頂上即不問,半山相見事如何?」師曰:「把手過江來。」曰:「高步出長安。」師曰:「腳下一句作麼生道?」僧便喝。師曰:「山腰裏走。」問:「一雨所潤,爲甚麼萬木不同?」師曰:「羊羹雖美,衆口難調。」問:「年窮歲盡時如何?」師曰:「依舊孟春猶寒。」問:「更深夜靜時如何?」師曰:「老鼠入燈籠。」問:「瞥嗔瞥喜時如何?」師曰:「適來菩薩面,如今夜叉頭。」上堂:「一若是,二即非,東西南北人不知。休話指天並指地,青山白雲徒爾爲。」以拄杖擊香臺,下座。問:「雨雪連天,爲甚麼孤峰露頂?」師曰:「有甚遮掩處。」上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洛陽城古。」曰:「學人不會。」師曰:「少室山高。」僧禮拜,師乃曰:「佛種從緣起。」遂舉拄杖曰:「拄杖子是緣,且作麼生說個起底道理?」良久曰:「金屑雖貴,落眼成翳。」卓拄杖,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7】開先紹宗禅師

  廬山開先寺紹宗圓智禅師,姑蘇人也。江南李主巡幸洪井,入山瞻谒,請上堂。令僧問:「如何是開先境?」師曰:「最好是一條界破青山色?」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拾枯柴,煮布水。」國主益加欽重。後終于本山,靈塔存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8】開先行瑛禅師

  廬山開先行瑛廣鑒禅師,桂州毛氏子。僧問:「如何是道?」師曰:「良田萬頃。」曰:「學人不會。」師曰:「春不耕,秋無望。」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君山點破洞庭湖。」曰:「意旨如何?」師曰:「白浪四邊繞,紅塵何處來?」上堂:「談玄說妙,譬如畫餅充饑。入聖超凡,大似飛蛾赴火。一向無事,敗種焦芽。更若馳求,水中捉月。」以拂子一拂雲:「適來許多見解拂卻了也,作麼生是諸人透脫一句?」良久曰:「鐵牛不吃欄邊草,直向須彌頂上眠。」以拂子擊禅床。上堂:「彎石鞏弓,架興化箭,運那羅延力,定爍迦羅眼。不射大雄虎,不射藥山鹿,不射雲岩師子,不射象骨猕猴。且道射個甚麼?」良久曰:「放過一著。」上堂:「登山須到頂,入海須到底,學道須到佛祖道不得處。若不如是,盡是依草附木底精靈,吃野狐涕唾底鬼子。華嚴恁麼道,譬如良藥,然則苦口,且要治疾。阿耶耶!」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9】開元智孜禅師

  汀州開元智孜禅師,上堂:「衲僧家向針眼裏藏身稍寬,大海中走馬甚窄。將軍不上便橋,勇士徒勞挂甲。晝行叁千,夜行八百即不問,不動步一句作麼生道?若也道得,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只在目前。若道不得,直須撩起布裙,緊峭草鞋。參!」上堂:「寒空落落,大地漫漫。雲生洞口,水出高原。若也把定,則十方世界恍然。若也放行,則東西南北坦然。茫茫宇宙人無數,一個個鼻孔遼天。且問諸人把定即是,放行即是?還有人斷得麼?若無人斷得,叁門外有兩個大漢,一個張眉握劍,一個努目揮拳。參!」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0】開元子琦禅師

  蕲州開元子琦禅師,泉州許氏子。依開元智讷,試經得度。精楞嚴、圓覺,棄谒翠岩真禅師,問佛法大意。真唾地曰:「這一滴落在甚麼處?」師扪膺曰:「學人今日脾疼。」真解顔。辭參積翠,歲余盡得其道。乘間侍翠,商榷古今。﹝榷,原作「確」,據清藏本、續藏本改。﹞適大雪,翠指曰:「斯可以一致苕帚否?」師曰:「不能。然則天霁日出,雲物解駁,豈複有哉?知有底人,于一切言句如破竹,雖百節當迎刃而解,讵容聲于擬議乎?」一日,翠遣僧逆問:「老和尚叁關語如何?」師厲聲曰:「你理會久遠時事作麼?」翠聞益奇之,于是名著叢席。翠殁,四祖演禅師命分座,室中垂語曰:「一人有口,道不得姓字爲誰?」後傳至東林,總禅師歎曰:「琦首座如鐵山萬仞,卒難逗他語脈。」未幾以開元爲禅林,請師爲第一世。上堂:「虛空無內外,事理有短長。順則成菩提,逆則成煩惱。燈籠常瞌睡,露柱亦懊惱。大道在目前,更于何處討?」以拂子擊禅床。上堂:「四面亦無門,十方無壁落。頭髼松,耳卓朔,個個男兒大丈夫,何得無繩而自縛?且道透脫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踏破草鞋赤腳走。」僧問:「須彌納芥子即不問,微塵裏轉大法輪時如何?」師曰:「一步進一步。」曰:「恁麼則朝到西天,暮歸唐土。」﹝土,原作「上」,據清藏本、續藏本改。﹞師曰:「作客不如歸家。」曰:「久向道風,請師相見。」師曰:「雲月是同,溪山各異。」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1】康山契穩禅師

  福州康山契穩法寶禅師,初開堂,僧問:「威音王佛已後,次第相承,未審師今一會法嗣何方?」師曰:「象骨舉手,龍溪點頭。」問:「圓明湛寂非師意,學人因底卻無明?」師曰:「辨得也未?」曰恁麼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2】藍田縣真禅師

  藍田縣真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定門?」師曰:「拈柴擇菜。」上堂:「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上座適來從地爐邊來,還與初步同別?若言同,即不會不遷。若言別,亦不會不遷。上座作麼生會?還會麼?這裏不是那裏,那裏不是這裏。且道是一處兩處?是遷不遷?是來去不是來去?若于此顯明得,便乃古今一如初終。自爾念念無常,心心永滅。所以道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上座適來恁麼來,卻請恁麼去。參!」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3】狼山慧溫禅師

  通州狼山蘿庵慧溫禅師,福州人,姓鄭氏。遍參諸老,晚依竹庵于東林。未幾,庵謝事,複谒高庵悟、南華昺、草堂清,皆蒙賞識。會竹庵徙閩之乾元,師歸省次,庵問:「情生智隔,想變體殊。不用停囚長智,道將一句來。」師乃釋然,述偈曰:「拶出通身是口,何妨罵雨诃風?昨夜前村猛虎,咬殺南山大蟲。」庵首肯。住後,上堂:「釋迦老子,四十九年,坐籌帷幄。彌勒大士,九十一劫,帶水拖泥。凡情聖量,不能鏟除。理照覺知,猶存露布。佛意祖意,如將魚目作明珠。大乘小乘,似認橘皮爲猛火。諸人須是豁開胸襟寶藏,運出自己家珍,向十字街頭普施貧乏。衆中忽有個靈利漢出來道:美食不中飽人吃。山僧祇向他道:幽州猶自可,最苦是新羅。」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4】琅邪方銳禅師

  滁州琅邪方銳禅師,上堂:「造化無生物之心,而物物自成。雨露非潤物之意,而靈苗自榮。所以藥劑不食而病自損,良師不親而心自明。故知妙慧靈光,不從緣得。到這裏方許你進步,琅邪與你別作個相見。還有麼?若無,不可壓良爲賤。」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5】琅邪慧覺禅師

  滁州琅邪山慧覺廣照禅師,西洛人也。父爲衡陽太守,因疾傾喪。師扶榇歸洛,過澧陽藥山古刹,宛若夙居。緣此出家,遊方參問。得法汾陽,應緣滁水,與雪窦明覺同時唱道。四方皆謂二甘露門,逮今淮南遺化如在。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銅頭鐵額。」曰:「意旨如何?」師曰:「鳥觜魚腮。」上堂:「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欲識眼中花,元是十方佛。欲識十方佛,不是眼中花。欲識眼中花,不是十方佛。于此明得,過在十方佛。于此未明,聲聞起舞,獨覺臨妝。珍重!」僧問:「阿難結集即不問,迦葉微笑事如何?」師曰:「克時克節。」曰:「自從靈鹫分燈後,直至支那耀古今。」師曰:「點朱點漆。」問:「如何是賓中賓?」師曰:「手攜書劍谒明君。」曰:「如何是賓中主?」師曰:「卷起簾來無可睹。」曰:「如何是主中賓?」師曰:「叁更過孟津。」曰:「如何是主中主?」師曰:「獨坐鎮寰宇。」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貓兒戴紙帽。」曰:「出水後如何?」師曰:「狗子著靴行。」問:「拈椎豎拂即不問,瞬目揚眉事若何?」師曰:「趙州曾見南泉來。」曰:「學人未曉。」師曰:「今冬多雨雪,貧家爭柰何!」
  上堂:「欲知常住身,當觀爛壞體。欲知常住性,當觀拄杖子。拄杖子吞卻須彌,須彌吞卻拄杖子。衲僧到這裏,若也擬議,劍梁落膊輸降款,鐵作胸襟到海隅。」擊禅床,下座。上堂:「見聞覺知,俱爲生死之因。見聞覺知,正是解脫之本。譬如師子反踯,南北東西且無定止。汝等諸人,若也不會,且莫孤負釋迦老子。吽。」
  上堂:「山僧今日爲諸人說破,明眼衲僧莫去泥裏打坐。珍重!」上堂:「天高莫測,地厚甯知?白雲片片嶺頭飛,綠水潺潺澗下急。東湧西沒一句即不問,你生前殺後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時寒吃茶去。」
  上堂:「阿呵呵,是甚麼?開口是,合口過。輕舟短桌泛波心,蓑衣箬笠從他破。咦!」
  上堂:「十方諸佛是個爛木橛,叁賢十聖是個茅溷頭籌子。汝等諸人來到這裏作麼?」良久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上堂:「剪除狂寇,掃蕩攙槍,猶是功勳邊事。君臣道合,海晏河清,猶是法身邊事。作麼生是衲僧本分事?」良久曰:「透網金鱗猶滯水,回途石馬出紗籠。」
  上堂:「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若人下得通方句,我當刎頸而謝之。」上堂,拈起拄杖曰:「山僧有時一棒作個漫天網,打俊鷹快鹞。有時一棒作個布絲網,捷蚬撈蝦。有時一棒作金毛師子,有時一棒作蝦蟆蚯蚓。山僧打你一棒,且作麼生商量?你若缁素,得出不妨。拄杖頭上眼,開照四天下。若也未然,從教立在古屏畔,待使丹青入畫圖。」
  上堂:「擊水魚頭痛,穿林宿鳥驚。黃昏不擊鼓,日午打叁更。諸禅德既是日午,爲甚卻打叁更?」良久曰:「昨見垂楊綠,今逢落葉黃。」
  上堂:「拈起拄杖,更無上上。放下拄杖,是何模樣?髑髅峰後即不問汝諸人,馬镫裏藏身一句作麼生道?若道不得,拄杖子道去也。」卓一下,便歸方丈。
  上堂:「進前即死。退後即亡。不進不退。又落在無事之鄉。何故?長安雖樂,不是久居。」
  上堂:「汝等諸人在我這裏過夏,與你點出五般病:一、不得向萬裏無寸草處去。二、不得孤峰獨宿。叁、不得張弓架箭。四、不得物外安身。五、不得滯于生殺。何故?一處有滯,自救難爲。五處若通,方名導師。汝等諸人若到諸方,遇明眼作者,與我通個消息,貴得祖風不墜。若是常徒,即便寢息。何故?裸形國裏誇服飾,想君太煞不知時。」
  上堂:「山僧因看華嚴金師子章第九由心回轉善成門,又釋曰:如一尺之鏡,納重重之影象。若然者道有也得,道無也得,道非亦得,道是亦得。雖然如是,更須知有拄杖頭上一竅。若也不會,拄杖子穿燈籠,入佛殿,撞著釋迦,磕倒彌勒,露柱拊掌,呵呵大笑。你且道笑個甚麼?」卓拄杖下座。上堂,拈拄杖曰:「盤山道向上一路滑,南院道壁立千仞險,臨濟道石火電光鈍。琅邪有定乾坤底句,各各高著眼,高著眼。」卓拄杖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6】琅邪永起禅師

  滁州琅邪永起禅師,襄陽人也。僧問:「庵內人爲甚麼不見庵外事?」師曰:「東家點燈,西家暗坐。」曰:「如何是庵內事?」師曰:「眼在甚麼處?」曰:「叁門頭合掌。」師曰:「有甚交涉?」乃曰:「五更殘月落,天曉白雲飛。分明目前事,不是目前機。既是目前事,爲甚麼不是目前機?」良久曰:「此去西天路,迢迢十萬余。」上堂,良久拊掌一下,曰:「阿呵呵!阿呵呵!還會麼?法法本來法。」遂拈拄杖曰:「這個是山僧拄杖,那個是本來法?還定當得麼?」卓一下。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7】琅邪智遷禅師

  滁州琅邪山智遷禅師,僧問:「如何是琅邪境?」師曰:「松因有恨蕭疏老,花爲無情取次開。」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發長僧貌醜。」問:「如何是和尚爲人句?」師曰:「眼前叁尺雪。」曰:「莫便是也無?」師曰:「腦後一枝花。」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8】樂淨含匡禅師

  英州樂淨含匡禅師,上堂,良久曰:「摩竭提國,親行此令,去卻擔簦,截流相見。」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側耳無功。」問:「如何是樂淨家風?」師曰:「天地養人。」問:「如何是樂淨境?」師曰:「有工貪種竹,無暇不栽松。」曰:「忽遇客來,將何供養?」師曰:「滿園秋果熟,要者近前嘗。」問:「龍門有意透者如何?」師曰:「灘下接取。」曰:「學人不會。」師曰:「喚行頭來。」問:「但得本,莫愁末。如何是本?」師曰:「不要問人。」曰:「如何是末?」師乃豎指。問:「如何是樂淨境?」師曰:「滿月團圓菩薩面,庭前棕樹夜叉頭。」僧辭,師問:「甚處去?」曰:「大容去。」師曰:「大容若問樂淨有何言教,汝作麼生只對?」僧無語。師代雲:「但道樂淨近日不肯大容。」因普請打籬次,僧問:「古人種種開方便門,和尚爲甚麼卻攔截?」師曰:「牢下橛著。」 - 宋·普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