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條與「禅師」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53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992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禅師 稠禅師 大禅師 思禅師 暗證禅師 跋陀禅師 本生禅師 本童禅師 鼻隔禅師 佛陀禅師 伏虎禅師 渌清禅師 鳥窠禅師 齊聳禅師 善世禅師 事相禅師 烏窠禅師 仙天禅師 心越禅師 白馬辯禅師 白雲福禅師 白雲聞禅師 白兆圭禅師 百丈安禅師 百丈超禅師 褒親谕禅師 寶藏本禅師 寶華顯禅師 寶壽沼禅師 寶相元禅師 保福殊禅師 報慈淳禅師 報慈嵩禅師 報恩成禅師 北禅寂禅師 北蘭讓禅師 北院通禅師 布衲如禅師 滄溪璘禅師 長樂政禅師 長蘆琳禅師 長興滿禅師 長髭曠禅師 超化淨禅師 超化藻禅師 崇梵余禅師 崇福燈禅師 崇覺空禅師 崇勝珙禅師 崇勝禦禅師 崇壽江禅師 慈濟聰禅師 慈雲深禅師 大安能禅師 大安省禅師 大梵圓禅師 大容諲禅師 大同濟禅師 大同旺禅師 大沩鑒禅師 大沩行禅師 大沩智禅師 大陽慧禅師 道林淵禅師 德山瓊禅師 定慧雲禅師 東禅秀禅師 東明遷禅師 東山慧禅師 東山吉禅師 東山覺禅師 洞山辯禅師 洞山瑞禅師 洞山微禅師 洞山雲禅師 法海立禅師 法雲杲禅師 方廣深禅師 奉先深禅師 佛陀遠禅師 福昌信禅師 福化充禅師 福嚴置禅師 福應文禅師 高亭簡禅師 古賢謹禅師 谷山藏禅師 谷山豐禅師 谷山海禅師 觀音啓禅師 光孝深禅師 光孝元禅師 廣德延禅師 廣德義禅師 廣德周禅師 廣法源禅師 廣慧真禅師 廣濟方禅師 廣濟同禅師 廣利容禅師 海會通禅師 衡嶽振禅師 護國欽禅師 護國壽禅師 華光範禅師 華嚴慧禅師 化城鑒禅師 黃檗慧禅師 黃龍觀禅師 黃龍海禅師 黃龍贊禅師 黃雲元禅師 惠力悟禅師 慧海儀禅師 慧明雲禅師 慧日明禅師 慧日堯禅師 嵇山章禅師 建隆原禅師 建山澄禅師 薦福思禅師 薦福休禅師 姜山方禅師 金繩文禅師 金州操禅師 淨慈象禅師 淨法章禅師 淨源真禅師 九峰勤禅師 鹫嶺通禅師 覺報清禅師 君山覺禅師 開聖棲禅師 開先照禅師 開先宗禅師 康國耀禅師 梁山歡禅師 梁山簡禅師 梁山岩禅師 靈鹫閑禅師 靈岩徽禅師 龍光諲禅師 龍華本禅師 龍華高禅師 龍境倫禅師 龍鳴賢禅師 龍泉夔禅師 龍雲臺禅師 魯祖教禅師 鹿門譚禅師 鹿苑圭禅師 羅山崇禅師 梅山己禅師 妙勝臻禅師 南禅聰禅師 南禅甯禅師 南臺誠禅師 南臺勤禅師 南修造禅師 南岩勝禅師 尼佛通禅師 尼慧光禅師 蓬萊卿禅師 蓬萊圓禅師 普安道禅師 普通封禅師 乾明廣禅師 乾明睦禅師 乾明普禅師 青城乘禅師 青原齊禅師 青原如禅師 清居升禅師 清涼坦禅師 清溪清禅師 仁王欽禅師 瑞光月禅師 叁峰印禅師 善權徹禅師 上藍慶禅師 石佛益禅師 石門聰禅師 疏山證禅師 雙峰古禅師 雙嶺化禅師 雙泉郁禅師 四面津禅師 四祖端禅師 太平安禅師 唐朝因禅師 天封覺禅師 天甯明禅師 天王徽禅師 天章樞禅師 鐵佛因禅師 鐵幢覺禅師 同安丕禅師 同安威禅師 同安志禅師 投子通禅師 萬壽念禅師 望仙宗禅師 溫門滿禅師 五峰本禅師 五峰紹禅師 五峰遇禅師 五雲悟禅師 五祖秀禅師 西禅欽禅師 西川存禅師 西蜀銮禅師 先淨照禅師 香林信禅師 新婦子禅師 新興齊禅師 興教坦禅師 興陽遜禅師 熊耳慈禅師 宣秘禮禅師 雪窦持禅師 雪峰隆禅師 延慶叔禅師 穎橋安禅師 永安朗禅師 永福朗禅師 永光真禅師 嶽林真禅師 嶽麓海禅師 雲頂鑒禅師 雲門爽禅師 雲門煦禅師 雲門永禅師 昭覺辯禅師 真如方禅師 正法灏禅師 正法建禅師 正勤蘊禅師 治平湡禅師 朱溪謙禅師 資福诠禅師 資聖南禅師 資壽灌禅師 資壽岩禅師 紫陵微禅師 安國從貴禅師 安國慧球禅師 安國玄挺禅師 安國院祥禅師 安化聞一禅師 安州九嵕禅師 巴陵颢鑒禅師 芭蕉谷泉禅師 芭蕉弘義禅師 芭蕉慧清禅師 芭蕉繼徹禅師 芭蕉令遵禅師 芭蕉山閑禅師 芭蕉山遇禅師 芭蕉山圓禅師 白虎守升禅師 白龍道希禅師 白龍清慕禅師 白鹿師貴禅師 白鹿顯端禅師 白馬遁儒禅師 白馬歸喜禅師 白馬昙照禅師 白馬行霭禅師 白馬智倫禅師 白水本仁禅師 白楊法順禅師 白雲令弇禅師 白雲山約禅師 白雲善藏禅師 白雲守端禅師 白雲無休禅師 白雲院乃禅師 白雲智作禅師 白雲子祥禅師 白藻清俨禅師 白兆懷楚禅師 白兆志圓禅師 百岩明哲禅師 百丈道恒禅師 百丈懷海禅師 百丈淨悟禅師 百丈惟政禅師 百丈維古禅師 百丈以棲禅師 百丈智映禅師 般若從進禅師 般若敬遵禅師 般若啓柔禅師 般若善端禅師 般若友蟾禅師 褒親有瑞禅師 寶峰克文禅師 寶峰惟照禅師 寶蓋山約禅師 寶華普鑒禅師 寶積宗映禅師 寶覺禅師語錄 寶林果昌禅師 寶林懷吉禅師 寶壽行德禅師 寶壽最樂禅師 寶塔紹岩禅師 寶相蘊觀禅師 寶嚴叔芝禅師 寶應法昭禅師 寶應清進禅師 保安可封禅師 保安師密禅師 保安院連禅師 保福本權禅師 保福超悟禅師 保福從展禅師 保福可俦禅師 保福清豁禅師 保明道誠禅師 保甯仁勇禅師 保甯興譽禅師 保甯子英禅師 保清遇甯禅師 保壽匡祐禅師 保唐無住禅師 報本法存禅師 報本慧元禅師 報慈藏嶼禅師 報慈從瑰禅師 報慈光雲禅師 報慈慧朗禅師 報慈進英禅師 報慈文欽禅師 報恩寶資禅師 報恩道熙禅師 報恩法安禅師 報恩法端禅師 報恩法演禅師 報恩懷嶽禅師 報恩慧明禅師 報恩覺然禅師 報恩匡逸禅師 報恩契從禅師 報恩清護禅師 報恩紹安禅師 報恩師智禅師 報恩守真禅師 報恩行崇禅師 報恩玄則禅師 報恩永安禅師 報恩宗顯禅師 報國院照禅師 報劬玄應禅師 北禅懷感禅師 北禅契念禅師 北禅智賢禅師 北山法通禅師 北塔恩廣禅師 北宗神秀禅師 本寂文觀禅師 本覺若珠禅師 本覺守一禅師 匾擔曉了禅師 博山子經禅師 曹山本寂禅師 曹山光慧禅師 曹山慧霞禅師 曹山智炬禅師 草庵法義禅師 禅月貫休禅師 昌福院達禅師 長安辯實禅師 長安延規禅師 長靈守卓禅師 長蘆道和禅師 長蘆妙覺禅師 長蘆清了禅師 長蘆守仁禅師 長蘆體明禅師 長蘆應夫禅師 長蘆宗赜禅師 長慶藏用禅師 長慶常慧禅師 長慶大安禅師 長慶道巘禅師 長慶弘辯禅師 長慶惠暹禅師 長慶慧棱禅師 長慶應圓禅師 長沙景岑禅師 長生皎然禅師 長壽法齊禅師 長壽朋彥禅師 潮山延宗禅師 稱心敬琎禅師 稱心省倧禅師 丞熙應悅禅師 承天傳宗禅師 承天辭確禅師 承天惟簡禅師 承天義勤禅師 承天自賢禅師 澄心旻德禅師 澄照慧慈禅師 崇德智澄禅師 崇福德基禅師 崇福慶祥禅師 崇福演教禅師 崇福院志禅師 崇善用良禅師 崇壽契稠禅師 稠岩了赟禅師 楚安慧方禅師 船子德誠禅師 吹萬禅師語錄 慈氏瑞仙禅師 慈雲慧深禅師 慈雲匡達禅師 慈雲修慧禅師 慈雲彥隆禅師 翠峰從欣禅師 翠微無學禅師 翠岩可真禅師 翠岩令參禅師 翠岩嗣元禅師 大安清幹禅師 大安興古禅師 大乘德遵禅師 大乘慧果禅師 大慈寰中禅師 大顛寶通禅師 大光居誨禅師 大洪報恩禅師 大洪法爲禅師 大洪慶顯禅師 大洪慶預禅師 大洪守遂禅師 大洪祖燈禅師 大覺禅師語錄 大林僧遁禅師 大龍炳賢禅師 大龍楚勳禅師 大龍景如禅師 大龍智洪禅師 大梅法常禅師 大梅法英禅師 大梅居煦禅師 大甯道寬禅師 大甯可弘禅師 大甯慶璁禅師 大甯隱微禅師 大普玄通禅師 大錢從襲禅師 大善慧海禅師 大聖守賢禅師 大隨法真禅師 大隨元靜禅師 大通禅師語錄 大通存壽禅師 大同廣澄禅師 大沩德幹禅師 大沩法寶禅師 大沩法泰禅師 大沩海評禅師 大沩懷秀禅師 大沩懷宥禅師 大沩景暈禅師 大沩慕哲禅師 大沩山棲禅師 大沩善果禅師 大沩祖樁禅師 大陽慧堅禅師 大陽警玄禅師 大陽如漢禅師 大陽行沖禅師 大愚守芝禅師 大中德隆禅師 大珠慧海禅師 丹霞普月禅師 丹霞天然禅師 丹霞義安禅師 丹霞子淳禅師 耽源應真禅師 道場法全禅師 道場法如禅師 道場慧琳禅師 道場慧顔禅師 道場慧印禅師 道場居慧禅師 道場明辯禅師 道場如讷禅師 道場有規禅師 道吾從盛禅師 道吾契诠禅師 道吾悟真禅師 道吾仲圓禅師 道吾宗智禅師 德山存德禅師 德山德海禅師 德山慧初禅師 德山慧遠禅師 德山仁繪禅師 德山紹晏禅師 德山宣鑒禅師 德山緣密禅師 德山志先禅師 鄧州中度禅師 地藏守恩禅師 定慧超信禅師 定慧法本禅師 定林惠琛禅師 定山神英禅師 定州善崔禅師 東禅從密禅師 東禅可隆禅師 東禅契讷禅師 東禅思嶽禅師 東禅玄覺禅師 東林常總禅師 東林道顔禅師 東林通理禅師 東林自遵禅師 東明仁仙禅師 東平洪教禅師 東山齊己禅師 東山雲頂禅師 東寺如會禅師 洞山道全禅師 洞山道延禅師 洞山梵言禅師 洞山良價禅師 洞山妙圓禅師 洞山清辯禅師 洞山清禀禅師 洞山守初禅師 洞山曉聰禅師 洞山永孚禅師 洞山擇言禅師 洞山至幹禅師 洞山子圓禅師 洞山自寶禅師 洞庭慧月禅師 洞溪戒定禅師 洞岩可休禅師 兜率從悅禅師 兜率慧照禅師 兜率志恩禅師 鵝湖大義禅師 鵝湖雲震禅師 鵝湖智孚禅師 鄂州無等禅師 法昌倚遇禅師 法海行周禅師 法華全舉禅師 法輪齊添禅師 法輪文昱禅師 法輪彥孜禅師 法輪應端禅師 法門佛陀禅師 法石慧空禅師 法演禅師語錄 法雨慧源禅師 法雲法秀禅師 法雲善本禅師 法雲惟白禅師 法雲智善禅師 肥田慧覺禅師 費隱禅師語錄 汾陽善昭禅師 汾州石樓禅師 豐化令崇禅師 風穴延沼禅師 鳳凰從琛禅師 鳳凰山強禅師 鳳棲慧觀禅師 鳳翔石柱禅師 鳳翔招福禅師 奉國清海禅師 奉先法瑰禅師 奉先慧同禅師 奉先清昱禅師 佛奧知默禅師 佛光如滿禅師 佛國禅師語錄 佛窟惟則禅師 佛日戒弼禅師 佛日契嵩禅師 佛日文祖禅師 佛手岩因禅師 佛冤禅師語錄 佛照禅師語錄 佛足處祥禅師 伏龍二世禅師 伏龍奉璘禅師 伏龍叁世禅師 伏龍一世禅師 芙蓉道楷禅師 芙蓉靈訓禅師 芙蓉如體禅師 芙蓉太毓禅師 浮山法遠禅師 福昌重善禅師 福林院澄禅師 福清師巍禅師 福清行欽禅師 福清玄讷禅師 福聖仲易禅師 福先仁儉禅師 福嚴保宗禅師 福嚴慈感禅師 福嚴良雅禅師 福嚴審承禅師 福嚴守初禅師 福嚴文演禅師 福州普光禅師 覆船洪薦禅師 幹峰慧圓禅師 甘露達珠禅師 感潭資國禅師 高麗靈鑒禅師 高臺宣明禅師 高陽法廣禅師 公安祖珠禅師 功臣道慈禅師 功臣道閑禅師 功臣覺轲禅師 功臣慶蕭禅師 功臣守如禅師 古靈神贊禅師 谷山有緣禅師 谷隱契崇禅師 谷隱蘊聰禅師 谷隱知俨禅師 谷隱智靜禅師 鼓山安永禅師 鼓山清谔禅師 鼓山僧洵禅師 鼓山體淳禅師 鼓山智嚴禅師 鼓山智嶽禅師 鼓山宗逮禅師 鼓山祖珍禅師 關南道常禅師 觀音從顯禅師 觀音清換禅師 觀音岩俊禅師 灌溪志閑禅師 光國文贊禅師 光慶遇安禅師 光聖師護禅師 光孝道端禅師 光孝德周禅師 光孝果敏禅師 光孝慧覺禅師 光孝慧蘭禅師 光孝普印禅師 光孝如瑰禅師 光孝思徹禅師 光孝昙清禅師 光孝惟爽禅師 光孝致遠禅師 廣德智端禅師 廣福道勤禅師 廣福道隱禅師 廣福惟尚禅師 廣慧達杲禅師 廣慧德宣禅師 廣慧元琏禅師 廣慧志全禅師 廣教守讷禅師 廣明常委禅師 廣平守威禅師 廣平玄旨禅師 廣嚴鹹澤禅師 廣因擇要禅師 廣州志道禅師 歸宗策真禅師 歸宗澹權禅師 歸宗道诠禅師 歸宗弘章禅師 歸宗懷恽禅師 歸宗慧誠禅師 歸宗慧通禅師 歸宗可宣禅師 歸宗義柔禅師 歸宗正賢禅師 歸宗智常禅師 龜峰慧光禅師 龜山曉津禅師 龜山義初禅師 龜山正元禅師 龜山智真禅師 龜洋慧忠禅師 龜洋無了禅師 國歡文矩禅師 國清妙印禅師 國清普紹禅師 國清行機禅師 國清院奉禅師 國慶順宗禅師 海會如新禅師 含珠山彬禅師 含珠山真禅師 含珠審哲禅師 杭州佛日禅師 濠州思明禅師 禾山楚材禅師 禾山慧方禅師 禾山師陰禅師 禾山無殷禅師 禾山用安禅師 禾山志傳禅師 何山守珣禅師 和安寺通禅師 和龍守讷禅師 河北智隍禅師 河東廣原禅師 荷澤神會禅師 鶴林玄素禅師 黑水義欽禅師 衡山惟禮禅師 衡嶽道辯禅師 衡嶽奉能禅師 宏智禅師語錄 洪福子文禅師 洪州法達禅師 鴻福德升禅師 湖南文殊禅師 瀫甯可先禅師 虎丘紹隆禅師 虎丘元淨禅師 護國慧本禅師 護國景新禅師 護國景元禅師 護國守昌禅師 護國守澄禅師 護國知遠禅師 護國志朗禅師 護聖居靜禅師 華藏安民禅師 華藏有權禅師 華藏智深禅師 華藏宗演禅師 華光院範禅師 華林善覺禅師 華嚴道隆禅師 華嚴慧達禅師 華嚴慧蘭禅師 華嚴休靜禅師 華嚴智明禅師 華嚴祖覺禅師 華岩普孜禅師 華藥智朋禅師 化城慧朗禅師 化度師郁禅師 黃檗道全禅師 黃檗法濟禅師 黃檗惟初禅師 黃檗惟勝禅師 黃檗希運禅師 黃檗永泰禅師 黃檗志因禅師 黃連義初禅師 黃龍道震禅師 黃龍德逢禅師 黃龍法忠禅師 黃龍誨機禅師 黃龍慧南禅師 黃龍繼達禅師 黃龍惟清禅師 黃龍悟新禅師 黃龍志願禅師 黃龍智明禅師 黃龍智颙禅師 黃龍祖心禅師 黃山良匡禅師 黃山月輪禅師 黃岩保軒禅師 黃州齊安禅師 惠林宗本禅師 慧力慧南禅師 慧力可昌禅師 慧力善周禅師 慧力紹珍禅師 慧力有文禅師 慧林常悟禅師 慧林鴻究禅師 慧林懷深禅師 慧林慧海禅師 慧林若沖禅師 慧日法安禅師 慧日文雅禅師 慧日興道禅師 慧日智覺禅師 慧通清旦禅師 慧因懷祥禅師 慧因義甯禅師 霍山景通禅師 吉祥法宣禅師 吉祥元實禅師 吉州崇恩禅師 吉州禾山禅師 吉州志誠禅師 極樂元俨禅師 夾山善會禅師 夾山曉純禅師 夾山自齡禅師 嘉州白水禅師 建福智同禅師 建隆昭慶禅師 薦福承古禅師 薦福道英禅師 薦福弘辯禅師 薦福紹明禅師 薦福悟本禅師 薦福院亮禅師 薦福擇崇禅師 漸源仲興禅師 江西志徹禅師 蔣山保心禅師 蔣山法泉禅師 蔣山善直禅師 蔣山贊元禅師 焦山師體禅師 教忠彌光禅師 金峰從志禅師 金陵寶志禅師 金輪可觀禅師 金山懷賢禅師 金山了心禅師 金山瑞新禅師 金山善甯禅師 金山昙穎禅師 金柱義昭禅師 京兆屍利禅師 京兆臥龍禅師 景福日余禅師 景福省悅禅師 景清居素禅師 淨慈楚明禅師 淨慈道昌禅師 淨慈慧晖禅師 淨慈師一禅師 淨慈昙密禅師 淨慈彥充禅師 淨德沖煦禅師 淨德智筠禅師 淨光了威禅師 淨戒守密禅師 淨名法因禅師 淨土惟正禅師 淨因道臻禅師 淨因法成禅師 淨因繼成禅師 淨因自覺禅師 淨衆歸信禅師 淨衆了璨禅師 淨住居說禅師 徑山寶印禅師 徑山道欽禅師 徑山佛鑒禅師 徑山洪諲禅師 徑山鑒宗禅師 徑山了一禅師 徑山智策禅師 徑山智讷禅師 徑山宗杲禅師 鏡清道怤禅師 九頂惠泉禅師 九頂清素禅師 九峰道虔禅師 九峰鑒韶禅師 九峰普滿禅師 九峰通玄禅師 九峰希廣禅師 九峰義诠禅師 九曲慶祥禅師 九仙法清禅師 九嵕敬慧禅師 九座慧邃禅師 酒仙遇賢禅師 鹫嶺明遠禅師 鹫嶺善本禅師 鹫嶺善美禅師 覺城院信禅師 覺華普照禅師 君山顯升禅師 開福崇哲禅師 開福道甯禅師 開福德賢禅師 開化行明禅師 開山懷晝禅師 開善道謙禅師 開善道瓊禅師 開善義圓禅師 開先清耀禅師 開先善暹禅師 開先紹宗禅師 開先行瑛禅師 開元智孜禅師 開元子琦禅師 康山契穩禅師 藍田縣真禅師 狼山慧溫禅師 琅邪方銳禅師 琅邪慧覺禅師 琅邪永起禅師 琅邪智遷禅師 樂淨含匡禅師 泐潭寶峰禅師 泐潭常興禅師 泐潭道謙禅師 泐潭德淳禅師 泐潭法會禅師 泐潭洪英禅師 泐潭懷澄禅師 泐潭景祥禅師 泐潭匡悟禅師 泐潭山明禅師 泐潭山牟禅師 泐潭善清禅師 泐潭神黨禅師 泐潭惟建禅師 泐潭文准禅師 泐潭曉月禅師 泐潭延茂禅師 泐潭應幹禅師 泐潭擇明禅師 澧州藥山禅師 郦村自滿禅師 連雲道能禅師 蓮華神祿禅師 廉泉昙秀禅師 涼峰洞淵禅師 梁山善冀禅師 梁山師遠禅師 梁山應圓禅師 梁山緣觀禅師 林溪竟脫禅師 臨安智才禅師 臨濟義玄禅師 靈峰志恩禅師 靈鹫慧覺禅師 靈泉歸仁禅師 靈泉宗一禅師 靈山本言禅師 靈樹如敏禅師 靈岩慧宗禅師 靈岩了性禅師 靈岩圓日禅師 靈岩仲安禅師 靈岩重確禅師 靈曜辯良禅師 靈隱道樞禅師 靈隱道印禅師 靈隱德章禅師 靈隱惠淳禅師 靈隱慧光禅師 靈隱慧遠禅師 靈隱了演禅師 靈隱清聳禅師 靈隱文勝禅師 靈隱玄本禅師 靈隱延珊禅師 靈隱雲知禅師 靈隱正童禅師 靈雲志勤禅師 靈竹守珍禅師 六通院紹禅師 六通志球禅師 龍冊曉榮禅師 龍冊子興禅師 龍湖普聞禅師 龍華道初禅師 龍華慧居禅師 龍華靈照禅師 龍華契盈禅師 龍華曉愚禅師 龍華彥球禅師 龍濟紹修禅師 龍井山通禅師 龍門清遠禅師 龍蟠昙廣禅師 龍山文義禅師 龍山智嵩禅師 龍潭崇信禅師 龍潭智圓禅師 龍王善隨禅師 龍翔南雅禅師 龍翔士圭禅師 龍興院裕禅師 ▲ 收起
五燈會元 【937】泐潭擇明禅師

  隆興府泐潭擇明禅師,上堂,舉趙州訪茱萸探水因緣,師曰:「趙老雲收山嶽露,茱萸雨過竹風清。誰家別館池塘裏,一對鴛鴦畫不成。」又舉德山托缽話。師曰:「從來家富小兒嬌,偏向江頭弄畫桡。引得老爺把不住,又來船上助歌謠。」上堂:「永嘉道: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豎起拂子雲:「看!看!千江競注,萬派爭流。若也素善行舟,便谙水脈,可以優遊性海,笑傲煙波。其或未然,且歸林下坐,更待月明時。」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38】澧州藥山禅師

  澧州藥山禅師,上堂:「夫學般若菩薩,不懼得失,有事近前。」時有僧問:「藥山祖裔,請師舉唱。」師曰:「萬機挑不出。」曰:「爲甚麼萬機挑不出?」師曰:「他緣岸谷。」問:「如何是藥山家風?」師曰:「葉落不如初。」問:「法雷哮吼時如何?」師曰:「宇宙不曾震。」曰:「爲甚麼不曾震?」師曰:「遍地娑婆,未嘗哮吼。」曰:「不哮吼底事如何?」師曰:「阖國無人知。」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39】郦村自滿禅師

  忻州郦村自滿禅師,上堂:「古今不異,法爾如然,更複何也。雖然如此,這個事大有人罔措在。」僧問:「不落古今,請師直道。」師曰:「情知汝罔措。」僧欲進語,師曰:「將謂老僧落伊古今?」曰:「如何即是。」師曰:「魚騰碧漢,階級難飛。」曰:「如何免得此過?」師曰:「若是龍形,誰論高下!」僧禮拜,師曰:「苦哉!屈哉!誰人似我。」上堂:「除卻日明夜暗,更說甚麼!即得珍重。」問:「如何是無诤之句?」師曰:「喧天動地。」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0】連雲道能禅師

  處州連雲道能禅師,漢州人。姓何氏。僧問:「鏡清六刮,意旨如何?」師曰:「穿卻你鼻孔。」曰:「學人有鼻孔即穿,無鼻孔又穿個甚麼?」師曰:「抱贓叫屈。」曰:「如何是就毛刮塵?」師曰:「筠袁虔吉,頭上插筆。」曰:「如何是就皮刮毛?」師曰:「石城虔化,說話厮罵。」曰:「如何是就肉刮皮?」師曰:「嘉眉果阆,懷裏有狀。」曰:「如何是就骨刮肉?」師曰:「漳泉福建,頭匾如扇。」曰:「如何是就髓刮骨?」師曰:「洋瀾左蠡,無風浪起。」曰:「髓又如何刮?」師曰:「十八十九,癡人夜走。」曰:「六刮已蒙師指示,一言直截意如何?」師曰:「結舌有分。」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1】蓮華神祿禅師

  福州蓮華山永興神祿禅師,閩王請開堂日,未升座,先于座前立曰:「大王大衆聽,已有真正舉揚也。此一會總是得聞,豈有不聞者?若有不聞,彼此相謾去也。」方乃登座。僧問:「大王請師出世,未委今日一會何似靈山?」師曰:「徹古傳今。」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毛頭顯沙界,日月現其中。」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2】廉泉昙秀禅師

  虔州廉泉院昙秀禅師,僧問:「滿口道不得時如何?」師曰:「話墮也。」問:「不與萬法爲侶時如何?」師曰:「自家肚皮自家畫。」問:「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曰:「掃地澆花。」曰:「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高枕枕頭。」曰:「總不恁麼時如何?」師曰:「莺啼嶺上,花發岩前。」問:「如何是衲僧口?」師曰:「殺人不用刀。」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3】涼峰洞淵禅師

  泉州涼峰洞淵禅師,僧問:「如何是涅槃?」師曰:「刀斫斧劈。」曰:「如何是解脫?」師曰:「衫長褲短。」問:「諸聖不到處,師還知也無?」師曰:「老來無力下禅床。」問:「離四句,絕百非時如何?」師曰:「柴門草自深。」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松直棘曲。」問:「如何是佛?」師曰:「金沙照影。」曰:「如何是道?」師曰:「玉女抛梭。」曰:「佛與道相去幾何?」師曰:「龜毛長一丈,兔角長八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4】梁山善冀禅師

  鼎州梁山善冀禅師,僧問:「撥塵見佛時如何?」師曰:「莫眼華。」問:「和尚幾時成佛?」師曰:「且莫壓良爲賤。」曰:「爲甚麼不肯承當?」師曰:「好事不如無。」師頌魯祖面壁曰:「魯祖叁昧最省力,才見僧來便面壁。若是知心達道人,不在揚眉便相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5】梁山師遠禅師

  常德府梁山廓庵師遠禅師,合川魯氏子。上堂,舉「楊岐叁腳驢子」話,乃召大衆曰:「楊其湯者,莫若撲其火;壅其流者,莫若杜其源。此乃智人之明鑒。佛法之至論,正在斯焉。這因緣,如今叢林中提唱者甚多,商量者不少。有般底,只道宗師家無固必,凡有所問,隨口便答。似則也似,是即未是。若恁麼,只作個幹無事會。不見楊岐用處,乃至祖師,千差萬別,方便門庭,如何消遣?又有般底,只向佛邊會,卻與自己沒交涉。古人道,凡有言句,須是一一消歸自己,又作麼生?又有般底,一向只作自己會,棄卻古人用處,唯知道明自己事,古人方便卻如何消遣?既消遣不下,卻似抱橋柱澡洗,要且放手不得。此亦是一病。又有般底,卻去腳多少處會。若恁麼會,此病最難醫也。所以他語有巧妙處,參學人卒難摸索,才擬心則差了也。前輩謂之楊岐宗旨,須是他屋裏人,到恁麼田地,方堪傳授。若不然者,則守死善道之謂也。這公案直須還他透頂徹底漢,方能了得。此非止禅和子會不得,而今天下叢林中,出世爲人底,亦少有會得者。若要會去,直須向威音那畔,空劫已前,輕輕觑著,提起便行,捺著便轉。卻向萬仞峰前進一步,可以籠罩古今,坐斷天下人舌頭。如今還有恁麼者麼?有則出來道看。如無,更聽一頌:叁腳驢子弄蹄行,直透威音萬丈坑。雲在嶺頭閑不徹,水流澗下太忙生。湖南長老誰解會,行人更在青山外。」上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君王得一以治天下。這個說話,是家常茶飯。須知衲僧家,別有奇特處始得。且道衲僧門下有甚奇特處?天得一,鬥牛女虛危室壁。地得一,萬象森羅及瓦礫。君王得一,上下四維無等匹。且道衲僧得一時如何?要見客從何處來,閑持經卷倚松立。」浴佛上堂,舉「藥山浴佛公案」,拈雲:「這僧問處,依稀越國,仿彿楊州。藥山答來,眼似流星,機如掣電。點檢將來,二俱不了。若是山僧即不然,當是時,才見他問,只浴得這個,且不浴得那個。但轉木杓柄與伊,待他擬議之間,攔面便潑。假饒這僧有大神通,具大智慧,也無施展處。敢問大衆,這個即且置﹝置,原作「致」,據清藏本,續藏本改。﹞喚甚麼作那個?」下座:「佛殿燒香,爲你說破。」師有十牛圖並頌行于世。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6】梁山應圓禅師

  鼎州梁山圓應禅師,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曰:「吃粥吃飯。」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7】梁山緣觀禅師

  鼎州梁山緣觀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益陽水急魚行澀,白鹿松高鳥泊難。」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爲冤。」曰:「識得後如何?」師曰:「貶向無生國裏。」曰:「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師曰:「死水不藏龍。」曰:「如何是活水龍?」師曰:「興波不作浪。」曰:「忽然傾湫倒嶽時如何?」師下座把住曰:「莫教濕卻老僧袈裟角。」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龍生龍子,鳳生鳳兒。」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蔥嶺不傳唐土印,胡人謾唱太平歌。」問:「如何是從上傳來底事?」師曰:「渡水胡僧無膝褲,背駝梵夾不持經。」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南華裏。」曰:「爲甚在南華裏?」師曰:「爲汝問正法眼。」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寰中天子,塞外將軍。」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朗月懸空,室中暗坐。」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密。」師與瑞長老坐次,僧問:「二尊不並化,爲甚兩人居方丈?」師曰:「一亦非。」有偈曰:「梁山一曲歌,格外人難和。十載訪知音,未嘗逢一個。」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亡僧幾時遷化?」曰:「爭柰相送何!」師曰:「紅爐焰上縧絲縷,叆叇雲中不點頭。」上堂:「垂鈎四海,只釣獰龍。格外玄機,爲尋知己。」上堂:「垂絲千尺,意在深潭。一句橫空,白雲自異。孤舟獨桌,不犯清波。海上橫行,罕逢明鑒。」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衆聖莫顯。」師後示偈曰:「紅焰藏吾身,何須塔廟新。有人相肯重,灰裏邈全真。」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8】林溪竟脫禅師

  郢州林溪竟脫禅師,僧問:「如何是法身?」師曰:「四海五湖賓。」曰:「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明眼人笑汝。」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風吹滿面塵。」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富貴多賓客。」曰:「見後如何?」師曰:「貧窮絕往還。」問:「如何是佛?」師曰:「十字路頭?」曰:「如何是法師?」曰:「叁家村裏。」曰:「佛之與法,是一是二?」師曰:「露柱渡叁江,猶懷感恨長。」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複州城。」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龍興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9】臨安智才禅師

  臨安府佛日智才禅師,臺州人。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水冷生冰。」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春雪易消。」曰:「如何談論?」師鳴指一下。問:「東西密相付,爲甚麼衆人皆知?」師曰:「春無叁日晴。」曰:「特伸請益。」師曰:「拖泥帶水。」曰:「學人到這裏卻不會。」師曰:「賊身已露。」上堂:「城裏喧繁,空山寂靜。然雖如此,動靜一如,死生不二。四時輪轉,物理湛然。夏不去而秋自來,風不涼而人自爽。今也古也,不改絲毫。誰少誰多,身無二用。諸禅德,既身無二用,爲甚麼龍女現十八變?君不見弄潮須是弄潮人。珍重!」上堂:「風雨蕭騷,塞汝耳根。落葉交加,塞汝眼根,香臭叢雜,塞汝鼻根。冷熱甘甜,塞汝舌根。衣綿溫冷,塞汝身根。顛倒妄想,塞汝意根。諸禅德,直饒汝翻得轉,也是平地骨堆。參!」上堂:「嚴風刮地,大野清寒。萬裏草離衰,千山樹黯黪,蒼鷹得勢,俊鹘橫飛。頗稱衲僧,缽囊高挂。獨步遐方,似猛將出荒郊,臨機須扣敵,今日還有麼?」良久曰:「匣中寶劍,袖裏金錘。幸遇太平,挂向壁上。參!」上堂:「諸禅德還知麼?山僧生身父母一時喪了,直是無依倚處。」以手捶胸曰:「蒼天!蒼天!」複顧大衆,良久曰:「你等諸人,也是鐵打心肝。」便下座。上堂,舉柏樹子話。師曰:「趙州庭柏,說與禅客。黑漆屏風,松椤亮隔。」僧問:「如何是無爲?」師曰:「山前雪半消。」曰:「請師方便?」師曰:「水聲轉嗚咽。」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50】臨濟義玄禅師

  鎮州臨濟義玄禅師,曹州南華邢氏子。幼負出塵之志,及落發進具,便慕禅宗。初在黃檗會中,行業純一。時睦州爲第一座,乃問:「上座在此多少時?」師曰:「叁年。」州曰:「曾參問否?」師曰:「不曾參問,不知問個甚麼?」州曰:「何不問堂頭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師便去。問聲未絕,檗便打。師下來,州曰:「問話作麼生?」師曰:「某甲問聲未絕,和尚便打,某甲不會。」州曰:「但更去問。」師又問,檗又打。如是叁度問,叁度被打。師白州曰:「早承激勸問法,累蒙和尚賜棒,自恨障緣,不領深旨。今且辭去。」州曰:「汝若去,須辭和尚了去。」師禮拜退。州先到黃檗處曰:「問話上座,雖是後生,卻甚奇特。若來辭,方便接伊。已後爲一株大樹,覆蔭天下人去在。」師來日辭黃檗,檗曰:「不須他去,只往高安灘頭參大愚,必爲汝說。」師到大愚,愚曰:「甚處來?」師曰:「黃檗來。」愚曰:「黃檗有何言句?」師曰:「某甲叁度問佛法的的大意,叁度被打。不知某甲有過無過?」愚曰:「黃檗與麼老婆心切,爲汝得徹困,更來這裏問有過無過?」師于言下大悟。乃曰:「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愚搊住曰:「這尿床鬼子,適來道有過無過,如今卻道黃檗佛法無多子。你見個甚麼道理?速道!速道!」師于大愚肋下築叁拳,愚拓開曰:「汝師黃檗,非幹我事。」師辭大愚,卻回黃檗。檗見便問:「這漢來來去去,有甚了期?」師曰:「只爲老婆心切,便人事了。」侍立,檗問:「甚處去來?」師曰:「昨蒙和尚慈旨,令參大愚去來。」檗曰:「大愚有何言句?」師舉前話。檗曰:「大愚老漢饒舌,待來痛與一頓。」師曰:「說甚待來,即今便打,隨後便掌。」檗曰:「這風顛漢來這裏捋虎須。」師便喝。檗喚侍者曰:「引這風顛漢參堂去。」﹝沩山舉問仰山:「臨濟當時得大愚力?得黃檗力?」仰雲:「非但騎虎頭,亦解把虎尾。」﹞
  黃檗一日普請次,師隨後行。檗回頭見師空手,乃問:「钁在何處?」師曰:「有一人將去了也。」檗曰:「近前來共汝商量個事。」師便近前,檗豎起钁曰:「只這個天下人拈掇不起。」師就手掣得,豎起曰:「爲甚麼卻在某甲手裏?」檗曰:「今日自有人普請。」便回寺。﹝仰山侍沩山次,沩舉此話未了,仰便問:「钁在黃檗手裏,爲甚麼卻被臨濟奪卻?」沩雲:「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師普請鋤地次,見黃檗來,拄钁而立。檗曰:「這漢困那!」師曰:「钁也未舉,困個甚麼?」檗便打。師接住棒一送送倒,檗呼維那:「扶起我來。」維那扶起曰:「和尚爭容得這風顛漢無禮?」檗才起便打維那。師钁地曰:「諸方火葬,我這裏活埋。」﹝沩山問仰山:「黃檗打維那意作麼生?」仰雲:「正賊走卻,邏贓人吃棒。」﹞
  師一日在僧堂裏睡,檗入堂見,以拄杖打板頭一下。師舉首見是檗,卻又睡。檗又打板頭一下,卻往上間。見首座坐禅,乃曰:「下間後生卻坐禅,汝在這裏妄想作麼?」座曰:「這老漢作甚麼?」檗又打板頭一下,便出去。﹝沩山舉問仰山:「只如黃檗,意作麼生?」仰雲:「兩彩一賽。」﹞師栽松次,檗曰:「深山裏栽許多松作甚麼?」師曰:「一與山門作境致,二與後人作標榜。」道了,將钁頭築地叁下。檗曰:「雖然如是,子已吃吾叁十棒了也。」師又築地叁下,噓一噓。檗曰:「吾宗到汝,大興于世。」﹝沩山舉問仰山:「黃檗當時只囑臨濟一人,更有人在?」仰雲:「有。只是年代深遠,不欲舉似和尚。」沩雲:「雖然如是,吾亦要知,汝但舉看。」仰雲:「一人指南,吳越令行,遇大風即止。」﹞
  黃檗因入廚下,問飯頭:「作甚麼?」頭曰:「揀衆僧飯米。」檗曰:「一頓吃多少?」頭曰:「二石五。」檗曰:「莫太多麼?」頭曰:「猶恐少在。」檗便打。頭舉似師,師曰:「我與汝勘這老漢。」才到侍立。檗舉前話,師曰:「飯頭不會,請和尚代一轉語。」檗曰:「汝但舉。」師曰:「莫太多麼?」檗曰:「來日更吃一頓。」師曰:「說甚麼來日,即今便吃。」隨後打一掌。檗曰:「這風顛漢又來這裏捋虎須。」師喝一喝,便出去。﹝沩山舉問仰山:「此二尊宿意作麼生?」仰山雲:「和尚作麼生?」沩山雲:「養子方知父慈。」仰山雲:「不然。」沩山雲:「子又作麼生?」仰山雲:「大似勾賊破家。」﹞
  師半夏上黃檗山,見檗看經。師曰:「我將謂是個人,元來是唵﹝或作[拱-共+音]﹞黑豆老和尚。」住數日,乃辭,檗曰:「汝破夏來,何不終夏去?」師曰:「某甲暫來禮拜和尚。」檗便打趁令去。師行數裏疑此事,卻回終夏。後又辭檗,檗曰:「甚處去?」師曰:「不是河南,便歸河北。」檗便打。師約住與一掌,檗大笑。乃喚侍者:「將百丈先師禅板幾案來。」師曰:「侍者將火來。」檗曰:「不然。子但將去,已後坐斷天下人舌頭去在。」師到達磨塔頭,塔主問:「先禮佛,先禮祖?」師曰:「祖佛俱不禮。」主曰:「祖佛與長老有甚冤家?」師拂袖便出。師爲黃檗馳書至沩山,與仰山語次,仰曰:「老兄向後北去,有個住處。」師曰:「豈有與麼事?」仰曰:「但去,已後有一人佐輔汝。此人只是有頭無尾,有始無終。」﹝懸記普化。﹞
  師後住鎮州臨濟,學侶雲集。一日,謂普化克符二上座曰:「我欲于此建立黃檗宗旨,汝且成禠我。」二人珍重下去。叁日後,普化卻上來問:「和尚叁日前說甚麼?」師便打。叁日後克符上來問:「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師亦打。至晚小參,曰:「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兩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問答語具克符章。﹞僧問:「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師開示。」師曰:「佛者心清淨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淨光是。叁即一,皆是空名而無實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間斷。自達磨大師從西土來,只是覓個不受人惑底人。後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從前虛用工夫。山僧今日見處,與祖佛不別。若第一句中薦得,堪與祖佛爲師。若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爲師。若第叁句中薦得,自救不了。」僧便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叁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曰:「如何是第叁句?」師曰:「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叁玄門,一玄門須具叁要。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師謂僧曰:「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麼生會?」僧擬議,師便喝。
  示衆:「參學之人,大須子細。如賓主相見,便有言論往來。或應物現形,或全體作用,或把機權喜怒,或現半身,或乘師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個膠盆子。善知識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便被學人又喝,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肓之病,不堪醫治,喚作賓看主。或是善知識,不拈出物,只隨學人問處即奪,學人被奪,抵死不肯放,此是主看賓。或有學人應一個清淨境,出善知識前,知識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裏。學人言:大好善知識。知識即雲:咄哉!不識好惡。學人便禮拜。此喚作主看主。或有學人,披枷帶鎖,出善知識前,知識更與安一重枷鎖。學人歡喜,彼此不辨,喚作賓看賓。大德,山僧所舉,皆是辨魔揀異,知其邪正。」
  師問:「洛浦從上來,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個親?」曰:「總不親。」師曰:「親處作麼生?」浦便喝。師乃打。上堂:「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那個合受人天供養?」師問院主:「甚麼去來?」曰:「州中粜黃米來。」師曰:「粜得盡麼?」主曰:「粜得盡。」師以拄杖畫一畫曰:「還粜得這個麼?」主便喝,師便打。典座至,師舉前話。座曰:「院主不會和尚意?」師曰:「你又作麼生?」座禮拜,師亦打。
  上堂:「一人在孤峰頂上,無出身路。一人在十字街頭,亦無向背。且道那個在前,那個在後?不作維摩诘,不作傅大士。珍重!」有一老宿參,便問:「禮拜即是,不禮拜即是?」師便喝,宿便拜。師曰:「好個草賊。」宿曰:「賊!賊!」便出去。師曰:「莫道無事好!」時首座侍立,師曰:「還有過也無?」座曰:「有。」師曰:「賓家有過,主家有過?」曰:「二俱有過。」師曰:「過在甚麼處?」座便出去。師曰:「莫道無事好!﹝」南泉聞雲:「官馬相踏。」﹞
  師到京行化,至一家門首,曰:「家常添缽。」有婆曰:「太無厭生!」師曰:「飯也未曾得,何言太無厭生?」婆便閉卻門。師升堂,有僧出,師便喝,僧亦喝,便禮拜,師便打。趙州遊方到院,在後架洗腳次,師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恰遇山僧洗腳。」師近前作聽勢,州曰:「會即便會,啖啄作什麼?」師便歸方丈。州曰:「叁十年行腳,今日錯爲人下注腳。」問:「僧甚處來?」曰:「定州來。」師拈棒,僧擬議,師便打,僧不肯。師曰:「已後遇明眼人去在。」僧後參叁聖,才舉前話,叁聖便打。僧擬議,聖又打。
  師應機多用喝,會下參徒亦學師喝。師曰:「」汝等總學我喝,我今問汝:“有一人從東堂出,一人從西堂出,兩人齊喝一聲,這裏分得賓主麼?汝且作麼生分?”若分不得,已後不得學老僧喝。」示衆:「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先照後用有人在,先用後照有法在,照用同時,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針錐。照用不同時,有問有答,立賓立主,合水和泥,應機接物。若是過量人,向未舉已前,撩起便行,猶較些子。」
  師行腳時到龍光,值上堂,師出問:「不展鋒铓,如何得勝?」光據坐。師曰:「大善知識,豈無方便?」光瞪目曰:「嗄。」師以手指曰:「這老漢今日敗缺也。」次到叁峰平和尚處,平問:「甚處來?」師曰:「黃檗來。」平曰:「黃檗有何言句?」師曰:「金牛昨夜遭塗炭,直至如今不見蹤。」平曰:「金風吹玉管,那個是知音?」師曰:「直透萬重關,不住青霄內。」平曰:「子這一問太高生!」師曰:「龍生金鳳子,沖破碧琉璃。」平曰:「且坐吃茶。」又問:「近離甚處?」師曰:「龍光。」平曰:「龍光近日如何?」師便出去。又往鳳林,路逢一婆子。婆問:「甚處去?」師曰:「鳳林去。」婆曰:「恰值鳳林不在。」師曰:「甚處去?」婆便行。師召婆,婆回首。師便行。﹝一作師曰:「誰道不在。」﹞到鳳林。林曰:「有事相借問,得麼?」師曰:「何得剜肉作瘡。」林曰:「海月澄無影,遊魚獨自迷。」師曰:「海月既無影,遊魚何得迷?林曰:「觀風知浪起,玩水野帆飄。」師曰:「孤蟾獨耀江山靜,長嘯一聲天地秋。」林曰:「任張叁寸揮天地,一句臨機試道看。」師曰:「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林便休。師乃有頌曰:「大道絕同,任向西東。石火莫及,電光罔通。」﹝沩山問仰山:「石火莫及,電光罔通,從上諸聖,以何爲人?」仰雲:「和尚意作麼生?」沩雲:「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仰雲:「不然。」沩雲:「子又作麼生?」仰雲:「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麻谷問:「十二面觀音,那個是正面?」師下禅床擒住曰:「十二面觀音,甚處去也?速道!速道!」谷轉身擬坐,師便打。谷接住棒,相捉歸方丈。師問一尼:「善來,惡來?」尼便喝。師拈棒曰:「更道!更道!」尼又喝,師便打。師一日拈糊餅示洛浦曰:「萬種千般,不離這個,其理不二。」浦曰:「如何是不二之理?」師再拈起餅示之。浦曰:「與麼則萬種千般也。」師曰:「屙屎見解。」浦曰:「羅公照鏡。」師見僧來,舉起拂子。僧禮拜,師便打。又有僧來,師亦舉拂子。僧不顧,師亦打。又有僧來參,師舉拂子。僧曰:「謝和尚指示。」師亦打。﹝雲門代雲:「只宜老漢。」大覺雲:「得即得,猶未見臨濟機在。」﹞
  麻谷問:「大悲千手眼,那個是正眼?」師搊住曰:「大悲千手眼,作麼生是正眼?速道!速道!」谷拽師下禅床,卻坐。師問訊曰:「不審。」谷擬議,師便喝。拽谷下禅床,卻坐。谷便出。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乃曰:「大衆!夫爲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于黃檗先師處,叁度問佛法的的大意,叁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爲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同普化赴施主齋次,師問:「毛吞巨海,芥納須彌,爲複是神通妙用,爲複是法爾如然。」化趯倒飯床。師曰:「太粗生!」曰:「這裏是甚麼所在,說粗說細?」次日又同赴齋,師複問:「今日供養,何似昨日?」化又趯倒飯床。師曰:「得即得,太粗生!」化喝曰:「瞎漢,佛法說甚麼粗細?」師乃吐舌。師與王常侍到僧堂,王問:「這一堂僧還看經麼?」師曰:「不看經。」曰:「還習禅麼?」師曰:「不習禅。」曰:「既不看經,又不習禅,畢竟作個甚麼?」師曰:「總教伊成佛作祖去!」曰:「金屑雖貴,落眼成翳。」師曰:「我將謂你是個俗漢。」師上堂次,兩堂首座相見,同時下喝。僧問師:「還有賓主也無?」師曰:「賓主曆然。」師召衆曰:「要會臨濟賓主句,問取堂中二首座。」師後居大名府興化寺東堂。鹹通八年丁亥四月十日,將示滅,說傳法偈曰:「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須磨。」複謂衆曰:「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叁聖出曰:「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師曰:「已後有人問,你向他道甚麼?」聖便喝。師曰:「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訖,端坐而逝。塔全身于府西北隅,谥慧照禅師,塔曰澄靈。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51】靈峰志恩禅師

  福州靈峰志恩禅師,僧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我進前,汝退後。」曰:「恁麼則學人喪身命去也。」師曰:「不打水,魚自驚。」問:「如何是佛?」師曰:「更是阿誰?」曰:「既然如此,爲甚麼迷妄有差殊?」師曰:「但自不亡羊,何須泣歧路。」問:「如何是靈峰境?」師曰:「萬疊青山如饤出,兩條綠水若圖成。」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明明密密,密密明明。」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52】靈鹫慧覺禅師

  信州靈鹫慧覺禅師,上堂:「大衆百千叁昧、無量妙義,盡在諸人腳跟下。各請自家回互取,會麼?回互不回互,認取歸家路。智慧爲橋梁,柔和作依怙。居安則慮危,在樂須知苦。君不見,龐居士,黃金抛卻如糞土。父子團圞頭,共說無生語。無生語,仍記取。九夏雪花飛,叁冬汗如雨。」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53】靈泉歸仁禅師

  洛京靈泉歸仁禅師,初問疏山:「枯木生花,始與他合。是這邊句,是那邊句?」山曰:「亦是這邊句。」師曰:「如何是那邊句?」山曰:「石牛吐出叁春霧,靈雀不棲無影林。」住後,僧問:「如何是靈泉家風?」師曰:「十日作活九日病。」曰:「此病如何?」師曰:「回避不得。」曰:「還療得也無?」師曰:「耆婆稽首,醫王皺眉。」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牛馬同群放。」曰:「還分不分?」師曰:「夜半昆侖穿市過,午後烏雞帶雪飛。」問:「急切相投時如何?」師曰:「見佛似冤家。」問:「如何是靈泉竹?」師曰:「不從栽種得。」曰:「還變動也無?」師曰:「叁冬瑞雪應難改,九夏凝霜色轉鮮。」問:「如何是靈泉心印?」師曰:「不傳不受。」曰:「或遇交代時如何?」師曰:「淮南船子看洛陽。」問:「六國未甯時如何?」師曰:「作亂者誰?」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仰面獨揚眉,回頭自拍手。」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騎牛戴席帽,過水著靴衫。」問:「如何是無問而自說?」師曰:「死人口裏活人舌。」曰:「未審是何人領會?」師曰:「無角水牯牛。」問:「如何是靈泉活計?」師曰:「東壁打倒西壁。」曰:「憑個甚麼過朝夕。」師曰:「折腳铛子無煙火。」曰:「二時將何奉獻?」師曰:「野老共炊無米飯,溪邊大會不來人。」問:「如何是靈泉境?」師曰:「枯樁花爛漫。」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子規啼斷後,花落布階前。」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恰似個屠兒。」曰:「如何行履?」師曰:「破齋犯戒。」曰:「究竟作麼生?」師曰:「因不收,果不入。」俗士問:「俗人還許會佛法否?」師曰:「那個臺無月,誰家樹不春。」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54】靈泉宗一禅師

  處州靈泉山宗一禅師,上堂:「美玉藏頑石,蓮華出淤泥。須知煩惱處,悟得即菩提。咄!」 - 宋·普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