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記二卷二頁雲:若乃陰陽曆運,日月次舍,稱謂雖殊;時候無異。隨其星建,以標月名。時極短者,謂剎那也。百二十剎那爲一呾剎那。六十呾剎那爲一臘縛。叁十臘縛爲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爲一時。六時合成一日一夜。(夜叁晝叁。)居俗日夜分爲八時。(晝四夜四。于一一時,各有四分。)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小大故也。黑前白後,合爲一月。六月合爲一行。日遊在內,北行也。日遊在外,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爲一歲。又分一歲、以爲六時。正月十六日至叁月十五日,漸熱也。叁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來聖教,歲爲叁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或爲四時。春夏秋冬也。春、叁月。謂製呾邏月,吠舍佉月,逝瑟咤月。當此從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叁月。謂頞沙荼月,室羅伐拿月,婆羅缽陀月。當此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叁月。謂頞濕縛庾阇月,迦剌底迦月,末伽始羅月。當此從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冬、叁月。謂報沙月,磨袪月,頗勒窭拿月。當此從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故印度僧徒,依佛聖教,坐兩安居。或前叁月,或後叁月。前叁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叁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譯經律者,或雲坐夏,或雲坐臘。斯皆邊裔殊俗,不達中國正音;或方言未融,而傳譯有謬。又推如來入胎、初生、出家、成佛、涅盤、日月,皆有參差;語在後記。 - 朱芾煌
瑜伽一百卷十四頁雲:雲何建立時分差別?謂于過去世,有無間已滅;有鄰近已滅;有久遠已滅。于未來世,有無間將生;有鄰近當生;有久遠當生。于現在世,有剎那現在;有衆同分現在;有相續未滅現在。 - 朱芾煌
瑜伽五十四卷一頁雲:雲何住差別?謂四識住。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爲所緣,令識安住。謂識隨色住,緣色爲境。廣說如經。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于東方,乃至四維。然我唯說于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如是已顯經中如來所說諸識住相。又雲:又複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爲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于識性而起染愛,如于色等。是故唯識,不立識住。是名識蘊由住差別。如彼卷一頁至四頁廣釋。 - 朱芾煌
如受蘊差別五種中說。 - 朱芾煌
如受蘊差別五種中說。 - 朱芾煌
顯揚五卷八頁雲:差別建立者:或立一受。如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或立二受。謂身受,及心受。或立叁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或立四受。謂欲系、色系、無色系、及不系受。或立五受。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舍根。或立六受。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或立十八受。謂十八意近行。六喜近行,六憂近行,六舍近行。或立叁十六受。謂六依躭嗜喜,六依出離喜。如喜、憂、舍、亦爾。或立一百八受。謂叁十六受,各依叁世。或開無量受。如其所受,起無數受。 - 朱芾煌
瑜伽九卷二十頁雲:樂受雲何?謂順樂諸根境界爲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苦受雲何?謂順苦二爲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雲何?謂順不苦不樂二爲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欲界、叁,色界、二。第四靜慮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唯有第叁不苦不樂。此亦二種。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 朱芾煌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頁雲:複次殒者:舍身形故。終者:臨死時故。喪者:若于是時,屍骸猶在。沒者:若于是時,屍骸殄滅。又喪者:據色身故。殁者:據名身故。壽退暖退者:將欲終時,余心處在。命根滅者:一切壽量,皆窮盡故。死者:其識棄舍心胸處故。殂落者:從死已後,或一七日,或複經于二叁七日。 - 朱芾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頁雲:卽于此四生身相中,複有六種死差別相。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叁者、自相死,四者、不究竟死分差別相,五者、究竟死分差別相,六者、時非時死。應知此中自相死者,謂識離身、色相滅沒、差別之相。 - 朱芾煌
如相差別四種中說。 - 朱芾煌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頁雲:他差別苦者:或有疫厲。謂非人作。或有災害。謂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當遭,于所未遭而生怖畏。如是名爲由他增上所生衆苦。 - 朱芾煌
瑜伽一卷八頁雲:又味者,謂應嘗,應吞,應啖,應飲,應舐,應吮,應受用,如是等差別之名。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 - 朱芾煌
此或立十九種,或立七種,或立五種,或立六種。如瑜伽九卷十六頁至十九頁廣說。 - 朱芾煌
瑜伽七十二卷十頁雲:複次若相,若影像,若顯現,若有,若戲論,若薩迦耶,若有爲,若思所造,若緣生,如是等是相差別。若名,若想,若施設,若假言說,若世俗,若假立,若言論,如是等是名差別。若分別,若思惟,若遍計,若邪道,若邪行,若越流,若不正取,如是等是分別差別。若真如,若實性,若谛性,若無顛倒性,若不顛倒性,若無戲論界,若無相界,若法界,若實際,如是等是真如差別。若正智,若正慧,若正覺,若正道,若正行,若正流,若正取,如是等是正智差別。 - 朱芾煌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七頁雲:息相差別、雲何應知?頌曰:入出息隨身、依二差別轉。情數非執受,等流非下緣。論曰:隨身生地,息、彼地攝。以息是身一分攝故。此入出息轉、依身心差別。以生無色界、及羯剌藍等、幷入無心定、及第四定等、此息于彼、皆不轉故。謂要身中有諸孔隙,入出息地心正現前;息于爾時,方得轉故。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時,息最先入。入第四定等、及後死時,息最後出。息、有情數攝。有情身分故。非有執受。與根相離故。是等流性。同類因生故。非所長養。身增長時,彼損減故。非異熟生。斷已後時更相續故。余異熟色、無如是故。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 - 朱芾煌
瑜伽八十六卷四頁雲:憙貪差別、我今當說。緣依止受所生欣樂、說名爲喜。緣生受境所起染著,說名爲貪。又于將得境生,名喜。若于已得境生,名貪。又于已得,隨將受用,名憙。卽于此事,正受用時,名貪。又于能得境界方便,名喜。卽于境界名貪。又于後有名喜。于現前境界名貪。又于所愛他有情類榮利,名喜。于自所得榮利名貪。 - 朱芾煌
瑜伽一百卷十五頁雲:雲何建立相續差別?當知相續,略有四種。自他根境有差別故;立四相續。一、自身相續,二、他身相續,叁、諸根相續,四、境界相續。二是假建立,二是真實義。 - 朱芾煌
瑜伽一卷八頁雲:又香者、謂鼻所聞、鼻所取、鼻所嗅等、差別之名。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識所行、鼻識境界,鼻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