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为十?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欲邪行,四、离虚诳语,五、离离间语,六、离粗恶语,七、离杂秽语,八、无贪,九、无瞋,十、正见。若有成就如是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 朱芾煌
法蕴足论一卷三页云:成就十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广利。何等为十?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亦能劝他、令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不能见余能离杀等,欢喜庆慰。如是名为成就十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广利。 - 朱芾煌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一页云:成就世间有出没慧者:世间、谓五取蕴。云何为五?谓色取蕴、受想行识取蕴。彼由成就如是慧故;能如实知此五取蕴,生及变坏。由斯故说成就世间有出没慧。 - 朱芾煌
法蕴足论一卷三页云:成就五法邬波索迦,惟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为五?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不能劝他、令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如是名为成就五法邬波索迦,惟能自利,不能利他。 - 朱芾煌
瑜伽十九卷十六页云:无工巧活轻自己乐胜诸根尽解脱无家无所无希望断欲独行真苾刍。此颂所明,谓成就五支,永断五支,当知得名真实苾刍。何等为五?谓不依止矫设方便,邪活命法,亦不恃赖有势之家,亦不修治名称族望,亦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犹如依止工巧处所,非法希求衣服饮食。是名初支。又复减省器物众具,善弃珍财;衣仅蔽身,食才充腹,知足欢喜。凡所游行,必持衣钵。是第二支。又希慕沙门,爱乐沙门;希慕学处,爱乐学处。命难因缘,尚不违越所学禁戒;何况少小利养因缘?是第三支。又彼如是正修方便,净命喜足,爱乐学处;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得清净见。或时失念,暂尔发生恶不善寻,引起贪欲、瞋恚、愚痴、迟缓、忘念速复除遣。是第四支。又彼修习如先得道。于诸结、缚、一切随眠、随烦恼缠、心得解脱。是第五支。如是名为成就五支。云何复名永断五支?谓阿罗汉苾刍、于五处所,不能复犯。所谓不能舍所学处、而复退还。又复不能有所贮积,执为己有、而受用之。亦不受用诸欲境界。又复不能为财为命,知而妄语。又复不能弃舍诸欲,行不与取,亦复不能永离贪欲,独住独行,而更习近非梵行法,两两交会。或计自作而招苦乐;或计他作,或自他作。或非自作,亦非他作,不由因生,而招苦乐。如是名为五支永断。 - 朱芾煌
瑜伽五卷十六页云:成就修者、亦有四相。一、欲解清净,二、引摄清净,三、胜解定清净,四、智清净。 - 朱芾煌
(经名)大药叉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之略名。
(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盖欲令当来自身所住之国土清净,必先清净己心,己心清净,则其国土得清净也。故菩萨发大愿心,成就当来己净土,而清净心行,谓之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者,又维摩经佛国品所谓“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净土。”菩萨感佛土,必有所化之众生,佛土之净秽,随于所化众生之净秽,所化之众生清净,则其土清净,所化之众生污秽,则其土亦污秽。故菩萨为庄严佛国土而今日教化众生,众生随其教,而身成就清净之善业故当来往生彼佛国土,能所之二化,依正之二报,共得清净。因之而教化众生,谓之成就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曰:“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如说法师众相圆满十相中说。 - 朱芾煌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页云:如契经说:如来成就七种妙法。云何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量,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补特伽罗胜劣差别。问:此七妙法,谁几智性?答:此七皆是世俗智性。有作是说:知法知量知众三种,唯世俗智。知义一种,诸有欲令唯有涅盘是胜义者,六智为性。谓法智、类智、灭智、尽智、无生智、及世俗智。诸有欲令一切法皆是胜义者,十智为性。知时、自知、八智为性。除灭智、及他心智。知补特伽罗胜劣差别,九智为性。除灭智。有余师说:知时亦以九智为性。谓除灭智。评曰:如是所说,虽亦有理;然契经中说此七种,一切皆是世俗智性。皆知事法有差别故。问:此七妙法;何力所摄?答:皆处非处智力所摄。 - 朱芾煌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四页云:复应思择,谁成就几智耶?颂曰:异生圣见道,初念定成一。二定成三智。后四一一增。修道定成七,离欲增他心。无学钝利根,定成九成十。论曰:诸异生位,及圣见道,第一剎那,定成一智。谓世俗智。第二剎那,定成三智。谓加法苦。第四、六、十、十四剎那,如次后后增类集灭道智。诸未增位,成数如前。故修位中,亦定成七。如是诸位,若已离欲;各各增一。谓他心智。唯除异生生无色者。时解脱者,定成九智。谓加尽智。不时解脱,定成就十。谓增无生。 - 朱芾煌
参看「想知灭定」、「身触」、「具足住」、「身作证成就游」。 - 庄春江居士编
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译
与《大乘成业论》本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瑜伽二十二卷三页云:云何名为于所作事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谓如有一,于其所作若衣服事,若便利事,若用水事,若杨枝事,若入聚落行乞食事,若受用事,若荡钵事,若安置事,若洗足事,若为敷设卧具等事。卽此略说衣事钵事,复有所余如是等类诸所应作,名所作事。如其所应,于所应作,于如所作;卽于此中,如是而作。由是作故;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诃责。如是名为于所作事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 朱芾煌
瑜伽二十二卷三页云:云何名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谓如有一,于所应行,于如所行;卽于此中,如是而行。由是行故;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诃责。如于所行,于其所住、所坐、所卧,当知亦尔。如是名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 朱芾煌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者:显示世尊,于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随所应,示现自身殊胜功德。谓遍了知一切有情性行差别;如其所应,现自身故。又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者:显示世尊入种种行殊胜功德。谓随所化有情所宜,现同类身,令彼入故。 - 朱芾煌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二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二十?谓自杀生,亦劝他杀;广说乃至自起邪见,亦复劝他令起邪见。若有成就此二十法,身坏命终,堕诸恶趣,生地狱中。 - 朱芾煌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二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二十?谓自离杀,亦能劝他、令其离杀;广说乃至自起正见,亦能劝他、令起正见。若有成就此二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