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位于金剛界曼荼羅外廓之南方。賢劫十六尊之一。亦名勇猛或大勇猛。梵名輸羅野。譯言勇猛。密號稱爲不退金剛。肉色。右持一股戟。左拳安于腰。
謂行人熏修忏法,即當克取限期,破諸惑障,如修法華叁昧,以叁七日(即二十一日)爲期,于中禮佛忏悔、行道誦經,有事有理,皆當精進,故有二種心。據法華忏儀載,二種精進心即:(一)事中修一心精進,指行人于道場,叁七日中行儀純備,當禮佛時,一心虔懇,觀想金容,端嚴殊妙,俨然在目,心不異緣,乃至忏悔行道,誦經坐禅,悉皆一心,令與行法相應,無有懈怠,此稱事中修一心精進。 (二)理中修一心精進,指行人初入道場,乃至叁七日滿,于其中間所作行儀,常當照了,一心寂靜。如禮佛時,即知能禮與所禮,本性空寂;雖爲空寂,而自然感應道交,不可思議。蓋由理體平等,生佛不二,雖無能禮之人,而有我身禮諸佛前,雖無所禮之佛,而有諸佛隨心顯現,如是念念,無有懈怠,此稱理中修一心精進。
[出法華忏儀] 謂行人熏修忏法。即當克取限期。破諸惑障。如修法華叁昧。以叁七日爲期。于中禮佛忏悔。行道誦經。有事有理。俱當精進。故有二種心也。(梵語叁昧。華言正定。叁七日。二十一日也。)一事中修一心精進謂行人于道場。叁七日中行儀純備。當禮佛時。一心虔懇。觀想金容。端嚴殊妙。俨然在目。心不異緣。乃至忏悔行道。誦經坐禅。悉皆一心。令與行法相應。無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進。二理中修一心精進謂行人初入道場。乃至叁七日滿。于其中間所作行儀。常當照了。 - 明·一如等 撰
(術語)又曰勤波羅蜜。六波羅蜜之一。
又名勤波羅蜜,見六波羅蜜條。 - 陳義孝編
集異門論十六卷十頁雲:雲何精進等覺支?答:諸聖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滅思惟滅,于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廣說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等覺支。
二解 品類足論七卷十一頁雲:精進等覺支雲何?謂聖弟子等、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滅思惟滅,于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製,勵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精進等覺支。 - 朱芾煌
[出地藏十輪經] 一世間精進謂諸菩薩精進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諸福業。如是精進。依諸果報。依諸福業。有漏有取。是名世間精進。二出世間精進謂諸菩薩勇猛精進。于諸衆生其心平等。除滅一切煩惱業苦。如是精進。無漏無取。無所依止。是名出世間精進。 - 明·一如等 撰
(術語)四如意足之一。見四如意足條。
四如意足之一。 - 陳義孝編
如一切門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四頁雲:謂九種相精進,名爲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一者、自性精進。二者、一切精進。叁者、難行精進。四者、一切門精進。五者、善士精進。六者、一切種精進。七者、遂求精進。八者、此世他世樂精進。九者、清淨精進。如彼卷十四頁至二十頁廣釋。 - 朱芾煌
如一切門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頁雲:雲何菩薩攝善法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爲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加行;能成辦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當知此複略有七種。一、無動精進。一切分別,種種分別,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一切異論,一切苦觸,不傾動故。二、堅固精進。是殷重加行故。叁、無量精進。能現證得一切明處故。四、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平等通達故。五、無倒精進。爲欲證得能引義利所應得義願所引故。六、恒常精進。是無間加行故。七、離慢精進。由勤精進,離高舉故。由此七種攝善法精進勤加行故;令諸菩薩、速能圓滿波羅蜜多;疾證無上正等菩提。由此精進、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余則不爾。是故如來以種種門稱贊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七頁雲:雲何菩薩一切門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四種。一、離染法精進,二、引白法精進,叁、淨除業精進,四、增長智精進。離染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未生不生,已生斷滅。引白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一切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住令不忘失增長廣大。淨除業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叁業,皆悉清淨;能攝妙善身語意業。增長智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集能增聞思修慧。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