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是三种般若之一。 - 陈义孝编
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
- 梵心居士编
(经名)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之略称。
般若,梵语prajn~a,慧之义。五种般若之一。五种般若,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其中,境界般若指般若所缘之一切诸法。因般若为能缘之智,诸法为所缘之境,而境无自相,皆由智所显发,故以根本、后得二智照一切诸法境界为空寂,称为境界般若。[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一上、般若心经幽赞卷上、三藏法数卷二十](参阅“五种般若”1183)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一切诸法为般若所对境界(般若为能缘之智,诸法为所缘之境),故指一切诸法曰境界般若。见三藏法数二十。
五种般若之一。 - 陈义孝编
即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助发观照般若者。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亦即能照见一切皆空乃至体相平等之清净无漏智慧,此乃般若之自性;助发此观照般若,从此般若所流出之暖、顶、忍、世第一法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诸法皆是观照慧性之眷属,故称为眷属般若。[般若心经幽赞卷上、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参阅“五种般若”1183)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是般若之自性也。助发此般若,又自此般若流出之戒定慧等诸法,总云眷属般若。见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
(名数)金刚般若经说梦幻等六喻,谓之六喻般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梦幻泡影露电等六喻,故谓之六喻般若。 - 陈义孝编
(传说)舍利弗问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梦中入三三昧空无相无作三昧,宁于般若波罗蜜有益耶?”须菩提报舍利弗:“若菩萨于昼日入三三昧,则于般若波罗蜜有益,夜梦中亦当有益。何以故?昼夜梦中,等而无异。”见大品般若经梦行品,智度论七十五。
梵语maha^prajn~a^。maha^,意为大;prajn~a^,意为慧。摩诃般若即照了诸法实相,最极最胜之大智慧。禅苑清规卷十(卍续一一一·四六五上):“若未悟摩诃般若者,但依佛语修行。”[唯识枢要卷上本]
(术语)Mah&amacron;prajñ&amacron;,译曰大慧。涅槃三德之一。照了诸法实相之智慧也。唯识枢要上本曰:“真如上慧本性故名摩诃般若。”
华译为大智慧,即佛照了诸法实相的智慧。 - 陈义孝编
华译为大智慧,即佛照了诸法实相的智慧。
- 梵心居士编
一者实相般若。二者观照般若。三者文字般若。实相般若以理为体。体绝虚假。目之为实。印体表彰。名之为相。亦可以其无相为相也。观照般若以智慧为体。体是般若。观照是用。体用合说故名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以音声言教诠提为体。文字非般若。何以名般若。一能生般若。二能诠般若。因中说过果故立般若也 - 唐·李师政 撰
(术语)二般若之一。见般若条。
二般若之一。见二般若条。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