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東禅和尚,僧問:「如何是密室?」師曰:「江水深七尺。」曰:「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此去江南叁十步。」僧問:「如何是新吳劍?」師作拔劍勢。 - 宋·普濟
洪州米嶺和尚,常語曰:「莫過于此。」僧問:「未審是甚麼莫過于此?」師曰:「不出是。」僧後問長慶:「爲甚麼不出是?」慶曰:「汝擬喚作甚麼?」 - 宋·普濟
湖南祇林和尚,每叱文殊普賢皆爲精魅。手持木劍,自謂降魔。才見僧來參,便曰:「魔來也!魔來也!」以劍亂揮,歸方丈。如是十二年後,置劍無言。僧問:「十二年前爲甚麼降魔?」師曰:「賊不打貧兒家。」曰:「十二年後爲甚麼不降魔?」師曰:「賊不打貧兒家。」 - 宋·普濟
秀州華亭觀音和尚,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半夜烏龜火裏行。」曰:「意作麼生?」師曰:「虛空無背面。」僧禮拜,師便打。 - 宋·普濟
吉州福壽和尚,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展手。問:「文殊騎師子,普賢騎象王,未審釋迦騎甚麼?」師舉手雲:「[口*耶]![口*耶]!」 - 宋·普濟
吉州禾山和尚,僧問:「學人欲伸一問,師還答否?」師曰:「禾山答汝了也。」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禾山大頂。」問:「如何和尚家風?」師曰:「滿目青山起白雲。」曰:「或遇客來,如何只待?」師曰:「滿盤無味醍醐果。」問:「無言童子居何國土?」師曰:「當軒木馬嘶風切。」 - 宋·普濟
吉州匡山和尚,示徒頌曰:「匡山路,匡山路,岩崖險峻人難措。遊人擬議隔千山,一句分明超佛祖。」白牛頌曰:「我有古壇真白牛,父子藏來經幾秋。出門直往孤峰頂,回來暫跨虎溪頭。」 - 宋·普濟
吉州止觀和尚,僧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攔胸與一拓。問:「如何是頓?」師曰:「非梁陳。」 - 宋·普濟
嘉州東汀和尚,僧問:「如何是向去底人?」師曰:「石女紡麻縷。」曰:「如何是卻來底人?」師曰:「扇車關[木*戾]斷。」問:「遍界是佛身,教某甲甚麼處立?」師曰:「孤峰頂上木人叫,紅焰輝中石馬嘶。」 - 宋·普濟
嘉州黑水和尚,初參黃龍,便問:「雪覆蘆花時如何?」龍曰:「猛烈。」師曰:「不猛烈。」龍又曰:「猛烈。」師又曰:「不猛烈。」龍便打,師于此有省,即便禮拜。 - 宋·普濟
建州夢筆和尚,僧問:「如何是佛?」師曰:「不诳汝。」曰:「莫便是否?」師曰:「汝诳他。」閩王請齋,問:「師還將得筆來也無?」師曰:「不是稽山繡管,慚非月裏兔毫。大王既垂顧問,山僧敢不通呈。」又問:「如何是法王?」師曰:「不是夢筆家風。」 - 宋·普濟
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初住庵時,有尼名實際來,戴笠子執錫繞師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問,師皆無對,尼便去。師曰:「日勢稍晚,何不且住。」尼曰:「道得即住。」師又無對。尼去後,師歎曰:「我雖處丈夫之形,而無丈夫之氣。不如棄庵,往諸方參尋知識去。」其夜山神告曰:「不須離此,將有肉身菩薩來爲和尚說法也。」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庵,師乃迎禮,具陳前事。龍豎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學者參問,師唯舉一指,無別提唱。有一供過童子,每見人問事,亦豎指只對。人謂師曰:「和尚,童子亦會佛法,凡有問皆如和尚豎指。」師一日潛袖刀子,問童曰:「聞你會佛法,是否?」童曰:「是。」師曰:「如何是佛?」童豎起指頭,師以刀斷其指,童叫喚走出。師召童子,童回首。師曰:「如何是佛?」童舉手不見指頭,豁然大悟。師將順世,謂衆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禅,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長慶代衆雲:「美食不中飽人吃。」玄沙雲:「我當時若見拗折指頭。」玄覺雲:「且道玄沙恁麼道,意作麼生?」雲居錫雲:「秪如玄沙恁麼道,肯伊不肯伊。若肯,何言拗折指頭;若不肯,俱胝過在甚麼處?」先曹山雲:「俱胝承當處鹵莽,秖認得一機一境,一等是拍手拊掌,是他西園奇怪」。玄覺又雲:「且道俱胝還悟也無?若悟,爲甚麼道承當處鹵莽;若不悟,又道用一指頭禅不盡。且道曹山意在甚麼處?」﹞ - 宋·普濟
金陵天寶和尚,僧問:「白雲抱幽石時如何?」師曰:「非公境界。」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裂半作叁。」曰:「學人未曉。」師曰:「鼻孔針筒。」 - 宋·普濟
晉州大梵和尚,僧問:「如何是學人顧望處?」師曰:「井底架高樓。」曰:「恁麼則超然去也。」師曰:「何不擺手?」 - 宋·普濟
晉州霍山和尚,因仰山一僧到,自稱集雲峰下四藤條天下大禅佛參,師乃喚維那打鍾,著大禅佛驟步而去。 - 宋·普濟
京兆府米和尚﹝亦謂七師。﹞參學後,歸受業寺,有老宿問:「月中斷井索,時人喚作蛇。未審七師見佛喚作甚麼?」師曰:「若有佛見,即同衆生。」﹝法眼別雲:「此是甚麼時節問?」法燈別雲:「喚底不是。」﹞老宿曰:「千年桃核。」師令僧去問仰山曰:「今時還假悟也無。」仰曰:「悟即不無,爭柰落在第二頭。」師深肯之。又令僧問洞山曰:「那個究竟作麼生?」洞曰:「卻須問他始得。」師亦肯之。僧問:「自古上賢,還達真正理也無?」師曰:「達。」曰:「只如真正理作麼生達?」師曰:「當時霍光賣假銀城與單于,契書是甚麼人做?」曰:「某甲直得杜口無言。」師曰:「平地教人作保。」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醜陋任君嫌,不挂雲霞色。」 - 宋·普濟
河中府公畿和尚,僧問:「如何是道?如何是禅?」師以偈示之曰:「有名非大道,是非俱不禅。欲識個中意,黃葉止啼錢。」 - 宋·普濟
京兆府叁相和尚,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覓縫不得。」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對面不相見。」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雪覆孤峰白,殘照露瑕痕。」 - 宋·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