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93 条与“外道”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7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132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外道 内外道 三外道 时外道 识外道 外道禅 外外道 本际外道 遍出外道 餔多外道 不修外道 出家外道 断见外道 筏蹉外道 梵天外道 赴火外道 记论外道 寂默外道 空华外道 空见外道 口力外道 苦行外道 离系外道 六师外道 髅鬘外道 露形外道 论力外道 裸形外道 冥初外道 牛狗外道 三种外道 色空外道 神我外道 胜密外道 十三外道 时论外道 时散外道 事火外道 寿者外道 数论外道 顺世外道 宿作外道 天魔外道 投渊外道 涂灰外道 外道梵天 外道居处 外道六师 外道三宝 外道四见 外道四论 外道四执 外道四宗 外道问佛 外道五种 外道仙人 外道相善 无惭外道 无因外道 先尼外道 小乘外道 邪魔外道 邪因外道 鸺鹠外道 哑羊外道 一识外道 一因外道 雨众外道 竹杖外道 自饿外道 自然外道 自坐外道 阿赖耶外道 二十种外道 附佛法外道 六苦行外道 曼荼罗外道 摩纳婆外道 摩奴阇外道 内外道四执 尼干子外道 三十种外道 声生者外道 声显者外道 兽主外道派 外道十六宗 外道十一宗 外道之梵天 无因果外道 自在天外道 大自在天外道 佛伏苦行外道 九十六种外道 九十五种外道 六种苦行外道 外道弟子三种 外道略说法要 外道七种无常 内道与外道差别 外道不断我语取 外道法是颠倒说 外道小乘涅槃论 外道小乘四宗论 一切智六师外道 德慧菩萨伏外道处 二十五种外道冥谛 破外道小乘四宗论 释外道小乘涅槃论 四种不死矫乱外道 外道计九执生世间 外道所执总有四种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舍利子与外道论议处 外道处总有三种衰损 外道杀淫女以谤佛处 外道说法与如来说法 外道有二种杂染根本 诸外道见违诤所生众苦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外道于无我法性难入难了 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 外道恶说法律中有七种过失 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诸外道辈略有五种愚夫之相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内法弟子与外道弟子不同品类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菩萨所修无量与外道二乘有共不共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盘论 ▲ 收起
佛学大词典 【109】一识外道

  主张人身中唯具有一心识之外道。彼等谓此一心识常依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攀缘外境,恰如六窗之室内畜猿猴者。如小乘成实宗、经量部等皆主张此等“一识说”。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沙弥别行篇(大四○·一五一上):“一识外道如一室六局,猕猴遍历,根亦如是,一识通游。”此即所谓“六窗一猿”之喻。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0】一识外道

  (流派)外道名。谓人身中有一心魂,常由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而攀缘外境,恰如六窗之室内畜猿猴者。行事钞下曰:“一识外道如一室六扃,猕猴遍历,根亦如是,一识外道通游。”

佛学大词典 【111】一因外道

  主张世界万物成立之原因乃同属一因之外道。于维摩经六师中之第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外道小乘涅槃论之第四韦陀论师、第五伊赊那论师、第九女人眷属论师、第十二摩陀罗论师、第十五摩醯首罗论师、第二十安荼论师等,所说虽各有异同,然同属一因外道之部类。大日经住心品所举三十种外道中,自在天、流出、尊贵、遍严、摩纳婆等,亦同属一因外道。

佛学大词典 【112】雨众外道

  梵名Vars!agan!a  。音译缚利沙键拏。又称雨际外道。乃数论学派十八部之一。然又有以雨众外道为数论学派之别称者。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载,此派为迦毗罗仙上足弟子筏里沙所立。筏里沙,梵名Va^rs!ya  ,又作伐里娑,意译雨期,生于印度之雨期,故名。又依俱舍遁麟记卷一载,其弟子多如雨际时之雨,故称雨际外道。此外道主张因中有果论。[瑜伽师地论卷六、显扬圣教论卷九、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三]

法相辞典 【113】雨众外道

  如数论外道中说。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4】竹杖外道

  (流派)同执杖梵志。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5】自饿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一。

佛学大词典 【116】自然外道

  古代印度诸外道之一。主张万物非依因缘而系自然所生者。为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之一,与无因外道相同。据注维摩诘经卷三载,末伽梨拘赊梨子(梵Maskari^  -gos/a^li^-putra  )谓众生之苦乐并非来自“行业”,而系自然即存者。据维摩经义记卷二本载,阿奢多翅舍钦婆罗(梵Ajita  -kesakambala  )谓一切法自然而有,非由因缘所生。上记二者皆属自然外道。[广百论释论卷一、三论玄义、大日经疏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7】自然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118】自然外道

古代印度的外道之一。此外道主张万物非依因缘而生,系由自然所生者,与无因外道相同。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 于凌波居士著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9】自坐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0】阿赖耶外道

  (流派)大日经住心品所举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二曰:“经云阿赖耶者,是执持含藏义,亦是室义。此宗说有阿赖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万象。摄之则无所有,舒之则满世界。不同佛法中第八识义也。”

佛学大词典 【121】二十种外道

  又作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提婆论师将印度小乘外道所执之涅槃大别为二十类,即:(一)小乘外道,即主张“诸受阴尽,如灯火灭,种坏风止”为涅槃之外道。(二)方论师,即主张“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为涅槃之外道。(三)风仙论师,即主张“风能生长有命之物,亦能杀有命之物,风造万物,复能坏万物”为涅槃之外道。(四)韦陀论师,即主张“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一切有命与无命之物,从梵天口中出生,一切大地即是修福德戒场,于中一切华草及猪、羊、驴、马等,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为涅槃之外道。(五)伊赊那论师,即主张“伊赊那论师尊者形相不可见,遍一切处,以无形相,而能生诸有命与无命之一切万物”为涅槃之外道。(六)裸形外道,即主张“分别见诸种种异相”为涅槃之外道。(七)毗世师,即胜论师。此外道师主张“地、水、火、风、虚空、微尘等物和合,而生一切世间有知觉与无知觉之物;无和合者,即是离散,遂计离散”为涅槃。(八)苦行论师,即主张“身尽福德尽”为涅槃之外道。(九)女人眷属论师,即主张“摩醯首罗作女人,生诸天、人、龙、鸟及一切谷子、蛇蝎、蚊虻等,如是知者”为涅槃之外道。(十)行苦行论师,即主张“罪福功德总尽”为涅槃之外道。  (十一)净眼论师,即主张“烦恼尽故依智”为涅槃之外道。(十二)摩陀罗论师,即主张“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父,以那罗延天造一切物,于一切众生中最胜,一切世间有命与无命之物,从其而生,从之作生,还没彼处”为涅槃之外道。(十三)尼犍子外道,即六师外道之一。此外道师主张“初生一男一女,彼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与无命等物,后时离散,还没彼处”为涅槃。(十四)僧佉论师,即数论师。此外道师主张“二十五谛自性因,生诸众生”为涅槃。(十五)摩醯首罗论师,即主张“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是因,所谓梵天、那罗延,乃至自在天是生灭因,一切从自在天生,从自在天灭”为涅槃之外道。(十六)无因论师,即主张“无因无缘生一切物,无染因,无净因,乃至棘刺之针、孔雀之色,皆无人作,自然而有,不从因生”为涅槃之外道。(十七)时论师,即主张“时熟一切大,时作一切物,时散一切物”为涅槃之外道。(十八)服水论师,即主张“水为万物之根本,水能生天地,生有命与无命等一切物,乃至水能生物、能坏物”为涅槃之外道。(十九)  口力论师,即主张“虚空为万物之因,最初生虚空,虚空生风,风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即冻凌,坚作地,从地生种种药草,乃至从五谷生命,食后时,还没虚空”为涅槃之外道。(廿)本生安荼论师,即主张“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及地,唯有大水,时大安荼生,如鸡子,周匝金色,时熟破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中间生梵天,名一切众生祖公,作一切有命与无命物等,散没彼处”为涅槃之外道。[外道小乘涅槃论、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2】二十种外道

  (名数)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为诸法之生因者。三风仙论师,以风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为正行者。七毗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为涅槃之正因者。九女人眷属论师,计摩醯首罗天先作女人生一切万物者。十行苦行论师,计罪福功德总尽为涅槃者。十一净眼论师,以智为涅槃者。十二摩陀罗论师,以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父者。十三尼犍子外道,计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而生一切万物者。即六师外道之一。十四僧佉论,即数论师。十五摩醯首罗论师,以摩醯首罗天为万物之生因者。十六无因论师,计万物无因而然者。十七时论师,计万物由时而生者。十八服水论师,计万物以水为本者。十九口力论师,计虚空之力为生万物者。二十本生安荼论师,计由安荼生万物者。见外道小乘涅槃论,三藏法数四十六。

佛学大词典 【123】附佛法外道

  为摩诃止观所举三种外道之一。指依附于佛法而立错误思想者。如华严宗指小乘之犊子部为附佛法外道。摩诃止观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二中):“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上引之中,佛法外外道指佛法以外之教,或其信奉者。又虽学佛之教,然其见解与佛法相违背者,称为学佛法成外道。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4】附佛法外道

  (术语)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内之外道也。止观十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华严玄谈八曰:“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中略)为附佛法外道。”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5】六苦行外道

  (名数)六种苦行外道也。见外道条下。

三藏法数 【126】六苦行外道

  [出大涅槃经]  一自饿外道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道。二投渊外道谓外道修行。寒入深渊。忍受冻苦。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投渊外道。三赴火外道谓外道修行。常热真炙身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赴火外道。四自坐外道谓外道修行。常自裸形。不拘寒暑。露地而坐。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坐外道。五寂默外道谓外道修行。于尸林冢间以为住处。寂默不语。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寂默外道。 - 明·一如等 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