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迦濕密羅國沙門寶思惟譯
與《如意輪陀羅尼經》同,而稍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書名)如意輪菩薩念誦法之別名。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先有偈,及種種印咒,次誦如意輪根本,心,隨心,叁咒。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即如意輪陀羅尼經序品第一之別譯。此中之咒爲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亦即《如意輪陀羅尼經》第一品也,此咒即流通十小咒中第一首。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全一卷。宋代慈賢譯。又作如意輪蓮華心觀門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冊。內容敘述世尊于須彌山頂對諸有情等宣說如意輪觀音之修法,及其念誦之次第。本經所述之念誦次第即爲如意輪法次第之原始型態。全經皆由五言之頌所寫成。
(經名)一卷,宋慈賢譯。說如意輪觀音之修法。
宋中印土沙門慈賢譯
亦只根本,心,心中心,叁咒同上,後更有數珠身,及解界等五真言。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又作大威德萬愛法、焰曼德迦萬愛如意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冊。爲雜密軌,大威德法。首先細說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之像,圖示所成就法、一印真言、曼荼羅及法成就之地符、天符。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佛在舍衛國向阿難說四方電神之名,並說神咒。觀自在等亦各說一咒。即雷除之咒也。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佛在舍衛國,向阿難說四方電名,並說神咒,觀自在、金剛手、梵王、帝釋、四王亦各說咒,佛又敕龍王等而說一咒。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全一卷。唐代實叉難陀譯。略稱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冊。本經分爲六品:(一) 除破一切惡業陀羅尼品,(二)一切愛樂法品,(叁)和阿伽陀藥法令人愛樂品,(四)含藥品, (五)眼藥品,(六)火唵陀羅尼藥品。本經與菩提流志所譯之如意輪陀羅尼經爲同本異譯。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與如意輪陀羅尼經同本稍略。
唐南天竺沙門金剛智譯
與上瑜伽念誦法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全一卷。唐代不空譯。又作如意寶珠金輪咒王經、金輪咒王經。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冊。本經內容系廣說如意寶珠之功德。計分九品,即放缽品、善惡因果品、如意寶珠品、大曼荼羅品、灌頂印真言品、阿阇梨成佛品、悉地成就品、護摩品、屬累品。
(經名)二卷,唐不空譯。略稱大隨求陀羅尼經、隨求陀羅尼經、大隨求經、隨求經等。佛在大金剛須彌峰樓閣,集一切大衆,放頂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說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隨求陀羅尼。並說種種靈驗之事。更有寶思惟譯之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同本抄略。
唐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譯
序品第一。破業障品第二。誦念法品第叁。印法品第四。共叁十印。壇法品第五。佩藥品第六。含藥品第七。眼藥品第八。護摩品第九。囑累品第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序品第一,佛住須彌峰樓閣,與八十四俱胝那庾多一生補處菩薩,及聲聞天龍八部衆等俱。放頂毫光,照明十方一切佛剎,說大神咒,並說種種靈驗之事。得菩薩隨求大護大明王陀羅尼品,佛複爲大梵說咒。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