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2本字典中找到 184 條與「多羅」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8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40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多羅 貝多羅 缽多羅 逋多羅 多羅果 多羅盤 多羅樹 多羅葉 多羅掌 密多羅 刹多羅 鐵多羅 修多羅 優多羅 郁多羅 質多羅 阿跋多羅 阿唎多羅 阿耨多羅 八多羅樹 般若多羅 貝多羅葉 比目多羅 達磨多羅 多羅佛缽 多羅那他 多羅菩薩 多羅樹頭 多羅葉記 佛陀多羅 弗若多羅 彌多羅尼 摩多羅迦 摩多羅神 漚多羅僧 毗目多羅 毗質多羅 七多羅樹 蘇弗多羅 提多羅吒 嗢多羅僧 修多羅藏 修多羅論 修涅多羅 須涅多羅 鴦掘多羅 耶輸多羅 伊羅多羅 優多羅僧 郁多羅僧 阿唎多羅經 跋私弗多羅 鞞多羅尼河 波利質多羅 波羅質多羅 波頗蜜多羅 常修多羅宗 辰那弗多羅 達摩郁多羅 達磨郁多羅 佛陀蜜多羅 弗沙蜜多羅 減一多羅樹 毗摩質多羅 毗奢蜜多羅 婆蹉富多羅 婆利質多羅 婆須蜜多羅 奢利富多羅 舍利弗多羅 聖多羅菩薩 屍利密多羅 釋迦彌多羅 修多羅王經 鴦掘多羅國 伊羅缽多羅 優多羅摩納 郁多羅迦神 郁多羅究留 郁多羅鸠留 郁多羅鸠婁 郁多羅拘樓 郁多羅僧伽 圓滿修多羅 跋私弗多羅部 波羅利弗多羅 波羅頗密多羅 波吒厘弗多羅 帛屍梨密多羅 帛屍梨蜜多羅 帛屍黎蜜多羅 達摩多羅禅經 達磨多羅禅經 多羅夜登陵舍 伐阇羅弗多羅 弗沙蜜多羅王 毗末羅蜜多羅 毗世沙蜜多羅 聖多羅菩薩經 鴦堀多羅阿含 多羅那他佛教史 多羅菩薩曼荼羅 富那曼陀弗多羅 聖多羅菩薩梵贊 娑路多羅戍縷多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佛說聖多羅菩薩經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提多羅[口*宅]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波頗蜜多羅叁藏五教 薩達磨芬陀利修多羅 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觀自在多羅瑜伽念誦法 補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羅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達磨多羅禅經(二卷 有序) 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贊揚聖德多羅菩薩一百八名經 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 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羅 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噜力經(一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勤修止觀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四卷) 弗若多羅(晉長安)[《高僧傳》卷二]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批注(四卷今作八卷) 修跋拏婆頗婆郁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儀軌經 帛屍梨密多羅(晉建康建初寺)[《高僧傳》卷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之鈔(叁十卷 前有宗密經序)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京師勝光寺中天竺沙門)[《續高僧傳》卷叁]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儀) ▲ 收起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7】伐阇羅弗多羅

  (羅漢)Vajraputra,十六羅漢之一。譯金剛。

佛學大詞典 【128】弗沙蜜多羅

  弗沙蜜多羅,梵名Pus!yamitra  或  Pus!pamitra。又作沸沙蜜多羅王、弗舍蜜哆王。意譯爲星友王。爲印度孔雀王朝最後之王,乃阿育王後第五世之王。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載,此王欲其名傳于後世,乃問計于群臣,其中有一佞臣謂,昔日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如來塔,名德傳于世,今王若盡毀其塔,則二人俱可不朽。王從其言,于是破壞八萬四千塔,殺害衆僧,迫害佛法。其後,王至婆伽羅國,有一蟲神排擋大山而壓死王及其士兵,孔雀王朝之苗裔從此永絕。另依近代學者對印度教之古典聖書富蘭那(梵Pura^n!a  )研究之結果,認爲弗沙蜜多羅乃中印度薰迦王朝(梵S/un%ga  )之祖,原爲孔雀王朝最後之王布利哈德拉達(梵Br!hadratha  )手下之大將,後弑王自立,領有孔雀王朝之國土,試圖複興婆羅門教,在位叁十六年而殁。[舍利弗問經、阿育王經卷五、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of  Indi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9】毗末羅蜜多羅

  (人名)Vimalamitra,論師名。譯曰無垢友。見西域記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0】毗世沙蜜多羅

  (人名)Viśe&sdotblw;amitra,成唯識論十大論師之一。譯曰勝友。見唯識述記一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1】多羅菩薩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在香醉山爲五髻幹闼婆王說多羅菩薩之咒,及頌持者得生于極樂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2】鴦堀多羅阿含

  (經名)五阿含之一。見善見律毗娑沙一。

佛學大詞典 【133】多羅那他佛教史

  西藏名Dam-pah!i  chos-rin-po-che  h!phags-pah!i  yul-du  ji-ltar  dar-bah!i  tshulgsal-bar  bston-pa,  Dgos-h!dodkun-h!byun%  。又稱印度佛教史。多羅那他(梵Ta^rana^tha  )著。多羅那他生于藏州,其藏名爲■噶甯波(藏Kun-dgah!  sn~in%-po  ),屬于薩迦派(藏Sa-skya-pa  )支派之一的爵南派(藏Jo-nan%-pa  ),于一六○八年完成本書,後至蒙古,被蒙古汗王封以“哲布尊丹巴”(藏Rje-btsun  dam-pa  )之稱號。于清朝皇帝保護下創建諸寺。

  本書共舉出二○一人名,並列述阿阇世王以下諸王朝,及佛教傳入錫蘭、西藏之經過。其特色在後半部,敘述後期大乘時代至密教時代之情形。本書早爲學界所知,一八六八年謝非奈爾(A.  Schiefner)將之譯成德文刊行(  Ta^rana^thas/  Geschichte  desBuddhismus  in  Indien),成爲印度佛教史之重要資料而廣被珍視。除德文版外,另有俄文與日文譯本。

佛學大詞典 【134】多羅菩薩曼荼羅

  爲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曼荼羅品中所說之曼荼羅。謂若有善女子,欲成就一切種智,乃擇勝地,造四肘、八肘、十六肘等之壇,以四方爲叁院。此曼荼羅之中央爲釋迦牟尼佛說法之相,其右爲觀自在菩薩,左爲金剛藏菩薩,後有彌勒、大勢至等八大菩薩。于釋迦如來師子座之下有一蓮池,池中有寶蓮花,多羅菩薩即趺坐于蓮花之中,左手持青蓮花,右手上仰,置于臍上,作坐禅之姿。上記諸尊之周圍及曼荼羅壇四方四門之外,另繪有無數菩薩、明王、諸天、藥叉、龍王等。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5】多羅菩薩曼荼羅

  (術語)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謂多羅菩薩曼荼羅,四方叁院。先于中胎畫釋迦牟尼佛,坐寶師子座,作說法相。右邊應畫觀自在菩薩,坐蓮華上,合掌瞻仰持白蓮華,身白紅色,嚴飾璎珞,首戴寶冠,左絡白神索。左邊畫金剛藏菩薩,左手持金剛杵,身淺綠色。(中略)于釋迦如來師子座下畫蓮華池。于其池中,有妙寶華,作赤光色,如紅玻璃,放大光明。其蓮華中坐多羅菩薩,左手持青蓮華,右手仰安臍上,如坐禅勢,眼亦如是,嚴飾璎珞,披紗縠朝霞衣,怡然而住(雲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6】富那曼陀弗多羅

  (人名)P&umacron;r&ndotblw;amaitr&amacron;yaniputra,比丘名。譯曰滿慈子。見富樓那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7】多羅菩薩梵贊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梵語之贊頌也。

閱藏知津 【138】多羅菩薩梵贊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純梵語,無華言。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翻譯名義集 【139】娑路多羅戍縷多

  此雲能聞。瑜伽雲:數數于此,聲至于聞,故翻爲耳,是能聞義。楞嚴:耳如新卷葉。或雲:耳如卷桦皮。 - 宋·普潤法雲

佛學大詞典 【140】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565~633)  梵名Prabha^karamitra  。中印度摩揭陀國人。又作波羅頗蜜多羅、波頗蜜多羅。或略稱波頗。意譯作明知識、明友、光智。刹帝利種,十歲出家,習大乘經。受具足戒後習學律藏,修習定業,後南遊那爛陀寺,于戒賢論師處聽聞十七地論,更誦讀小乘諸論。戒行精勤,才識明敏,爲同侶所推重。後于唐太宗貞觀元年(627),頂戴梵經入長安,住大興善寺。叁年叁月,與慧乘、慧赜、法琳、玄谟等碩德十九人從事譯經。共計譯有寶星陀羅尼經十卷、般若燈論十五卷、大乘莊嚴經論十叁卷。貞觀七年示寂于勝光寺,世壽六十九。[續高僧傳卷叁、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教錄卷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1】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人名)見波頗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2】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譯。與大乘流轉所有經同本先出。

閱藏知津 【143】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與《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閱藏知津 【144】佛說聖多羅菩薩經

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
  佛在香醉山,爲五髻幹闼婆王,說聖多羅菩薩咒,及頌贊持者得生極樂國。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