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67 條與「成就」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8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49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成就 成就相 成就義 法成就 六成就 時成就 聞成就 信成就 主成就 成就除事 成就聰慧 成就法鬘 成就觀行 成就灌頂 成就歡喜 成就妙慧 成就明王 成就屍羅 成就四德 成就四法 成就仙女 成就仙衆 成就行事 得獲成就 法法成就 慧寶成就 六事成就 叁品成就 叁種成就 聖戒成就 十念成就 事成就修 四法成就 隨順成就 五事成就 現行成就 業成就論 瑜伽成就 願成就文 智寶成就 種子成就 自在成就 作床成就 愛子成就法 成就聖慧眼 成就無學戒 成就一切印 成就衆生力 根本成就論 屍羅成就住 四種成就法 信成就發心 又六事成就 住持成就門 表業成就分位 不空成就如來 成就持明仙衆 成就第一調伏 成就杜多功德 成就法華儀軌 成就及不成就 成就仙衆眷屬 成就最上涅盤 得與成就差別 二種解脫成就 極多成就幾根 極少成就幾根 決定成就真言 身作證成就遊 所作成就所緣 自然成就真言 舍與不成就差別 成就八法邬波索迦 成就善巧所得勝利 成就十法墮險惡趣 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成就十法邬波索迦 成就世間有出沒慧 成就五法邬波索迦 成就五支永斷五支 成就修者亦有四相 歡喜母愛子成就法 淨佛國土成就衆生 具行成就法隨法行 如來成就七種妙法 十智中誰成就幾智 想知滅身觸成就遊 業成就論(一卷) 于所作事成就軌則 于威儀路成就軌則 于一切行成就大覺 成就二十法墮險惡趣 成就二十法升安善趣 成就叁十法墮險惡趣 成就叁十法升安善趣 成就十六法邬波索迦 成就十五法邬波索迦 成就四十法墮險惡趣 成就四十法升安善趣 成就性是實有非實有 帝釋岩秘密成就儀軌 降叁世成就極深密門 菩薩不成就預流等果 叁種律儀誰成就何種 阿羅漢成就衆多功德相 補特伽羅成就叁性法異 成就二十四法邬波索迦 成就叁十二法乃名菩薩 觀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行 勤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勤學自戒成就叁種圓滿 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證得現觀成就衆多功德 佛說帝釋岩秘密成就儀軌 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成就八支能爲善友衆相圓滿 成就六法必不能得遠塵離垢 成就四法能隨悟入唯識無境 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 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 叁種補特伽羅成就二種法見 于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 大藥叉女歡喜母並愛子成就法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 成就業障與成就習氣障四句分別 大輪金剛修行悉地成就及供養法 金剛頂瑜伽降叁世成就極深法門 金剛薩埵說頻那夜迦天成就儀軌 如來成就六分得名無間論師子王 成就阿賴耶識與成就轉識四句分別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經 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 金剛薩埵說頻那夜迦天成就儀軌經 成就性及不成就性成就者及不成就者 勝軍不動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儀軌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一卷) 佛說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叁卷) 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一卷) 金剛薩埵說頻那夜迦天成就儀軌經(四卷) 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剛陪啰縛輪觀想成就儀軌經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出吉祥勝初教王瑜伽經) 一切如來摩诃菩提金剛堅牢不空最勝成就種種事業叁昧 佛說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剛陪啰頁輪觀想成就儀軌經(一卷) 佛說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龍樹菩薩于持明藏略出) 佛說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出金剛頂經成就一切義品) 六成就(佛經開卷的內容:如是、我聞、說法的時間、說法人、地點、聽衆) 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叁卷或作二卷 出蘇悉地經大明王教中第六品) ▲ 收起
法相辭典 【127】勤學自戒成就叁種圓滿

瑜伽四十一卷二十一頁雲:如是菩薩、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學所學,便得成就叁種圓滿;安樂而住;一者、成就加行圓滿,二者、成就意樂圓滿,叁者、成就宿因圓滿。雲何名爲加行圓滿?謂諸菩薩、于淨戒中,行無缺犯。于身語意,清淨現行;不數毀犯,發露自惡。如是名爲加行圓滿。雲何名爲意樂圓滿?謂諸菩薩、爲法出家,不爲活命。求大菩提,非爲不求。爲求沙門,爲求涅盤,非爲不求。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進;不雜衆多惡不善法,雜染後有,有諸熾然衆苦異熟,當來所有生老病死。如是名爲意樂圓滿。雲何名爲宿因圓滿?謂諸菩薩、昔余生中,修福修善;故于今世,種種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自無匮乏;複能于他,廣行惠施。如是名爲宿因圓滿。菩薩如是依毗奈耶,勤學所學;成就如是叁種圓滿,安樂而住。與此相違,當知成就叁種衰損,危苦而住。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28】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法蘊足論四卷一頁雲: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者:雲何心,雲何叁摩地,雲何勝,雲何勝行,而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耶?此中心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意識;是名心。叁摩地者:謂心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叁摩地。勝者:謂心增上所起八支聖道,是名勝。勝行者:謂有苾刍、依過去心,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如依過去心,依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心,廣說亦爾。複有苾刍、于諸善法,住下羸劣弱極弱心。彼作是念:我今不應于諸善法住下羸劣弱極弱心;然我理應于諸善法,安住不下不羸不劣不弱不極弱心。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惡心。彼作是念:我今不應生起惡心;然我理應斷除惡心,修習善心。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貪瞋癡俱行惡心。彼作是念:我今不應生起貪瞋癡俱行惡心;然我理應斷除貪瞋癡俱行惡心,修習無貪無瞋無癡俱行善心。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不離貪瞋癡惡心。彼作是念:我今不應生起不離貪瞋癡惡心;然我理應斷除不離貪瞋癡惡心,修習離貪瞋癡善心。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于諸善法,安住不下乃至不極弱心。彼作是念:我于善法安住不下乃至不極弱心,甚爲應理。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善心。彼作是念:我今生起如是善心,甚爲應理。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無貪無瞋無癡俱行善心。彼作是念:我今生起無貪無瞋無癡俱行善心,甚爲應理。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離貪瞋癡善心。彼作是念:我今生起離貪瞋癡善心,甚爲應理。彼由此心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心叁摩地。彼成就心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心叁摩地,總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一切心叁摩地,皆從心起,是心所集,是心種類,是心所生;故名心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29】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法論足蘊叁卷十五頁雲: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者:雲何欲,雲何叁摩地,雲何勝,雲何勝行,而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耶?此中欲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欲樂欣憙求趣希望;是名欲。叁摩地者:謂欲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心等持止一境性;是名叁摩地。勝者:謂欲增上所起八支聖道,是名勝。行者:謂有苾刍、依過去欲,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若輕安、若念、若正知、若思、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如依過去欲,依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欲,廣說亦爾。複有苾刍、于諸善法,住不樂欲。彼作是念:我今不應于諸善法,住不樂欲。然我理應于諸善法,安住樂欲。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惡欲。彼作是念:我今不應生起惡欲。然我理應斷除惡欲,修集善欲。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貪瞋癡俱行惡欲。彼作是念:我今不應生起貪瞋癡俱行惡欲。然我理應斷除貪瞋癡俱行惡欲,修集無貪無瞋無癡俱行善欲。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不離貪瞋癡惡欲。彼作是念:我今不應生起不離貪瞋癡惡欲;然我理應斷除不離貪瞋癡惡欲,修集離貪瞋癡善欲。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于諸善法,安住樂欲。彼作是念:我于善法、安住樂欲;甚爲應理。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善欲;彼作是念:我今生起如是善欲,甚爲應理。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無貪無瞋無癡俱行善欲。彼作是念:我今生起無貪無瞋無癡俱行善欲,甚爲應理。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複有苾刍、生起離貪瞋癡善欲。彼作是念:我今生起離貪瞋癡善欲,甚爲應理。彼由此欲增上力故;得叁摩地。是謂欲叁摩地。彼成就欲叁摩地已;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廣說乃至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勝行。卽此勝行、及前所說欲叁摩地,總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一切欲叁摩地、皆從欲起,是欲所集,是欲總數,是欲所生;故名欲叁摩地勝行成就神足。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30】證得現觀成就衆多功德

瑜伽叁十四卷二十一頁雲:此亦成就衆多相狀。謂證如是谛現觀故;獲得四智。謂于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終不退轉棄舍所學。不複能造五無間業。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終不求請外道爲師;亦不于彼起福田想。于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顔面。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于大師教,非他所引。于諸法中,得無所畏。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爲清淨。終不更受第八有生。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 朱芾煌

閱藏知津 【131】佛說帝釋岩秘密成就儀軌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佛告金剛手,說帝釋岩中得見慈氏菩薩之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法相辭典 【132】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叁卷七頁雲:若爾;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何故卽彼決擇分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彼說二乘無學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卽複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卽攝在此阿羅漢中。故彼論文、不違此義。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複執藏爲自內我。由斯永舍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33】成就八支能爲善友衆相圓滿

  瑜伽四十四卷七頁雲:當知菩薩成就八支、能爲善友衆相圓滿。一者、住戒。于諸菩薩律儀戒中,妙善安住;無缺,無穿。二者、多聞。覺慧成就。叁者、具證。得修所成隨一勝善;逮奢摩他、毗缽舍那。四者、哀愍。內具慈悲,能舍自己現法樂住;精勤無怠,饒益于他。五者、無畏。爲他宣說正法教時,非由恐怖,忘失念辯。六者、堪忍。于他輕笑調弄鄙言違拒等事,非愛言語、種種惡行,皆悉能忍。七者、無倦。其力充強,能多思擇。處在四衆說正法時,言無謇澀,心不疲厭。八者、善辭。語具圓滿,不壞法性,言辭辯了。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34】成就六法必不能得遠塵離垢

  大毗婆沙論五卷十叁頁雲:如世尊說:若有一類、成就六法;于現法中,必不能得遠塵離垢;于諸法中、生淨法眼。雲何六法?一、不樂聞法。二、雖聞說法;而不囑耳。叁、雖囑耳聽,而不安住奉行教心。四、于未證善法,不勤求證。五、于已證善法,不勤守護。六、不成就順忍。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35】成就四法能隨悟入唯識無境

  攝論二卷五頁雲:諸義現前分別顯現,而非是有;雲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于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二者、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叁者、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智真實故。四者、成就叁種勝智隨轉妙智。何等爲叁?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才作意時,諸義顯現。叁、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由此所說叁種聖智隨轉妙智,及前所說叁種因緣;諸義無義、道理成就。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36】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

  瑜伽四十四卷七頁雲:若諸菩薩、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令他遠聞、極生淨信;何況親睹。一者、勝妙。威儀圓滿、威儀寂靜、威儀具足;一切支分、皆無躁動。二者、敦肅。叁業現行、無掉無擾。叁者、無矯。不爲诳他,故思詐現嚴整威儀。四者、無嫉。終不于他說法所得利養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勵請他說法。複恒勸余于彼廣施利養恭敬;無谄僞心。又常于他,其心純淨。見彼說法,及得財敬,深生隨喜。如自所獲利養恭敬,心生歡喜;見他所得利養恭敬,其心歡喜,複過于是。五者、儉約。鮮儲器物,隨得隨舍。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7】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

  (經名)一卷,不空譯,金剛薩埵修法之儀軌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8】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

  (經名)佛說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叁卷,宋施護譯。佛在睹史多天依金剛手菩薩之請而說者。

法相辭典 【139】叁種補特伽羅成就二種法見

瑜伽九十二卷十四頁雲:又此法見,當知叁種補特伽羅,皆得成就。一者、異生,法隨法行;已得安心;博識聰敏,能如正理,觀察諸法。二者、有學,已見谛迹。叁者、無學,諸漏永盡。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40】于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

  瑜伽二十二卷四頁雲:雲何名爲于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謂于種種善品加行,若于正法受持讀誦;若于尊長,修和敬業,參觐承事,若于病者、起慈悲心,殷重供侍;若于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轉與欲;若于正法,請問聽受,翹勤無墮;于諸有智同梵行者,盡其身力,而修敬事;于他善品,常勤贊勵;常樂爲他宣說正法;入于靜室,結加趺坐,系念思惟。如是等類,諸余無量所修善法,皆說名爲善品加行。彼于如是隨所宣說善品加行,如其所應,于所應作,于如所作;卽于此中,如是而作。由是作故;不爲世間之所譏毀,不爲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诃責。如是名爲于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 朱芾煌

閱藏知津 【141】大藥叉女歡喜母並愛子成就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佛在竹林,大藥叉女名歡喜者,說自心陀羅尼,及愛子陀羅尼成就法,饒益有情。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佛學大詞典 【142】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

全一卷。唐代不空譯。略稱法華經觀智儀軌、成就法華儀軌、法華觀智軌、法華儀軌。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冊。本書屬密教經典之秘密部,系說明法華經之供養法。初有歸命法華經二十八品之贊偈,又列舉成就此法者應具備之四緣,即親近真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並敘述作壇法及入壇之行法、觀法、迎請等供養。次爲擇地、淨地、塗地、加持供物、澡浴等作壇法。後明示入壇行法、入真如法性觀法,乃至誦真言、作塗香等五供養,入實相叁摩地等,皆有詳示。此中,由開始至五供養依准于胎藏界;從實相叁摩地以下則依准金剛界。[續開元釋教錄卷上、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卷上]

法相辭典 【143】成就業障與成就習氣障四句分別

  瑜伽六十四卷十叁頁雲:問:若成就業障,亦成就習氣障耶?設成就習氣障;亦成就業障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成就業障,非習氣障。謂如有一、于現法中,于五無間業,亦作亦增長。于前生中,于此種類惡不善業,不作不增長。彼現法中,能障聖道。或有成就習氣障,非業障。謂與此相違。或有俱成就。謂于現法中,于五無間業,亦作亦增長。于前生中,于此種類惡不善業,亦作亦增長。彼現法中,能障聖道。或有俱不成就。謂與此相違。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4】大輪金剛修行悉地成就及供養法

  (經名)一卷,失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