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此世界住于香水海中蓮華之上,種種妙寶莊嚴,含藏一切世界,深廣而無窮盡。據新華嚴經卷八華藏世界品載,華藏莊嚴世界海乃毗盧遮那如來往昔于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親近微塵數佛,于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此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其最上之風輪能持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蓮華,稱爲種種光明蕊香幢,華藏莊嚴世界海即住此大蓮華中,有金剛輪山周匝圍繞。金剛輪山內所有大地皆以金剛所成。此大地中複有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周圍有四天下微塵數香水河。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說佛刹微塵數之世界種,一一世界種複有不可說佛刹微塵數世界。其最中央之香水海,稱爲無邊妙華光,出大蓮華,其上有世界種,稱爲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二十重莊嚴世界皆由此出,重疊布列,各有佛刹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各有佛出現,教化衆生。
二十重世界又稱二十重佛刹,自下而上即:(一)最勝光遍照華藏世界,依衆寶摩尼華而住,佛號離垢燈。(二)種種香蓮華妙莊嚴華藏世界,依寶蓮華網而住,佛號師子光勝照。(叁)一切寶莊嚴普照光華藏世界,依種種寶璎珞而住,佛號淨光智勝幢。(四)種種光明華莊嚴華藏世界,依衆色金剛屍羅幢海住,佛號金剛光明無量精進力善出現。(五)普放妙華光華藏世界,依一切樹莊嚴寶輪網海住,佛號香光喜力海。(六)淨妙光明華藏世界,依金剛宮殿海住,佛號普光自在。(七)衆華焰莊嚴華藏世界,依一切寶色焰海住,佛號歡喜海功德名稱自在光。(八)出生威力地華藏世界,依種種寶色蓮華座虛空海住,佛號廣大名稱智海幢。(九)出妙音聲華藏世界,依恒出一切妙音聲莊嚴雲摩尼王海住,佛號清淨月光相無能摧伏。(十)金剛幢華藏世界,依一切莊嚴寶師子座摩尼海住,佛號一切法海最勝王。(十一)恒出現帝青寶光明華藏世界,依種種殊異華海住,佛號無量功德海。(十二)光明照耀華藏世界,依華旋香水海住,佛號超釋梵。(十叁)娑婆華藏世界,依種種色風輪所持蓮華網而住,佛號毗盧遮那如來世尊。(十四)寂靜離塵光華藏世界,依種種寶衣海住,佛號遍法界勝音。(十五)衆妙光明燈華藏世界,依淨華網海住,佛號不可摧伏力普照幢。(十六)清淨光遍照華藏世界,依種種香焰蓮華海住,佛號清淨日功德眼。(十七)寶莊嚴華藏世界,依光明藏摩尼藏海住,佛號無礙智光明遍照十方。(十八)離塵華藏世界,依衆妙華師子座海住,佛號無量方便最勝幢。(十九)清淨光普照華藏世界,依無量色香焰須彌山海住,佛號普照法界虛空光。(廿)妙寶焰華藏世界,依一切諸天形摩尼王海住,佛號福德相光明。
[出華嚴經] 謂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蓮華之上。種種妙寶莊嚴。含藏一切世界。深廣無窮也。此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此微塵數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藥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淨堅固。金剛輪山。周帀圍繞。地海衆樹。各有區別。金剛輪山內所有大地。一切皆以金剛所成。諸摩尼寶以爲間錯。普現如來所有境界。如天帝網。于中布列。此大地中。有十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香水海。一一妙寶充滿 - 明·一如等 撰
(術語)胎藏大日所住之世界,即大悲胎藏曼荼羅也。大日經百字果相應品曰:“爾時世尊于無量世界海門,遍法界殷勤勸發成就菩提,出生普賢菩薩行願。于此妙華布地胎藏莊嚴世界種種性海中受生,以種種性清淨門淨除佛刹,現于菩提場而作佛事。”
乃由彌陀願心所生之衆生世間清淨莊嚴。此系天親淨土論所示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菩薩四種功德莊嚴之一。淨土論(大二六·二叁一中):“雨天樂花衣,妙香等供養;贊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指菩薩于一切世界,遍照諸佛會大衆,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贊歎諸佛如來。故天親譽之爲淨土正報中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之一。(參閱“二十九種莊嚴”170)
瑜伽叁十八卷四頁雲:彼彼十方無量無數諸世界中,應知同時有無量佛出現于世。何以故?于十方界,現有無量無數菩薩,同時發願,同勤修集菩提資糧。若一菩薩,于如是日,于如是分,于如是月,于如是年,發菩提心,願趣菩提;卽于此日,卽于此分,卽于此月,卽于此年,一切亦爾。如一菩薩,勇悍策勵,熾然精進;一切亦爾。于今現見此世界中,多百菩薩,同時發願,同修施惠,同修淨戒,同修忍辱,同修精進,同修靜慮,同修智能;況于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 - 朱芾煌
瑜伽七十九卷一頁雲:問如說五種無量。謂有情界無量等。彼一切世界、當言平等平等?爲有差別?答:當言有差別。彼複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于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苦受可得。純菩薩僧、于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已入第叁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于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異生菩薩、得生于彼。問:若無異生菩薩及非異生聲聞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緣故,菩薩教中,作如是說:若菩薩等、意願于彼;如是一切、皆當往生?答:爲化懈怠種類、未集善根、所化衆生故;密意作如是說。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勸勵時,便舍懈怠;于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于彼生。當得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 - 朱芾煌
佛地經論一卷七頁雲: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者:謂大宮殿、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或大宮殿、其體周遍無邊界故;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由此二句、顯佛淨土顯色圓滿。 - 朱芾煌
俱舍論十二卷十一頁雲:若爾;何故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以無用故。謂一界中,一佛足能饒益一切。又願力故。謂諸如來,爲菩薩時,先發誓願;願我當在無救無依盲暗界中,成等正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爲救、爲依、爲眼、爲導。又令敬重故。謂一界中,唯有一如來;便深敬重。又令速行故。謂令如是知一切智尊,甚爲難遇。彼所立教,應速修行。勿般涅盤,或往余處,便令我等無救無依。故一界中無二佛現。 - 朱芾煌
顯揚十七卷八頁雲:論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種,雖不依見;亦不應思。何以故?世共了知,現成相故。問:何故不思此事如是生;非不如是耶?答:若如是思者;或謂卽如是,或謂異如是,或謂無如是。此叁種過所隨逐故。 - 朱芾煌
Jileshijie
佛教術語。也稱淨土、樂邦。佛教徒所信仰的沒有苦難的理想世界,是相對于世俗衆生所居的“穢土”而言。淨土的思想起源很早,在婆羅門教和小乘佛教的一些派別中就有它的淵源。在婆羅門教中,淨土是毗濕奴所在的天界。小乘佛教中有些俗人集團已信仰淨土往生。但作爲一種系統的思想派別則在大乘佛教時期。大乘《彌勒上生經》中提到有兜率天淨土;《妙法蓮華經》提到靈山淨土;《華嚴經》中提到蓮花藏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提到琉璃淨土;《大寶積經》中提到如來妙喜淨土;《大乘密嚴經》中提到密嚴淨土等。《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則詳細描述阿彌陀佛的淨土,並根據上述經典的思想建立了淨土宗。該宗認爲人們只要通過念佛、修觀的方法,就能在一期生命終止時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淨土與彌勒淨土、藥師淨土同爲中國佛教徒所信仰的叁大淨土。
佛教認爲時間無始無終,空間無邊無際,佛土(世界)無窮無盡,每一佛土中都有一位佛在那裏教化衆生。極樂世界即是這無窮無盡世界中的一個。《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距離人們居住的“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在這個極樂世界中,無量功德莊嚴,國中聲聞,菩薩無數,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等均以七寶莊嚴,微妙嚴淨,百味飲食隨意而至,自然演出萬種伎樂,皆是法音。其國人等智慧高明,顔貌端嚴。但受諸樂,無有痛若,皆能趨向佛之正道。
《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從一日乃至七日能夠一心不亂,此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等所說的東方藥師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也是佛教徒所向往的理想國土。那裏的地面由琉璃構成,連藥師佛的身軀,也如同琉璃一樣內外光潔,所以稱琉璃世界。佛經上說此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一樣,具有說不盡的莊嚴美妙;那裏沒有男女性別上的差異,沒有五欲的過患;琉璃爲地,金繩界道;城垣、宮殿都是七寶所成。人們只要在生前持誦《藥師經》,稱念藥師佛名號,並廣修衆善,死後即可往生琉璃世界。(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