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摧三世害毒之降三世明王深法。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同遍智译
摧三世有毒,令即证菩提。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四卷,宋法贤译。说念频那夜迦天得种种悉地那法。频那夜迦Vin&amacron;yaka者,猪头象头之二使者,欢喜天也。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六页云:复次如来成就六分得名无间论师子王。何等为六?所谓最初往诣外道敌论者所。乃至恣其问一切义。凡所兴论,非为诤论,唯除哀愍诸有情故;其未信者,令彼生信;若已信者,令倍增长。又兴论时,诸根寂静,形色无变,亦无畏怖习气随逐。又终不为诸天世间之所胜伏。一切世间无敌论者。能越一翻,唯说一翻,皆能摧伏。又诸世间极聪慧者,极无畏者,若与如来共兴论时,所有辨才,皆悉謇讷;增上怖畏,逼切身心。一切矫术,虚诈言论,皆不能设。又复一切同一会坐处中大众,皆于佛所,起胜他心。于彼外道敌论者所,起他胜心。又佛世尊、言词威肃。其敌论者,所出言词无有威肃。 - 朱芾煌
瑜伽五十一卷十一页云: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耶?设成就转识;亦成就阿赖耶识耶?答:应作四句。或有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无心闷绝、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或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识。谓阿罗汉、若诸独觉、不退菩萨、及诸如来、住有心位。或有俱成就。谓余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若诸独觉、不退菩萨、及诸如来、入灭尽定;处无余依般涅盘界。 - 朱芾煌
(经名)一卷,不空译。先有归命本经二十八尊之颂,次说成就此法之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三作如理瑜伽观,四随法而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凡四卷。宋代法贤(?~1001)译。略称频那夜迦天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频那夜迦天(欢喜天)得成就一切众生之利益,及此天相应于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四种法之咒咀法。
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四页云:问:谁成就?为法成就?为补特伽罗成就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法成就者;一切法既无作用。于无作用一切法中,何法能成就?何法所成就?若补特伽罗成就者;谛义胜义,补特伽罗,都不可得。既无真实补特伽罗;云何说彼能成就法?答:应作是说:非法成就,亦非补特伽罗成就。然有真实成就性及不成就性;而无真实成就者及不成就者。如有真实杂染清净,系缚解脱,流转还灭,因果死生诸业异熟,道及道果,而无真实杂染清净者,乃至修道证道果者。有作是说:法成就。问:若尔;法无作用,云何成就?答:诸法虽无作用;而有功能。问:若尔;眼处应成就十一处,十一处亦应成就眼处。答:依此理说,亦无有过。皆有功能,互相引故。评曰:应作是说:能成就者、非法,亦非补特伽罗。无真实作用故。补特伽罗非实有故。然有四蕴五蕴生时,于如是类诸得俱转,说名成就。与如是类非得俱转,名不成就。问:若尔;经说当云何通?如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法及不善法。答:此是世尊于诸蕴中依世俗说。不言实有补特伽罗、成就诸法。 - 朱芾煌
全一卷。唐代遍智、不空编集。又称胜军不动秘密仪轨、胜军不动仪轨、胜军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胜军不动明王系大日如来之心所生,为守护行者,遂显四十八使者之身。本仪轨内容包括:功德、咒诅法、画像法、道场观、略布字法、供养法、不动尊赞、四十八使者之形像及本地、大自在苏息之咒法等。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有归命二十八品颂,次明欲成就此法者,须具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三如理作瑜伽观,四随法行修于奢摩他毗钵舍那。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睹史多天,金刚手菩萨请说。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说种种成就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属于密教杂密经之成就法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轨系由金刚陪啰缚所宣说之曼荼罗成就法,全经由曼荼罗分、一切成就分、观想分、画像仪轨分、护摩法分、观想成就分等六分所成。陪啰缚,为金刚神之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为令菩萨不受勤苦,安乐相应,以妙方便,速疾成就,故说。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意指北方不空成就佛之定境。如来入此三昧后,从其左肩放五色光,照北方无量世界,乃至一切毛孔亦放五色光,遍满北方尽虚空界。于彼世界现无量化佛,及难思广大之佛刹,各各佛刹皆有无量无边海会菩萨大众围绕,闻如来说法。令黑闇世界无日月处之众生,乃至生盲者,皆得见毗卢遮那如来及十方界一切诸佛,令此等众生,永离众苦,受无量乐。[摄真实经卷上]
(术语)称北方不空成就佛之三摩地。见摄真实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