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金刚菩萨之异名。见大乐不空条。
(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第一行金刚萨埵前之使者也。梵云摩缚罗。译言大力。为忿怒形,青色。左手执独股杵。踏莲花。又为香象菩萨之金刚名。
(菩萨)菩萨名。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表断惑之智德,故曰大轮,手持三股之跋折罗。
总摄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之菩萨。此尊一身兼具三十七尊之妙用,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左右第一手各结智拳印,左第二手持莲花,第三手持羯磨杵,第四手持索,第五手持铃,第六手持法轮;右第二手持五股杵,第三手持摩尼珠,第四手持钩,第五手持锁,第六手持智剑,坐于白色大莲花座上,身色如日,惟依经之不同而形像各异。于三世三界中,仅此尊能摧诸佛顶,以速成大悉地。[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上一切如来大胜金刚顶最胜真言大三昧耶品、秘钞问答卷十大胜金刚条]
(菩萨)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只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三昧耶品曰:“尔时遍照薄伽梵,复现种种光明,于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复现身手具十二臂,持智拳印。复持五峰、金刚、莲华摩尼、羯磨、钩、索、锁、铃、智剑、法轮十二大印,身住千叶大白莲华,身色如日,五髻有光明,其光无主,遍照十方。面门微笑,即说大胜金刚顶最胜真实大三昧耶真言:唵摩诃(大),缚日罗(金刚),瑟抳洒(是云顶是大金刚顶),吽怛罗纥哩恶吽(是五佛种子)。说此明已,复说颂曰:十方净妙国,三世及三界。最尊独无比,此大转轮王。能摧诸佛顶,能摄诸等觉。亲近为眷属,速成大悉地。若末法世人,长诵此真言。刀兵不能害,水火不能漂。莲华金刚手,翼从为侍卫。若诵一百八,则能灭百劫罪。若诵一千遍,则能成满意愿。若诵一洛叉,则得大金刚身。若诵一俱胝,则得成遍照尊。千佛来守护,决定无疑。”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六位。密号曰细细金刚。司佛之内证。肉色,右手立大头两指,其间竖独股,屈余三指,左手持忿怒三股,安膝上,坐于赤莲。
(菩萨)即秽积金刚乌刍涩么明王Ucchu&sdotblw;ma,主不净处之执金刚也。经轨作秽迹。秘藏记作秽积。
(菩萨)即秽迹金刚也。
(明王)乌刍瑟摩。译曰火头。见乌刍沙摩条。
梵语karma-vajra。为密教之法器,属于轮宝。又作十字金刚(十字缚日罗)、十字羯磨、羯磨缚日罗、羯磨杵、轮羯磨。略称羯磨。系以三股金刚杵组合成十字形,置于大坛四隅,以此象征诸佛本具之作业智。三股在四方,系“三”乘以“四”,表摧破十二因缘之
义。又将羯磨金刚置于大坛上时,亦有采用莲花形之羯磨台者。大日经疏卷十六(大三九·七四九上):“金刚有二种,一者智金刚,二者业金刚。此梵云金刚羯磨,谓所作事业也。以此金刚业而加持故,得净除其地。”[陀罗尼集经卷四、大日经卷五入秘密漫荼罗品、金刚顶瑜伽护摩轨、一字佛顶轮王经卷五、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
(物名)法器名。横三股作十字者。于修法用之。羯磨者,必以金属制,谓之羯磨金刚。大日经五曰:“以本性清净故,羯磨金刚所护持故。净除一切尘垢我,乃至株杌过患。”疏十六曰:“金刚有二种:一者智金刚,二者业金刚。此梵云金刚羯磨,谓所作事业也。以此金刚业而加持故,得净除其心地。”金刚顶义决曰:“若欲种族得增长,炉内作羯磨印相,谓三股十字形。”此形为三股与三股相突贯之相,正示金刚杵之作业者。
梵语vajra-ratna-kos/a。乃比喻大涅槃及众生心地之净菩提心,犹如金刚坚固之宝藏。此坚固之菩提心能成就一切如来之功德,纵然流转六道,为三惑所缠缚,亦绝不受破坏。[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大日经疏卷一、卷二]
(譬喻)金刚宝之藏也。大涅槃及众生心地之净菩提心,皆譬以金刚坚固之宝藏。见大般涅槃经后分上,大日经疏一二等。
(一)谓戒法坚固不坏,因受持戒法可破除烦恼迷妄,功德坚固无比,故将戒法比喻为坚利之金刚。[心地观经卷三]
(二)指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又作一心金刚戒。即本有无作之一心性戒,一得而永不失,具有无比之大用。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三下):“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又金刚宝戒为日本天台宗所立圆顿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异名,此戒系最澄依我国天台智者大师之说而设。(参阅“圆顿戒”)5411)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一心金刚宝戒。
原指释尊在菩提树下成道时之高座,后世亦泛指说法、说戒师及讲会之导师等的高床座。(参阅“金刚座”3552、“高座”4358)
比喻如金刚之坚固不坏。经论中常见金刚不坏之身、金刚不坏胜地等语,均系取其坚固不坏之义。
(术语)谓如金刚之坚固不坏灭也。金刚不坏之身。金刚不坏胜地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