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俗语多援引佛教“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之方法。[旧译华严经卷十、十二门论疏卷上](参阅“入不二法门”259)
(术语)不二之法门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也。维摩经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也。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十二门论疏上曰:“净名以理为门,一道清净,故称不二。真极可轨,所以云法。至妙虚通,故云门。”见不二条。
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佛法中有无数“法门”。简单地说:“法门”就是入道的门径;所谓“不二法门”就是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涅槃经·狮子吼品》说:“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可见“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萨,认为消除生灭、垢净、罪福等对立面,即“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认为,“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乃指超越相对之差别,而入于绝对平等之境地。略作入不二门。维摩经卷中之入不二法门品,记载文殊师利等三十二菩萨与维摩诘居士谈论有关入不二法门之问答。其中,诸菩萨对生灭、善恶等相对原理,各提出超越此类相对问题之绝对答案,而以之为不二法门;文殊师利则认为无言无说,无示无识者为不二法门;对此,维摩诘唯以沉默不语(默不二)显示入不二法门。
对于上述三种意义,诸家各有说法。僧肇认为三者之中以维摩之境界为最高。慧远则谓法门虽殊,然妙旨虚融,总为一义,而唯以遣相、融相二门统摄之:(一)依舍遣相对,以表示高层次之绝对,此指诸菩萨之观点,是为遣相门。(二)认为二法同体,非有所
舍遣,此即文殊及维摩之观点,是为融相门。[维摩经义记卷三末、注维摩诘经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