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93 条与“不动”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72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当前显示“不动十四根本印”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佛学大词典 【1】不动十四根本印

  又作根本印明。乃密教不动明王之十四印契。十四印之次第、印相,诸经轨之说略异。据不动立印轨所载之十四种,即:(一)根本秘密印,又作针印、独钴印。即二手内缚,二拇指置于二无名指之侧,二中指之头置于二拇指之面,二食指竖合。二食指表示剑,二拇指、二无名指表示索;或二无名指、二中指表示四魔,以二拇指压之,表示降伏四魔之义。(二)宝山印,即二手内缚,二拇指入于掌中,为盘石之座,表示不动转之义。(三)头印,二手作金刚拳,仰右拳,左拳覆加其上。此为结发之形。(四)眼印,二手内缚,二拇指入掌,二食指竖合,以印置于两眼及眉间,表示三部之智,或两部及不二之智眼。(五)口印,二小指相叉于内,二无名指压于小指之叉间,二中指并伸,二拇指各加于无名指之甲,二食指各加于中指之甲。以印置于口,或以二拇指为下唇,二中指、二食指为上唇,其间为口之形,此为大空三昧之口;现出二小指之端,表示二牙之形。(六)心印,二手虚心合掌,二食指、二拇指作如弹指状,即与大慧刀印相同。心印为不动尊之干栗驮心,表示心中之万德。(七)四处加持印,又作甲印。二手虚心合掌,立二中指,其状如幢,二食指置于中指之初节,二无名指作宝形,二小指、二拇指散立,印于心、两肩、喉等四处而散于顶上。以此印加持身之四处,即成不动之身。(八)师子奋迅印,如前之印,开立右食指而摇动之,为师子奋迅之形。师子表示菩提心。(九)火焰印,以右手之拇指加于中指、无名指之甲,立食指,抵左掌中指之根。为以佛大悲之教风,引发众生智火之义。(十)火焰轮止印,又作制火印、遮火印。两手拇指各出于食指、中指之间,两手作拳、背合,若风(食指)近于火(中指),则火弥盛,火风之间置空(拇食),则火自灭。即表示以大空之智灭业烦恼之火。(十一)商佉(法螺)印,左右拇指各加于无名指、小指,二中指竖合,右食指附于中指之节,左食指开竖。法螺即说法之义。(十二)渴哦(剑)印,诸轨及大日经密印品之说皆同。左手舒展食指、中指,以拇指压小指之甲,作刀鞘状,右手亦如是作刀状。鞘之手上仰,刀之手覆下,置于鞘之手上。此印之中、食二指表示不动之身;或无名指、小指加于拇指,表示两部之大日。(十三)罥索印,以右拇指加于中、无名、小三指之甲,竖食指,入左掌,以左手中、无名、小三指握之,左手拇指、食指相捻如环,表示明王所持之索。(十四)三股金刚印,以右拇指加于食指之甲,舒展其余三指,状如三股。[底哩三昧耶经、不动使者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