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84 條與「不淨」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59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當前顯示「不淨理」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法相辭典 【1】不淨

瑜伽叁十卷十七頁雲:雲何名爲尋思彼理?謂作是思: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爲淨,或說不淨。唯有色相,唯有身形;于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爲淨,或爲不淨。又如說言:壽暖及與識,若棄舍身時;離執持而臥,無所思如木。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謂青瘀等、乃至骨鎖。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因、此緣、此由借故;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而內身中若內若外,于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如是名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複作是思:于此不淨,若能如是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如是欲貪,定應當斷。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彼理。複作是思:如世尊說:若于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是至教量。我亦于內自能現見于諸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未生不生,生已除遣。是現證量。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思:雲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于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複作是思: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謂修不淨,能與欲貪作斷對治;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彼理。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