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64 條與「世俗」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51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當前顯示「世俗智初中後際生起差別」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法相辭典 【1】世俗智初中後際生起差別

此聲聞所有世俗。瑜伽六十九卷十五頁雲:謂世俗智、初異生位,起如先說五染汙見及與貪等相應邪智。是染汙等諸世俗智,應斷應知。爲欲生起彼對治故;複起世間信所攝受無顛倒見。是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正見爲依止故;次起聞思所成妙慧。于諸念住,勤修觀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爲依,次于順決擇分方便道中,由修所成慧,于諸念住,勤修觀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爲依,次起見道方便順決擇分俱行修所成慧。于諸念住,勤修觀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爲依,次起世第一法見道無間道所攝正見。亦善有漏世俗智攝。如是名爲初異生地諸世俗智,生起次第。又卽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爲依止故;能入見道。升見道時,卽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爲修。此則名爲谛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昔來于彼,曾未解脫。由此生故;是諸聖者,于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複墮諸惡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斷如是如是所有煩惱。又隨所欲、應可爲他所記別者,當爲建立。又審觀察而記別之。又能于諸聖谛現觀,以無倒慧,而正建立。複于此上,隨其所應,未離欲處,以世間道,漸次修習,能離彼欲;乃至能于無所有處,離欲作證。此諸聖者,以出世間智後所得諸世俗智,離諸欲時,當知同彼非聖道者所作離欲,但能損伏煩惱種子;非謂永斷。此世俗智、是出世間智後所得。應言此智、亦是世間,亦出世間。不應一向名爲世間。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方便道。二、無間道。叁、解脫道。四、勝進道。于一切地修道所斷耎中上等九品煩惱,隨其品數,各各差別,能隨順斷。是名初道。能無間斷,是第二道。無間斷已;是第叁道。次後于斷,是第四道。此勝進道,複有二種。或有無間爲斷余品修方便道。此于前品,名勝進道;于後所斷,名方便道。或有無間不修方便,但于前品、生知足想,不求勝進;或住放逸;或于已斷、以觀察智而更觀察;或有但以伺察作意而伺察之。當知此道、唯名勝進。除未至定,所余一切近分地中,唯有俗智;無出世智。何以故?由未至地、是初定心。初靜慮上所有定心,皆先有定。故聖弟子、從此以上、但依根本,修出世智;不依近分。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何以故?彼處作意,與出世間聖智作意,不同分故。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諸定所攝受故。始從學地、乃至于此諸世俗智,當知皆名中際俗智。于阿羅漢身中所有一切清淨無漏解脫一切結縛煩惱盡智無生智、及余一切神通等功德所攝諸世俗智,皆是後際世俗智攝。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