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自我國道院興起之信仰團體。所謂道院,爲秘密結社之宗教團體及其寺院之總稱。民國五、六年(1916~1917)頃,山東省濱縣官吏劉福緣等人,設立乩壇,行扶乩之術,而以修身處世、精進修道、推展社會救濟活動等爲創立道院之宗旨。其後,作成“太乙北極真經”十二卷爲根本經典,製定坐法與祭式,乃以山東爲中心,傳播遠及河北、安徽、江蘇及東北地方。民國十一年四月設立上海道院,籌訂道院院規,擬辦各項慈善事業。九月,舉行紅卍會准備大會,並推玄機爲主席。十月,正式向政府登記爲世界紅卍會之慈善團體。其事業活躍,不限于國內,香港、新加坡皆設有支會,並遠及日本,其組織曾多達四百余處。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成立,翌年北伐成功,爲消除邪教淫祀,公布寺廟登記條例,在此情況下,紅卍教會以純粹之慈善團體受到認可;然民間則殊少受到政策之影響,仍普及如昔,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後始漸衰微。
道院最重要之儀式即扶乩,以其扶乩結果主宰一切宗教活動。所謂扶乩之術,即設一乩壇,壇上供奉香花酒菜,壇前有二巫,各持占筆(T字型之棒)之兩端。神靈降臨乩壇後,巫者即以棒之前端不由自主地描畫文字于紙上或砂盤上,或稱爲神靈之啓示,或謂其乃巫者之自我催眠作用所致者。
該會系以貫徹基督教、回教、儒家、佛教、道教等五教之真谛,以闡明大道爲宗旨。修道者融合道教之胎息法與佛教之坐禅,而尤重靜坐,故謂實踐乃以靜坐爲內功,以善行爲外功。修道者須守六箴、四誡及十誡文。
道院之任務有:(一)崇尚道院,求得大同。(二)宣揚道旨,弘揚化度。(叁)設立學校,嘉惠平民。(四)力行善舉,救恤貧困。(五)興辦實業,充裕慈款。世界紅卍會以促進世界和平、救濟災患爲其目的,企補萬國紅十字會活動之不足。其事業大抵分爲臨時赈救與永久恤養兩部分。臨時赈救部通常爲災害救濟事業。永久恤養部則有卍醫院、貧民學校、貧民工廠(以貧民爲對象培養技術人員之場所)、因利局(貸款予貧民,以供給彼等無利息之營業資本)、育嬰院(保育院)、殘廢院(養老院)、慈濟印刷所等設施。此外亦進行冬令衣糧之救濟,與葬儀費用之提供等。[近代支那に于けゐ宗教結社の研究(酒井忠夫,近代中國研究)、支那に于けゐ新宗教の設立運動(水野梅曉)、中國佛教發展史(中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