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karmavaranana。指業即障。叁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業累。謂衆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惡業能蔽障正道,故稱業障。另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俱舍論卷十七等,謂一切惡業中,以五無間業爲業障,余一切惡業非爲業障,無礙于聖道之修行。所謂五無間業,即:(一)害母,(二)害父,(叁)害阿羅漢, 0四)破和合僧,(五)惡心出佛身血。八十華嚴經卷二世主妙嚴品(大一○·九上):“若有衆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
(術語)惡業之障礙。惡業妨正道者。涅槃經十一曰:“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俱舍論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叁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爲業障。”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曰:“若有衆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
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如所作所爲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 - 陳義孝編
惡業能障礙向善的正道,名爲“業障”,亦作“孽障”。多指前生所作惡業而爲今生的障礙。《俱舍論》:“一者害母,二者害父,叁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爲業障。”《華嚴經·世主妙嚴品》:“若有衆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佛教徒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規範行爲或遭遇到的某種不幸,常稱之爲“業障”。民間也有以“孽障”罵人的,意指被罵者爲我的禍患或惡果。(常正)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如叁障中說。
二解 如十二種障中說。
叁解 如四障能障出家中說。
四解 俱舍論十七卷十五頁雲:論曰:言無間障、謂五無間業。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叁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爲業障。
五解 發智論十一卷五頁雲:雲何業障?謂五無間業。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五卷十五頁雲:雲何業障?謂五無間業。何等爲五?一、害母,二、害父,叁、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惡心出佛身血。問;如前所說能礙聖道及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爲障。除五無間業,複有其余妙行惡行,所謂決定第八有業;及上瞋恚纏害捃多蟻等。由此爲障,不能于現法中,趣入聖道。何故不說爲業障耶?答:亦應說此以爲業障。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余。此中叁障,皆有余說。複有說者,五無間業,定能爲障。是故偏說。余妙行惡行,或能爲障,或不爲障;是故不說。複有說者,五無間業,具五因緣,易見易知;是故偏說。何等爲五?一、自性故,二、趣故,叁、生故,四、果故,五、補特伽羅故。自性故者:謂此五種、性是決定極重惡業。趣故者:此五決定于地獄受,不于余趣。生故者:此五決定順次生受;非順現法受,非順後次受,非順不定受。果故者:謂此五種、定感世間極不愛果。補特伽羅故者:謂能造此五補特伽羅,易見易知。謂此能害母,此能害父,乃至此能出佛身血。除此五種,所余一切妙行惡行,皆無如是五種因緣易見易知。是故不說。問:諸無間加行能滿彼果業,此于彼果,爲定不定?若言定者;此中何故不說?又尊者指鬘室利毱多,雲何能轉?若不定者;害生命納息所說、雲何通?如說:頗有未害生殺生未滅,此業異熟定生地獄耶?答:有。如作無間業加行時命終。或有說者,此業于彼果定。問:害生命納息,則爲善通;而此中何故不說?若此中應說五無間業、及彼加行,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此已說在五無間中。五無間業用,此爲加行故。若說果,當知已說加行。問:尊者指鬘,雲何能轉?答:彼猶未作無間加行;是故彼說:我今且未殺母,且當飯食。問:豈非欲害一切智耶?答:爾時彼于非一切智。起害加行,非于一切智。由是因緣,世尊化作凡流苾刍、入踏婆林。勿彼尊者、于一切智,起殺加行;不可救療。若諸有情、于一切智,起殺加行;如殑伽沙數如來應正等覺,亦不能救令脫地獄。故知彼于非一切智起殺加行。非于一切智。問:室利毱多、雲何能轉?答:彼亦不作無間加行。是故彼雖密設火阱及雜毒風;而心念言:如來若是一切智者;自當避之。若非一切智者;便當殄滅,勿令幻惑,食啖世間,故彼非于一切智所,起殺加行。是以可轉。複有說者,此業于彼果不定。問:此中不說:則爲善通。尊者指鬘室利毱多,業亦可轉。害生命納息,當雲何通?答:諸無間加行,能滿彼果業,此于彼果,有定、有不定。害生命納息,說彼定者。尊者指鬘室利毱多,所可轉易,是不定者。如是二說、俱爲善通。 - 朱芾煌
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如所作所爲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
- 梵心居士編
(術語)淨除業障之意。印言名。又名大慧刀印。以智慧之利刀除滅業障,故有此名。即二羽爲金剛拳,屈進力二節,禅智壓二度,結業障除印,誦唵縛日啰羯磨尾輸馱耶薩嚩啰拏儞母馱薩底曳曩叁摩耶吽之真言時,則以金剛業之故能淨叁業,滅五逆決定業雲。見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等。
全一卷。譯者不詳。約譯于前秦、西秦時代(351~431)。又稱淨業部經、淨除業障經。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冊。本經內容分叁段,各以無垢光比丘及勇施比丘之犯淫、殺戒之因緣,闡明由一切法本來清淨之知見,根本淨化業障。[曆代叁寶紀卷十叁、開元釋教錄卷十二]
(經名)一卷,失譯。無垢光比丘入城乞食,爲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苦惱。見文殊師利菩薩,菩薩將詣佛所,佛爲說無性之法。發心得記,因廣說淨業障之法。
瑜伽二十一卷四頁雲:雲何名爲離諸業障?謂能遠離五無間業。所謂于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于如來所惡心出血。隨一所有無間業障、于現法中,不作不行;如是名爲離諸業障。若有于此五無間業,造作增長;于現法中,竟不能轉得般涅盤生起聖道。故約彼說離諸業障。 - 朱芾煌
雜集論十卷十叁頁雲:業障粗重者:謂能障道無間等業障性。 - 朱芾煌
(經名)淨業障經之異名。
(經名)妙法決疑業障經之異名。
如生圓滿中說。 - 朱芾煌
(經名)具名佛說智光滅一切業障陀羅尼經,一卷,趙宋施護譯。與佛說智炬陀羅尼經同本別譯。佛在日月天子宮說佛菩薩之名及咒,普賢菩薩贊歎而勸受持。
(經名)具名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唐智嚴譯。稱贊大乘功德經之異譯。
唐于阗國沙門釋智嚴譯
與《稱贊大乘功德經》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開元附秦錄
佛住毗舍離庵羅樹園。無垢光比丘入城乞食,被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憂悔。見文殊師利菩薩,將至佛所,佛爲說無性之法,發心得記,因廣說淨業障法。又說過去無垢光佛滅後,有勇施比丘犯根本戒,得聞深法,頓發大心,今已成佛。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