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 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般若心经、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五、顺正理论卷一、卷二]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Five Skandhas == 五蕴
or Five Aggregates, that is, the five components of an intelligent beings, or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ind:
1.Matter or Form (rupa) - the physical form responded to the five organs of senses, i.e., eye, ear, nose, tongue and body
2.Sensation or Feeling (vedana) - the feeling in reception of physical things by the senses through the mind
3.Recognition or Conception (sanjna) - the functioning of mind in distinguishing and formulating the concept
4.Volition or Mental Formation (samskara) - habitual action, i.e., a conditioned response to the object of experience, whether it is good or evil, you like or dislike
5.Consciousness (vijnana) - the mental faculty in regard to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experience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 - 明·一如等 撰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 - 陈义孝编
瑜伽二十七卷十四页云:谓蕴有五。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云何受蕴?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复有六受身。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总名受蕴。云何想蕴?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复有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总名想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复有所余除受及想诸心法等,总名行蕴。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
二解 集论一卷一页云: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杂集论一卷三页云:于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卽我相事。言身具者,谓内外色蕴所摄。受等诸蕴受用等义,相中当说。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者:谓识蕴,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义。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于余蕴计执我所。
三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一页云:五蕴者:一、色蕴,二、受蕴,三、想蕴,四、行蕴,五、识蕴。云何色蕴?答: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云何受蕴?答: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受蕴。云何想蕴?答: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想蕴。云何行蕴?答: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行蕴。云何识蕴?答: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如彼卷一页至十二页广释。
四解 法蕴足论九卷九页云: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五种蕴。何等为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名五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是名色蕴。云何受蕴?谓诸受、等受、别受、受性、受所摄,是名受蕴。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身受,心受。云何身受?谓五识身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身受。云何心受?谓意识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心受。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有味受,无味受。云何有味受?谓有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有味受。云何无味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味受。有作是说:欲界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色无色界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今此义中,有漏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无漏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如有味受,无味受,如是堕受,不堕受,耽嗜依受,出离依受,顺结受,不顺结受,顺取受,不顺取受,顺缠受,不顺缠受,世间受,出世间受,亦尔。复有三受,说名受蕴。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乐受?谓顺乐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云何苦受?谓顺苦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受。云何不苦不乐受?谓顺不苦不乐触所生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复次修未至定,静虑中间,第四静虑及无色定,顺不苦不乐触所生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复有四受,说名受蕴。谓欲界受,色界受,无色界受,不系受。云何欲界受?谓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欲界受。云何色界受?谓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色界受。云何无色界受?谓无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色界受。云何不系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不系受。复有五受,说为受蕴。谓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如是五受,广说如根品。复有六受,说为受蕴。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云何眼触所生受?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故,生受。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为等起,是眼触种类,是眼触所生,与眼触所生作意相应,于眼识所了别色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眼触所生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广说亦尔。是名受蕴。如受蕴,如是想蕴,识蕴,如其所应,广说亦尔。云何行蕴?谓行蕴有二种。一、心相应行蕴。二、心不相应行蕴。云何心相应行蕴?谓思,触,作意,广说乃至诸所有智,见,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是名心相应行蕴。云何心不相应行蕴?谓得,无想定,广说乃至文身。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不与心相应,是名心不相应行蕴。如是心相应行蕴,心不相应行蕴,总名行蕴。 - 朱芾煌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余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嗔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碱、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饥、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余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 明·杨卓
是世间五类现象的总称。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条件集合而成的。而五蕴,即是构成我们的存在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五项因素。这五类因素则为色、受、想、行、识,总称为五蕴。五蕴即:一、色蕴,泛指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亦包括我人的身体。二、受蕴:我人的感受作用,感觉或单纯的感情。三、想蕴:我人的思想、概念,或心中浮现的形象,或表象作用。四、行蕴:行是造作,也包括我人的意志、意念及行为。亦指受、想以外,心识的一般作用。五、识蕴:识是认识作用,此在唯识学上称为了别作用。 - 于凌波居士著
(书名)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四魔之一。又作蕴魔、五阴魔、五众魔、身魔。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使有情众生受种种障害,故称五蕴魔。(参阅“四魔”1854)
(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据大庄严经卷十二载,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身,故佛为频婆娑罗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喻说之,即:(一)色如聚沫喻,色指众生色身,沫即水沫。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实;以譬众生色身亦如聚沫,虚假不实。(二)受如水泡喻,谓水因风动,或因物系,忽尔成泡,须臾即没;以譬众生所受苦乐之事亦如水泡,起灭无常。(三)想如阳焰喻,阳焰指日光。谓远望旷野,日光发焰,如水溶漾,而实非水,以渴者想为水故;以譬众生妄想亦如阳焰,本无实体,因念成想,皆为虚妄。(四)行如芭蕉喻,行即造作之义。谓芭蕉体为危脆之物,无有坚实;以譬众生造作诸行,亦如芭蕉之虚脆而无坚实。(五)识如幻事喻,识即分别之义。谓如幻巾为马、幻草木为人,皆由幻觉所成,本无实体;以譬众生识心分别诸法,皆随境生灭,亦无有实。
[出大庄严经] 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蕴以积聚为义。谓一切众生。皆由此五法积聚而成身也。故佛为瓶沙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此五种为喻焉。(梵语瓶沙。亦名频婆娑罗。华言模实。谓身模充实也。)一色如聚沬喻色即众生色身。沬即水沬。谓沬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实。以譬众生色身。亦如聚沬。虚假不实也。二受如水泡喻受即领受之义。水泡即浮沤也。谓水因风动。或因物系。忽尔成泡。须臾即没。以譬众生所受苦乐之事。亦如水泡。起灭无常也。三想如阳焰喻想即想念之 - 明·一如等 撰
人之身心乃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假和合而成,譬身心如家宅,故称五蕴宅。[最胜王经卷四]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
(书名)大乘广五蕴论之略名。
佛地经论四卷八页云:当知此中无漏净戒,名为戒蕴。无漏定慧,名定慧蕴。无学胜解,名解脱蕴。无学正见,名解脱智见蕴。前三是因,后二是果。有义、一切皆是无学。缘解脱慧,名解脱智见。余慧名慧。有义,一切通学无学。学位分得,无学圆满。诸佛菩萨、皆具五故。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