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44 条与“五蕴”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27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当前显示“五蕴实相”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佛学大词典 【1】五蕴实相

  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一载,一切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身,此五蕴即为真如实相之理,故称五蕴实相。即:(一)色蕴实相,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故称色蕴实相。(二)受蕴实相,谓受是六根幻受,实是般若真空;即幻受而明真空,故称受蕴实相。(三)想蕴实相,谓想是缘思幻想,实是般若真空;即幻想而明真空,故称想蕴实相。(四)行蕴实相,谓行是造作幻行,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行而明真空,故称行蕴实相。(五)识蕴实相,谓识是分别幻识,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识而明真空,故称识蕴实相。

三藏法数 【2】五蕴实相

  [出大般若经]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之义。谓由积聚色等五法。以成色身也。实相者。真如无妄之理也。即此五蕴而是实相之理。故名五蕴实相也。一色蕴实相色即质碍之义。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蕴实相。(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二受蕴实相受即领纳之义。谓受是六根幻受。实是般若真空。即幻受而明真空。是名受蕴实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三想蕴实相想即思想之义。谓想是缘思幻想。实是般若真空。即幻想而明 - 明·一如等 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