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5本字典中找到 20 条与“传灯”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佛学大词典 【1】传灯

(一)与传法同义。谓法脉展转相传而不绝,如灯火相续而不灭。大般若经卷四○六(大七·二九上):“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为他宣说法要,与诸法性常不相违。诸佛弟子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由是为他有所宣说,皆与法性能不相违,故佛所言,如灯传照。”

  又以佛法犹如明灯,能照破世界之冥暗,故将传法称为传灯。北宋道原于景德年间所编之禅宗史书,即取“灯火相续”与“照破黑暗”之譬喻而称为“景德传灯录”。其后,历代之禅宗史传亦多援引其例而续作各种“灯录”,如宋代之天圣广灯录、联灯会要、建中靖国续灯录、嘉泰普灯录、五灯会元,明代之五灯严统、续传灯录、继灯录、禅灯世谱,清代之五灯全书、续灯正统、锦江禅灯、黔南会灯录、续灯存稿等。

  又日本真言宗于灌顶时,称大阿阇梨为传灯大阿阇梨;净土宗传法时,能化之师称传灯师,所化之众称传灯佛子。又为日本僧位之称号,设有传灯大法师位、传灯法师位、传灯满位、传灯住位、传灯入位等五位。[释氏要览卷中、祖庭事苑卷八](参阅“传法”5389)

  (二)明代僧。生卒年不详。浙江西安人,俗姓叶。号无尽。少投进贤映庵剃染,后随百松学天台教法。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问百松楞严大定之旨,见百松瞪目周视,忽而契入,得授金云紫袈裟。十五年,卜居天台山幽溪高明寺,立天台祖庭,教授学徒,兼研习禅及净土。其所撰净土生无生论,融会天台宗三观之旨,阐扬净土法门。二十五年,撰楞严经玄义四卷,续出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楞严经圆通疏十卷、性善恶论六卷、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二卷、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天台传佛心印记注二卷。师常开讲席,尝于新昌大佛前任“竖义”一职时,阖众齐闻天乐之铿锵。又屡修法华、大慈、光明、弥陀、楞严等诸忏,每岁行四种三昧。临终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高唱经题二回,泊然而寂,世寿七十五。[法华经持验记卷下、净土圣贤录卷五]

  (三)北宋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之略称。(参阅“景德传灯录”5008)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传灯

  (人名)明释传灯,字无尽,号有门。居高明寺。博通内典。传南教宗。释楞严维摩诸经。着天台方外志。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传灯

  (术语)法能破阇,故以灯譬之。传法于他,故曰传灯。大般若经四百六曰:“尊者善现,告尊者舍利子言: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为他宣说法要,与诸法性常不相违。诸佛弟子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由是为他有所宣说皆与法性不相违。故佛所言,如灯传照。”维摩经菩萨品曰:“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智度论百曰:“所以嘱累者,为不令法灭故。汝当教化弟子,弟子复教余人,展转相教。譬如一灯,复燃余灯,其明转多。”

佛学常见辞汇 【4】传灯

  传法于他人,如灯灯相传,心心相印。 - 陈义孝编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5】传灯

  (书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元年,吴沙门道彦,系释迦以来祖祖之法脉,录法语者。后效之有种种之灯录。此其嚆矢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传灯

  (仪式)相承法脉之仪式也。

佛学大词典 【7】传灯

位于韩国京畿道江华郡。号鼎足山,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系新罗阿度创建,原称真宗寺,因高丽忠烈王妃贞和宫主进献真玉灯,  遂改寺名为“传灯”。又忠烈王八年(1282),贞和宫主命印奇由我国所请回之大藏经,即安置于本寺中。至朝鲜光海君七年(1614)二月,寺宇毁于火灾,仁祖三年(1625)再兴。现存建筑除大雄宝殿外,尚有药师殿、冥府殿、讲说堂、香炉殿、普谱阁等。[朝鲜佛教通史]

佛学大词典 【8】传灯

  凡三十六卷,另有目录三卷。明代圆极居顶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继景德传灯录之后,集录禅宗六祖大鉴慧能以下第十世至第二十世之传法世系。主录机语,少载事迹,共一二○三人,若加无传文者则共有三一一○人。本书在编修过程中,采择五灯会元、佛祖慧命、僧宝传、禅门宗派图、诸祖语录等书。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9】传灯阿阇梨

  (术语)传法阿阇梨之异名。

佛学大词典 【10】传灯玉英集

凡十五卷。宋代王随编。现收于宋藏遗珍上集。此系删定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之拔钞本,于宋景祐元年(1034)编成,并上表仁宗,奏请入藏,同年即在印经院奉令开版。本书删定景德传灯录之缘由,其后序有所叙及:“臣早以余暇恭披是录,精究义谛,偶达宗旨,而又顾绲縢之重,卷帙稍广,谅参学之者津携颇难。因思佛门律论尚资纂钞,儒家史传具存纪略,遂择乎精粹,撮其机要,删为十五卷,题之曰:“传灯玉英集”。”宋初以来王室奖励佛教,其中,大藏经之开版及翻译事业更刺激当时士大夫关心佛教,尤以儒士盛行参禅,景德传灯录及禅宗古则、公案,广为一般人所爱读。本书系近年在山西省赵城县广胜寺所发现金藏之一,惟内容不全,尚欠卷一、卷四、卷七、卷九、卷十一、卷十三,及卷三、卷十、卷十五等三卷之首部。[佛法金汤编卷十一、金刻大藏经の发见とその刊行(冢本善隆,日华佛教研究会年报第一)]

佛学大词典 【11】景德传灯

  凡三十卷。宋代道原撰。略称传灯录。为我国禅宗史书之一。原题名为佛祖同参集。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七○一人之传灯法系,内容包括行状、机缘等。其中附有语录者九五一人。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具表上进,并奉敕入藏,故以“景德”名之;又以灯能照暗,法系相承,犹如灯火辗转相传,喻师资正法永不断绝,故称“传灯”。

  本书系研究我国禅宗史之根本资料。卷首有杨亿所撰之序。卷一、卷二叙述过去七佛与第一祖摩诃迦叶至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之传法情形。卷三叙述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东土五祖之传法。卷四叙述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旁出法系:牛头禅、北宗禅、净众宗等法系,及牛头法融、北宗之神秀、普寂等传记。卷五叙述慧能及慧能之法系。卷六收录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卷七收录鹅湖大义与麻谷宝彻。卷八列叙南泉普愿等五十四人之传。卷九列百丈怀海之法嗣三十人。卷十为南泉普愿之法嗣,如赵州从谂等人之传记。卷十一叙述沩仰宗之祖沩山灵祐之法嗣。卷十二为临济宗之祖临济义玄之传。卷十三叙述荷泽宗之法系,并收录华严宗之澄观与宗密之传。卷十四收录石头希迁及其法系。卷十五收录洞山良价。卷十六为德山宣鉴等人之法嗣。卷十七为曹洞宗之系统。卷十八、十九为雪峰义存之法系。卷二十叙述曹山本寂之系统。卷二十一为玄沙师备之法系。卷二十二、二十三为云门宗之法系。卷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为法眼宗清凉文益之法系。卷二十七叙述不属任何禅门宗派而较优秀之禅者。卷二十八收录特殊优异之禅宗语录,包括南阳慧忠、荷泽神会等十二人。卷二十九题为“赞颂偈诗”,共收录白居易等十七人之偈颂。卷三十题为“铭记箴歌”,共收录二十三种坐禅箴、证道歌。本书有二种重刊本,一为南宋绍兴四年(1134),思鉴重刊;一为元延祐三年(1316),希渭重刊。[佛祖统纪卷四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景德传灯

  (书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年中,沙门道原编。集诸祖之机缘者。

中国百科全书 【13】景德传灯

  Jingdechuandenglu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30卷。宋景德元年(1004)东吴道原撰。灯能照暗,禅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犹如传灯,故名。先是有唐金陵沙门慧炬(或作智炬)、天竺三藏胜持,于贞元十七年(801)编次禅宗诸祖传记偈谶及宗师机缘为《宝林传》。光化二年(899),又有华岳玄伟禅师,编次贞元以来禅宗宗师机缘,为《玄门圣胄集》。道原续后梁开平以来宗师机缘,统集《宝林》、《圣胄》等传,撰成此书。书成以后,诣阙进呈,宋真宗诏翰林学士杨亿等刊削裁定,历时一年,方遂终篇。本书所记禅宗世系源流,上起七佛,下止法眼文益法嗣长寿注齐,五十二世,1701人。其中951人有机缘语句,其他有名无文。全书无总目,但各卷目录对“见录”与“不录”都一一注明。

  灯录是介于僧传与语录之间的一种文体,为禅宗首创。与僧传相比,它略于记行,详于记言;与语录相比,它撷取语录之精要,又按照授受传承的世系编列,相当于史籍中的谱录。它实际上是禅宗思想史。

  收入《大正藏》的《景德传灯录》为元延祐三年(1316)重刻本,与明藏本略有不同。延祐本书首有杨亿序;元希渭《重刊景德传灯录状》;西来年表,起南齐建元元年(479),止于隋义宁二年(618),以叙说帝王世系为主,间及达磨等人行历。中有“旧本传灯云”等语。卷九之末附唐裴休集《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卷末有杨亿寄李维书,叙其师承始末;南宋绍兴二年(1132)长乐郑昂《跋》;天童宏智和尚《疏》;绍兴四年左朝奉大夫刘斐《后序》。这些均为明本所无。此外,部分卷目稍异。

  本书问世以来在佛教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引出了禅宗一系列的灯录著述,如《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续传灯录》等,为禅宗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而且为宋代以及以后有关学术思想史的撰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式。(陈士强)

佛学大词典 【14】延宝传灯

  凡四十一卷。为日本临济宗僧师蛮(1626~1710)历三十余年所完成之禅宗史。系模仿我国景德传灯录而着。集录日本禅宗高僧、居士一二四七人之传记、法系、法语、诗偈等。由此书可略窥日本禅宗教义之一斑与风仪之大体。

佛学大词典 【15】东域传灯目录

全一卷或二卷。日本永超编述(1094)。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全书集流布于日本之经典目录,计分弘经录、传律录、讲论录、杂述录、传记录等五科。(一)弘经录,分为华严、般若、法华、众经等四种,计七一八部。(二)传律录,内收梵网经义记等大小乘律部注书一○四部。(三)讲论录,收大乘释经论、大乘集义论末释三九八部及小乘论疏记四十二部。(四)杂述录与(五)传记录不分,共计收录大乘义章以下章疏纪传二六七部、西域诸贤著述十二部、梵释寺录传记书目外十四部、护命僧正撰述书目外二十七部。以上五科总合一五八二部。又各项之下,列有卷数、作者,间亦有考注。[诸宗章疏录卷二]

佛学大词典 【16】增集续传灯

  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南石文琇(1345~1418)着,清康熙十年(1671)浙江嘉兴府楞严寺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二册。系文琇继“续传灯录”之后,搜录宋至元代之禅宗典籍、塔铭、行状等,增订、编集大鉴下十八世至二十五世,计五百余位禅师之行实、机缘语要等。卷末附录五灯会元补遗一卷,增列大鉴下十七世,计二十人之略传。又于补遗之后增列法嗣未详者七人。

佛学大词典 【17】净土传灯总系谱

  凡三卷。日本鸾宿撰。系印度、中国、日本净土传灯诸祖之系谱。分天竺弘传、震旦弘传,日本弘传三部分。[莲门类聚经籍录卷下]

阅藏知津 【18】景德传灯录(三十卷)

宋景德东吴沙门道原纂
  先叙七佛并偈。始自摩诃迦叶,终于南岳第九世,青原第十一世,共祖师一千七百十二人,内九百五十四人,有语见录,余七百五十八人,但存名字,尽二十六卷。宝志、善慧、南岳、天台、僧伽、万回、丰干、寒山、拾得、布袋,十人,及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一卷。南阳大寂,乃至法眼等十二人广语一卷。赞、颂、偈、诗,一卷。铭、记、箴、歌,一卷。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