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3本字典中找到 7 條與「但空」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但空

  “不但空”之對稱。知道一切事物有空理之一面,然不知其反面同時存有不空之意義,稱爲但空、偏空。知道空理,同時亦知不空之理,此稱爲不但空、不可得空。執著空,稱但空;知空亦不可得而不執空,稱不但空。叁論宗吉藏以但空、不但空區別大乘、小乘之教義。天臺宗則分配之于二教,以但空爲藏教,以不但空爲通教;又對觀空之空觀,分爲但空觀與不但空觀。[大智度論卷叁十七、叁論玄義、摩诃止觀(會本)卷叁之叁、天臺四教儀](參閱“叁觀”706)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但空

  (術語)大小乘所見之空理有二種,小乘分析諸法,但見空而不見不空,故雲但空。大乘之菩薩,分析諸法,不使歸空,諸法如幻如夢,其當體見空,空之中自有不空之理,故謂之不但空。天臺分配之于二教,以但空爲藏教,以不但空爲通教。法華玄義一曰:“叁藏二乘,明但空爲極。譬頗梨珠,一往似真,再研便僞。”

佛學常見辭彙 【3】但空

  小乘人分析諸法時,但見空而不見不空,叫做但空。大乘菩薩卻說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但在空中自有不空之理,叫做不但空。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4】但空

  指中道空。又作不可得空。爲“但空”之對稱。謂不但見但空,且兼見不空,而達中道義之空。觀不但空之理,稱爲不但空觀,即天臺化法四教中,通教利根之機所觀之空理。智顗之摩诃止觀(會本)卷叁之叁分別通教叁乘人所見之空理,謂二乘人體假入真,唯入但空,而未由但空入假,無化他之用;菩薩體假入但真,能由但空入假,化度衆生,淨佛國土;唯上根菩薩體假入真,次第入但空、不但空,故能破除無明而見佛性。[天臺四教儀](參閱“但空”2771)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但空

  (術語)二乘之人,觀一切法悉皆空,見但空而不見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薩不但見但空,兼見不空,故名不但空,即中道空也。天臺四教中通教之空觀也。

佛學常見辭彙 【6】但空

  二乘人觀察一切事物,只見但空而不見不空,所以叫做但空,亦名偏空;菩薩不但見但空,而且也見不空,所以叫做不但空,亦即中道之空,這是天臺四教中通教的空觀。 - 陳義孝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但空叁昧

  (術語)執于但空,不知不但空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