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6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条与“”相关的内容

提示:我们只为您显示最前面的1000条搜索结果,您可以精确关键词以提高查询的准确度。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584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八佛 白佛 拜佛 谤佛 报佛 本佛 称佛 成佛 大佛 法佛 佛嶴 佛宝 佛钵 佛部 佛藏 佛剎 佛乘 佛道 佛德 佛地 佛殿 佛顶 佛发 佛罚 佛法 佛佛 佛阁 佛供 佛骨 佛光 佛国 佛果 佛海 佛号 佛吼 佛护 佛华 佛化 佛画 佛会 佛慧 佛迹 佛记 佛家 佛见 佛教 佛戒 佛界 佛经 佛境 佛具 佛龛 佛口 佛力 佛陇 佛门 佛灭 佛鸣 佛魔 佛母 佛奴 佛七 佛器 佛钱 佛曲 佛日 佛刹 佛山 佛舍 佛身 佛师 佛使 佛世 佛事 佛室 佛寿 佛授 佛书 佛树 佛说 佛塔 佛坛 佛檀 佛堂 佛天 佛田 佛图 佛土 佛陀 佛位 佛物 佛现 佛像 佛心 佛星 佛性 佛学 佛牙 佛眼 佛因 佛音 佛印 佛莹 佛语 佛缘 佛愿 佛月 佛赞 佛葬 佛哲 佛智 佛种 佛子 佛宗 佛祖 供佛 古佛 骨佛 观佛 灌佛 号佛 后佛 化佛 活佛 迹佛 见佛 金佛 净佛 腊佛 理佛 秘佛 魔佛 木佛 内佛 念佛 七佛 千佛 前佛 绕佛 濡佛 入佛 三佛 生佛 诗佛 十佛 石佛 四佛 叹佛 五佛 洗佛 笑佛 心佛 信佛 行佛 性佛 绣佛 选佛 一佛 因佛 印佛 应佛 玉佛 浴佛 圆佛 缘佛 愿佛 赞佛 折佛 真佛 支佛 值佛 诸佛 砖佛 作佛 阿■佛 八佛顶 谤佛经 宝积佛 宝髻佛 宝生佛 抱佛脚 本初佛 本性佛 辟支佛 鞞佛略 别念佛 不动佛 常念佛 陈佛子 成佛寺 成佛塔 持佛堂 大禅佛 大佛顶 大佛寺 大念佛 大势佛 诞生佛 灯明佛 底沙佛 地念佛 定光佛 多宝佛 二佛身 二佛土 二佛性 法界佛 法身佛 分证佛 佛钵印 佛布施 佛部主 佛藏经 佛乘戒 佛出世 佛大先 佛诞日 佛地经 佛地罗 佛弟子 佛顶面 佛顶坛 佛顶业 佛顶印 佛顶咒 佛顶尊 佛法藏 佛法僧 佛宫寺 佛骨宗 佛光寺 佛国记 佛国寺 佛话经 佛窟寺 佛腊日 佛灭度 佛灭日 佛名会 佛名经 佛母经 佛母院 佛三密 佛三语 佛桑花 佛丧花 佛舍利 佛身力 佛神通 佛生国 佛生会 佛生日 佛世界 佛世尊 佛事门 佛手岩 佛树王 佛树牙 佛四德 佛随念 佛图澄 佛图户 佛图寺 佛驮什 佛驮耶 佛陀里 佛陀什 佛围陀 佛五姓 佛香阁 佛心印 佛心宗 佛性戒 佛性论 佛学院 佛牙节 佛牙史 佛牙寺 佛言量 佛岩山 佛眼法 佛眼供 佛眼派 佛眼印 佛眼咒 佛眼尊 佛医经 佛影窟 佛语经 佛语心 佛磔手 佛证净 佛知见 佛种姓 佛种性 佛种族 佛足石 佛祖会 弗沙佛 高佛顶 高念佛 歌念佛 挂大佛 观佛经 观行佛 灌佛会 灌佛偈 灌佛经 灌佛斋 广赞佛 归依佛 果头佛 过去佛 欢喜佛 绘佛师 迦叶佛 甲念佛 见在佛 金铜佛 究竟佛 九佛事 觉卧佛 空王佛 理佛性 理即佛 六即佛 楼至佛 略赞佛 满成佛 明佛论 南无佛 念持佛 念佛禅 念佛观 念佛镜 念佛门 念佛者 念佛宗 涅槃佛 暖佛节 裴佛略 毗佛略 七佛经 千佛洞 千佛山 千佛岩 千尊佛 然灯佛 燃灯佛 饶王佛 如如佛 如意佛 入定佛 三佛顶 三佛身 三佛土 三佛陀 三佛性 三佛语 三佛子 三昧佛 三千佛 三十佛 三世佛 三尊佛 善寂佛 身泥佛 声佛事 胜佛顶 胜观佛 尸弃佛 十二佛 十佛名 十三佛 十斋佛 十种佛 四佛土 四种佛 胎内佛 叹佛偈 啼哭佛 天真佛 通佛教 通念佛 万佛寺 万佛堂 维卫佛 卧佛寺 无称佛 无动佛 无光佛 无相佛 无缘佛 五佛顶 五佛色 五佛性 五佛子 五佛座 香积佛 行佛性 选佛场 选佛图 严佛调 盐水佛 药师佛 一佛乘 一佛土 一日佛 因地佛 隐念佛 踊念佛 玉佛寺 浴佛会 浴佛偈 御佛名 圆佛教 月面佛 赞佛乘 赞佛偈 真佛颂 真佛土 真佛子 支佛地 值佛难 诸佛顶 诸佛家 诸佛经 竺佛调 竺佛念 竺佛朔 住持佛 自心佛 作佛事 阿閦鞞佛 阿閦佛法 阿閦佛经 阿閦婆佛 阿弥陀佛 阿提佛陀 阿惟三佛 闇室念佛 八大佛顶 八恒值佛 八十八佛 巴利佛教 把土坌佛 白伞佛顶 百佛名经 百心成佛 百丈佛图 拜佛修斋 般若佛母 北传佛教 北方佛教 本来成佛 辟支佛乘 辟支迦佛 别时念佛 不丹佛教 不断光佛 不共佛法 不了佛智 部派佛教 藏师七佛 草木成佛 阐提成佛 常随佛学 超佛越祖 称名念佛 称檀德佛 成佛得道 成佛得脱 成佛时期 成正觉佛 出佛身血 除障佛顶 摧碎佛顶 嵯峨念佛 大乘佛教 大方广佛 大佛禅寺 大佛顶法 大佛顶经 大佛顶咒 大谷石佛 大光明佛 大力广佛 大念佛寺 丹霞烧佛 得佛法分 灯节佛供 顶光化佛 定光佛手 定心念佛 多罗佛钵 二乘成佛 二乘作佛 二佛并坐 二佛中间 二种佛境 二种佛土 发生佛顶 法佛无二 非情成佛 非心非佛 废佛毁释 佛澳和尚 佛般涅盘 佛棒之争 佛本行经 佛本之争 佛部定印 佛部真言 佛成道日 佛传典籍 佛慈护印 佛诞生会 佛道声闻 佛道之争 佛的称号 佛地经论 佛典释例 佛法六名 佛法寿命 佛法死人 佛法无边 佛法真如 佛凡一体 佛佛授手 佛缚法缚 佛光精舍 佛光山寺 佛光王子 佛后普贤 佛化身三 佛欢喜日 佛慧初心 佛降生像 佛教壁画 佛教辞典 佛教大系 佛教大学 佛教梵语 佛教改革 佛教教典 佛教教理 佛教教旗 佛教教制 佛教刊物 佛教历法 佛教入传 佛教诗歌 佛教诗人 佛教史书 佛教文库 佛教文学 佛教舞蹈 佛教医术 佛教仪礼 佛教遗迹 佛教艺术 佛教音乐 佛教音义 佛具九恼 佛具十身 佛觉三昧 佛口蛇心 佛篱祖室 佛立三昧 佛灭年代 佛魔一如 佛母加持 佛母明王 佛母准提 佛涅槃忌 佛菩萨位 佛日茶篮 佛日豆爆 佛三不能 佛三身赞 佛十地经 佛十力经 佛十宿缘 ▲ 收起
佛学大词典 【1】

  梵语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对佛证悟之内容,诸经论有种种说法。对佛身、佛土等,各宗派亦各有异说。但大乘则总以“至佛果”为其终极目的。

  称赞佛之功德有种种异名,即如来十号,或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或世尊、世雄(断世间一切烦恼之雄猛、雄健者)、世眼(世间之引导者)、世英(世间优秀者)、天尊(五天中之最胜第一义天),或大觉世尊(简称大觉尊)、觉王(觉皇)、法王、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仙(大仙,仙人中之最尊者)、大医王(如应病与药之名医,应心病而说法者)、佛天(五天中之最胜第一义天)、佛日(比喻佛为太阳之语)、两足尊、二足尊、两足仙、二足仙(以上四名为二足生类中之最尊者之意。又二足即具足愿与行,或福与慧者之意)、天中天(诸天中之最胜者)、人中牛王(比喻佛为牛王之语)、人雄师子(人中之雄者,恰如兽类中之狮子)等种种异名。

  佛为能化之人,可教导我人,故称之为能人;由是阿弥陀佛即称为安乐能人(安乐世界之能人)。另有以能人为能仁,能仁即释迦之意译;故又借释迦佛之名,遍指一般殊胜之佛。佛所特有之殊胜德性,具足于其身者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外尚具有十力、四无所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胜之能力。又,佛有七项殊胜功德超越常人,称为七胜事,或称七种最胜、七种无上,即身胜、如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等。佛之定、智、悲均为最胜者,故称大定、大智、大悲,配于断德、智德、恩德等三德,合称为大定智悲。

  过去世所出现之佛(过去七佛、燃灯佛等),称为过去佛或古佛。未来将出现于娑婆世界之佛(弥勒佛),则称后佛或当来佛。早期,佛系指历史上之佛,亦即指释尊而言。其后复产生过去七佛之思想,而后更有未来佛与弥勒佛之产生;今于释尊与弥勒二佛之间,别有无佛之世。小乘认为现在世不可能二佛并存,至大乘佛教时期随其世界观之扩大,认为于一时中有多佛并存。例如,东方有阿■佛及西方有阿弥陀佛,同时在现在他方世界,复有无数(如恒河沙之数)佛存在,即所谓十方恒沙诸佛。故一般以小乘为一佛说,而大乘为多佛说。

  小乘中之大众部则认为,其他三千大千世界,同时有其他诸佛存在,故主张“一界一佛,多界多佛”之说。有部则主张多界一佛说;此时之“界”,系指三千大千世界而言。此外,三世诸佛指过去庄严劫之千佛、现在贤劫之千佛以及未来星宿劫之千佛,合三劫为三千佛;其佛名出于三劫三千佛名经,佛名会即指据此经之说而行之法会。又,入佛道之因缘,称为佛缘。[杂阿含经卷十二、卷二十、新华严经卷四十二、千佛因缘经、贤劫经卷八叹古品、大般若经卷三六五巧便行品、首楞严三昧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大智度论卷九、卷二十九](参阅“如来”2346、“佛土”2609、“佛身”2629)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

  (术语)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穷满,简异于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善见律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英汉对照词典 【3】

Buddha  ==  佛

Means  "the  Enlightened  One"  or  "the  Awakened  One".

佛学常见辞汇 【4】

  梵语佛陀的简称,华译为觉者,也就是正觉和遍知的大觉大悟者。遍知是说对于宇宙事理无所不知觉,正觉是说所知正确真实而无外道那样邪见妄执的错误,所以佛的另一尊号叫做正遍知或正等觉。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自己遍知正觉以超越三界凡夫;觉他是先觉 - 陈义孝编

俗语佛源 【5】

  佛陀(Buddha)简称“佛”,意译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于凡夫的不觉,称为“自觉”;对于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称为“觉他”;对于菩萨自觉、觉他而未完美,称为“觉行圆满”。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中,佛是最高的果位。佛有许多别称,如:如来、善逝、天人师、世尊等。佛又有种种“身”,如法身、报身、应身等。佛往往专称应现于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也泛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等。此外,学佛之“佛”,指佛法;念佛之“佛”,指佛号;拜佛之“佛”,指佛像……均是触类引申之义。佛教徒以为念佛可以消除业障、修身修福。在现代诗中如苏曼殊《有怀》诗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天恁恨不胜。”(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法相辞典 【6】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三卷七页云:问:若如是者;三乘无学,皆是具知。何故世尊独名为佛?答:能初觉故;能遍觉故;能别觉故;说名为佛。声闻独觉,不能初觉,不能遍觉,不能别觉;故不名佛。有说:若于尔焰自觉遍觉无错谬觉;说名为佛。独觉虽能自觉;无余二种。声闻俱无;故不名佛。有说:若于诸缘,能自然觉,一切种觉;说名为佛。独觉虽有自然觉;而无一切种觉。声闻俱无。故不名佛。有说:若智,于能觉,所觉,行相,所缘,根根义,有境境,尔焰中能遍明觉;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有闻而不舍;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相续中,永伏一切非理习气;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有于甚深缘起河,能尽源底;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故经喩以三兽渡河。谓兔马象。兔于水上,但浮而渡。马或履地,或浮而渡。香象恒时蹈底而渡。声闻独觉及与如来渡缘起河,如次亦尔。有说:若断二种无知,谓染不染;说名为佛。声闻独觉,惟能断染,不断不染;故不名佛。有说:若断二种疑惑,谓事随眠;说名为佛。声闻独觉,虽断随眠;而不断事。故不名佛。有说:若尽智时,二障俱断,心得解脱谓烦恼障及解脱障;说名为佛。声闻独觉,或先脱烦恼障,后解脱障。或先断解脱障,后烦恼障。无俱脱者,故不名佛。有说:若具二圆满者;说名为佛。谓所依能依。诸余有情,或所依圆满,非能依。如转轮王。或能依圆满,非所依。谓声闻独觉。惟佛具二,故得佛名。如所依能依;器、器中,处、处中,明、与行,应知亦尔。有说:若三事圆满;说名为佛。谓色、族、辩。二乘不尔。有说:若三事圆满;说名为佛。谓立誓,果成,恣间。二乘不尔。有说:若具三不护,三不共念住;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所言无二,辩才无竭,所记无谬;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具四智;说名为佛。谓因智,时智,相智,说智。二乘不尔。有说:若具四智;说名为佛。谓无着智,无碍智,无谬智,不退智。二乘不尔。有说:若具种种因觉,种种果觉,种种相续觉,种种对治觉;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世八法所不能染,功德彼岸,无能逮者,一切危扼,堪能拔济;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具十八不共佛法,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不共,念住;说名为佛。二乘不尔。有说:若有深远微细遍行平等大悲心者;说名为佛。深远者:三无数劫所积集故。微细者:觉三苦故。遍行者:缘三界故。平等者:于怨亲中无转异故。由如是等种种因缘,于三具知,惟一名佛。
  三解  法蕴足论二卷六页云:所言佛者,谓于如来无学智见明鉴觉慧照现观等,已能具起及得成就;故名为佛。且如有一大婆罗门,来诣佛所,以妙伽他赞问佛曰:稽首世导师,名最上觉者。何缘父母等,号尊名佛陀?世尊哀愍彼婆罗门,亦以伽他而告彼曰:婆罗门当知,我如去来佛,成就觉者相。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观三世行,皆有生灭法。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于应知断证修事已办;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于一切境,具一切知见。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于无量劫,修诸纯净行,经无量死生。今于最后身,离尘垢毒箭,证得无上觉。故我名佛陀。 - 朱芾煌

阿含辞典 【7】

为音译,另音译为「佛陀」,义译为「觉者」,指没有老师指导而证得解脱者,如「辟支佛」、「三藐三佛陀」,但一般都作为「三藐三佛陀」的略称,参看「三藐三佛陀」、「辟支佛」。 - 庄春江居士编

佛识慧集 【8】

佛陀的简称,称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大圣人。有称世尊、慈尊、释迦佛、如来佛等。

- 梵心居士编

佛学大词典 【9】

  佛应舍利弗之问而说东方八佛名号,谓闻者若受持读诵则不退菩提。八佛即:(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  (三)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  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东方妙音明世界之宝莲华善住沙罗树王如来。[八佛名号经]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0】

  (名数)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三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妙音明世界之宝莲华善住沙罗树王如来。见八佛名号经。

佛学常见辞汇 【11】

  八佛名号经所说东方之八佛,即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 - 陈义孝编

佛学大词典 【12】

  指向佛表白。如经典中常用之“白佛言”、“白世尊言”等用语。或用于疏及回向文之首,乃赞佛之语。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圣节(大四八·一一一三中):“维那白佛宣疏毕,知客跪接炉。”[禅林象器笺卷十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3】

  (仪式)白为表白之义,疏及回向之首,叹佛之语,谓之白佛。见象器笺十三。

阿含辞典 【14】

对佛陀说。 - 庄春江居士编

佛学常见辞汇 【15】

  礼拜诸佛。 - 陈义孝编

佛学大词典 【16】

  (一)指为妨害释尊弘教所做之诽谤事迹。最有名者为提婆达多,彼原系佛陀之堂弟,后出家为佛弟子;至晚年,欲排挤佛而自代之,并破坏佛弟子之和合,以延揽入己门下,然其企图未果,而身堕地狱。另有旃遮摩那,因嫉妒佛陀化导之盛况,遂于祇园精舍扬言佛与彼私通并令怀孕,旃遮摩那由此而现身受业报。又有舍卫城之外道,杀害淫女孙陀利,佯称系佛所为,以达谤佛之目的。(参阅“旃遮摩那”4119  、“谤三宝戒”6514)

  (二)泛指毁谤佛法。景德传灯录卷六(大五一·二四七上):“师却问曰:“大德说何法度人?”曰:“讲金刚般若经。”(中略)师曰:“此经是阿谁说?”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是佛说耶?”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请大德说看。”无对。”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7】

  (术语)与报身佛同。

佛学常见辞汇 【18】

  与报身佛同。见三佛条。 - 陈义孝编

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第32页第33页第34页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第39页第40页第41页第42页第43页第44页第45页第46页第47页第48页第49页第50页第51页第52页第53页第54页第55页第56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