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經典所立之經題概分爲叁種單項、叁種複項、一種叁項皆具足者,共爲七種,以區別各經確立經題之旨趣。故又稱七種立題。此系天臺大師智顗所說。智顗認爲歸納一切佛經之經題,不外乎人、法、譬叁大項,其中,又由單(僅有一項)、複(具有兩項)、具足(叁項皆具足)之不同而可細別爲七種,即:(一) 單人立題,例如佛說阿彌陀經;其中之“佛”(即釋迦佛)與“阿彌陀佛”均爲人,而以釋迦佛爲能說之人,阿彌陀佛爲所說之人。(二)單法立題,例如涅槃經;此經旨在闡說“涅槃”之法,是爲以法立名之經題。(叁)單譬立題,例如梵網經;“梵網”指梵天之寶網,其網目上有千重彩絡,重重交徹,無量無盡而不相障閡,而梵網經中之內容即在講說十重四十八輕之大乘戒法,其一一教法無量無盡,猶如梵天之網,故取以爲譬。(四)人法立題,例如文殊問般若經;其中之“文殊”爲人,“般若”爲法。(五)法譬立題,例如妙法蓮華經;其中之“妙法”爲法,“蓮華”爲譬喻。(六)人譬立題,例如如來師子吼經;其中之“如來”爲人,“師子吼”爲譬喻。(七)具足立題,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中之“大方廣”爲法,“佛”爲人,“華嚴”爲譬喻。
上記七種之中,前叁項單人、單法、單譬,並稱爲單叁,意指叁種僅具有單一項目者;其次之叁項人法、法譬、人譬,並稱爲複叁,意指叁種具有兩項者;最後一項稱爲具足一,意指一種叁項皆具足者。總括全部七種,則稱爲單叁複叁具足一。
此類以特殊義例來判別經題旨趣之作法,除智顗外,叁論宗集大成者吉藏、東晉淨土教高僧慧遠、華嚴宗叁祖澄觀等諸師亦各有見解,例如吉藏于法華遊意中,共舉出但人、但法、但處、但時、但事、但喻、法喻雙舉、人法俱題、叁義立名等九種。此外,其余諸師所列舉之項目與解釋亦各異其趣而別有特色。[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慧遠)、維摩義記卷一本、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六、天臺四教儀集注卷上、大明叁藏法數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