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清净之法眼也。五眼中法眼见事理诸法之净眼也。华严经曰:“如是净眼能观见。”[囗@又](人名)王子之名。见净藏净眼条。
清净的法眼。 - 陈义孝编
1.清净之眼。2.指「佛陀」。3.指「法眼净」之初果,如「愿净眼记之」。 - 庄春江居士编
净藏(梵Vimala -garbha )与净眼(梵Vimala -netra )之并称。乃药王、药上二菩萨过去因位时之名。据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载,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之过去世中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于其教法中有王名妙庄严,王之夫人名净德,有二子即净藏、净眼,此二子久修菩萨道,具足福德智慧,通达诸三昧。尝因其父信受婆罗门法而为作种种变现,令归佛法。[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法华义记卷八](参阅“药王菩萨”6690)
(人名)出于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中,因缘谈中之人。过去世,光明庄严国有王,云妙庄严。邪见炽盛,不信佛法。二子,净藏,净眼,夙信佛法,得神力怜愍父王之邪见,为之演种种奇瑞,遂令父王翻心至佛所,得法华利益。
二十种外道之一。即计涅槃为常住、无烦恼果之印度外道。据百论卷下破常品载,净眼论师主张涅槃为无烦恼之果,系缚、可缚、方便等三事均无之处。缚,即烦恼、业;可缚,指众生;方便,指八圣道。[外道小乘涅槃论、中观论疏卷十本、百论疏卷下之中]
(术语)一心观梵释诸天之净身名为净眼三昧。大日经疏曰:“于梵释诸尊解脱身一心不乱,名彼天净眼三昧。”
一心观想梵释诸天的清净身体,叫做净眼三昧。 - 陈义孝编
指「肉眼、天眼、慧眼」。 - 庄春江居士编
瑜伽六十七巻九页云:慧解脱阿罗汉、名清净眼。 - 朱芾煌
瑜伽六十七卷九页云:若具三明俱分解脱,名极清净眼。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