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諸佛菩薩爲教化衆生之故,示現化身而出于世間。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七上):“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
(術語)佛菩薩自實身現化身出于世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
如生支差別中說。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頁雲:出、謂出胎。現、謂嬰孩,乃至少年,及中年位。 - 朱芾煌
如生支差別中說。 - 朱芾煌
(雜語)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曰:“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衆于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衆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寂調音所問經曰:“東方去此過萬佛土,有世界名曰寶住,佛號寶相如來應供正遍知。今現在,文殊師利爲彼諸菩薩摩诃薩如應說法。”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曰:“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迹主菩薩言;我滅度後于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爲諸衆生于中說法。”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曰:“佛告跋陀波羅菩薩:文殊師利有大慈心,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來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叁昧,以此叁昧力出現于十方,佛滅後經四百五千歲于其本生處入滅。”
瑜伽八十四卷十頁雲:諸蘊現者:謂從出胎,乃至老位。 - 朱芾煌
全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收于大正藏第二冊。內容敘述佛陀爲波斯匿王說明世間之先醜後妙、先妙後醜、先醜後醜、先妙後妙等四種人形成之前因後果。本經爲增一阿含四意斷品內一小經之別譯單行本。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爲波斯匿王說先後醜妙之四人不同。出于增一阿含四意斷品。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爲波斯匿王。說先後醜妙四人不同。出增壹阿含四意斷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俱舍論十二卷十一頁雲:若爾;何故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以無用故。謂一界中,一佛足能饒益一切。又願力故。謂諸如來,爲菩薩時,先發誓願;願我當在無救無依盲暗界中,成等正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爲救、爲依、爲眼、爲導。又令敬重故。謂一界中,唯有一如來;便深敬重。又令速行故。謂令如是知一切智尊,甚爲難遇。彼所立教,應速修行。勿般涅盤,或往余處,便令我等無救無依。故一界中無二佛現。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