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15 條與「叁生」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叁生

  (一)指前生、今生、後生。(一)前生,又作前世、宿世。即過去之生涯。(二)今生,又作現世、現生。即現在之生涯。(叁)後生,又作後世、來世、來生。即未來之生涯。

  (二)叁生成佛之略稱。即謂衆生因見聞、解行、證入,而于叁生之中即能圓成佛道。此爲華嚴宗之教義。(參閱“叁生成佛”544)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叁生

  (術語)即叁世轉生之意。傳燈錄曰:“有一省郎,夢至碧岩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雲此是檀越結願,香煙存而檀越已叁生矣。”白居易詩:“世說叁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案此叁生指轉生而言。其外又有諸宗所立叁生成佛之義者有數家,今列之如圖。

叁藏法數 【3】叁生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見聞生見聞生者。謂八難衆生。宿世見聞華嚴大經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毀謗。故感八難之報。墮地獄中受諸極苦。今蒙如來放足下輪相。清淨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見聞華嚴大經善各。即得脫地獄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內超登十地也。(八難者。地獄難。畜生難。餓鬼難。長壽天難。北郁單越難。盲聾喑痖難。世智辨聰難。生在佛前佛後難也。梵語兜率。華言知足。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 - 明·一如等 撰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華嚴叁生

  (術語)華嚴宗又立叁生成佛:一、見聞生,于宿世見盧舍那佛,聞普賢法門,成就金剛不壞佛種子之位,是屬于宿善。二、解行生,于今生開圓解,修圓行,由十信具足十地等覺妙行之位。叁、證入生,于當來世,證入佛果之位。然而以此叁生,配于過現未叁世,爲約于下根之義,即隔世之叁生也。若對于上根之機,則叁生爲示法門分位之語。在一生一念之中,亦有叁生也。善財童子或曰來世成佛。或曰一生成佛。示此二義也。探玄記十八曰:“依圓教宗有其叁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中略)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是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者是也。叁證入位,即因位究修潛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見叁生成佛條。

佛學大詞典 【5】叁生成佛

  華嚴宗主張經叁生即能成佛之說法。略稱叁生。即:(一)見聞生,又作見聞位。觀見華嚴別教一乘之佛法僧寶善友經卷之境界,聽聞如來所說之教法、善友僧寶所訓示之教門,熏成無盡無礙之種子,以成就解脫分之善。(二)解行生,又作解行位。先見聞一乘之境界,由是法力熏習,棄舍累縛之身而感得法門之解行身,以獲一乘法界之勝解,圓滿成就自行之大行。(叁)證入生,又作證果生、證入位、證果海位。解行既滿,證得佛果菩提,即成就窮極圓滿之妙果。叁生成佛之說由智俨首倡,而由法藏集大成。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載:(一)見聞生,謂八難衆生宿世見聞華嚴大經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毀謗,故招感八難之報,墮地獄中受諸極苦。後蒙如來放足下輪相,清淨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見聞華嚴大經善種,即得脫地獄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內超登十地。(二)解行生,謂善財童子于福城東初見文殊,得蒙開發而啓信解,遂令參問諸善知識,皆獲開示修行法門。乃至最後參見普賢,令其入于毛孔刹中修行菩薩廣大願因,圓滿諸佛無上道果。如此解行,即于一生而得圓滿。(叁)證入生,謂舍利弗于逝多林中,令海覺等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彼諸比丘聞是說已,心意清淨,信解堅固,頂禮文殊,並與之言,願得文殊菩薩所有色身相好。于是文殊爲諸比丘開示演說大乘之法,令諸比丘成就深信,獲大智慧,于一生內,證入法界。[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華嚴五教章卷二、華嚴一乘成佛妙義、五教章通路記卷四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叁生成佛

  (術語)華嚴宗所立,成佛有二義:一、以此叁生配于過現未之叁世,于過去生見佛聞法,植佛種子,于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來世之生證入果海,即以叁生而成佛,故謂之叁生成佛,是爲通途之義。二、見聞等叁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經隨好品記地獄天子于前生見聞華嚴大經之正法而毀謗之,故今雖處于地獄,而爲佛光所照,由前之見聞力即脫地獄之苦,而生于兜率天,于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佛。是見聞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入法界品謂善財童子于福城之東始見文殊,自此南詢,最後見普賢菩薩,一切解行于此一生得圓滿成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入法界品謂舍利弗等于逝多林使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文殊爲彼等說大法。使彼等證入法界。是證入之一生成佛也。說見華嚴大疏鈔叁。參照叁聖條。

佛學常見辭彙 【7】叁生成佛

  華嚴宗所立,謂以過去現在未來叁生而成佛。于過去生見佛聞法,植佛種子,于今生完成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未來世之生證道得果。 - 陳義孝編

俗語佛源 【8】叁生有幸

  叁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景德傳燈錄》:“有一省郎,夢至碧嚴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雲:此是檀越結願存香煙存而檀越已叁生矣。第一生,明皇時劍南安撫退官。第二生,憲皇時西蜀書記。第叁生,即今生也。”有幸,形容極大的幸運。王實甫《西廂記》一本二折:“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叁生有幸矣。”又如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你住在敝舍,就夠我叁生有幸了。”形容極難得的好運氣。(無名氏)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佛學大詞典 【9】天臺叁生

  天臺家以種、熟、脫等叁階段表示佛道成就之相,稱爲天臺叁生。種,即下種,謂初種成佛得道之種子。熟,即調熟,謂修行漸次成熟。脫,即解脫,謂修行已成,因圓果滿。此叁階段或配于久遠、中間、今世,或于一生一念之中立之。叁生者,僅示叁位之別而已。[法華文句(會本)卷一](參閱“種熟脫”5873)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天臺叁生

  (術語)臺家約種熟脫叁段示佛道成就之相。初種菩提心之種子爲種,修行漸熟爲熟,修行成而果德顯爲脫。此叁段或配于久遠與中間及今世之叁。或于一生一念之中立此叁。然則叁生者,但示叁位之別耳。見種熟脫條。

法相辭典 【11】叁生得解脫

俱舍論二十叁卷九頁雲:論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叁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叁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叁位不同。身入法性、成熟、解脫、叁位亦爾。傳說如是。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12】叁生六十劫

  爲聲聞乘修行所須之時間。修四谛十六行相等之觀,斷盡叁界之煩惱,證阿羅漢果,其極速者叁生,極遲者則經六十劫。叁生者,于第一生積集五停心及總別念住等資糧,種順解脫分之善根;于第二生依未至定,起順決擇分之慧;于第叁生依根本定,再起順決擇分之慧,以入見道。另有以第叁生始起順決擇分之慧者。

  聲聞證果入道之所以有速有遲,蓋由于根機之有利有鈍。然關于其遲速利鈍,諸論所說不一,五教章通路記卷四十一、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等,均以叁生爲利根,六十劫爲鈍根;華嚴五教章卷二、法華經玄贊要集卷二十一、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叁等則持反論,以遲爲利根,以速爲鈍根,蓋基于利根者始堪長時修行之故,是以佛最具利根,爲無限之大悲,經最長時(叁僧祇百大劫)之修行。[大毗婆沙論卷七、卷叁十一、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顯揚聖教論卷七、叁大部補注卷八(從義)](參閱“叁僧只百大劫”646)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叁生六十劫

  (術語)聲聞乘之修行時也。極速者叁生得極果,極遲者六十劫得極果。俱舍二十叁曰:“極速叁生方得解脫。”俱舍光記二十叁曰:“此據聲聞,極疾叁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聲聞乘叁生

  (術語)見叁生條附錄。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聲聞乘叁生

  (術語)得阿羅漢極速者,經叁生:第一生植順解脫分之善,第二生植順決擇分,第叁生入于見道。乃至得阿羅漢果。無更較此爲速者。俱舍論二十叁曰:“極速,叁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叁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叁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叁位亦爾。”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