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9本字典中找到 229 条与“和尚”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216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和尚 大和尚 戒和尚 白足和尚 百灵和尚 宝寿和尚 本溪和尚 布袋和尚 草堂和尚 长耳和尚 船子和尚 打地和尚 大和尚山 大通和尚 大阳和尚 大珠和尚 洞安和尚 兜率和尚 法华和尚 佛澳和尚 浮杯和尚 福溪和尚 付衣和尚 公期和尚 古寺和尚 过海和尚 黑涧和尚 黑眼和尚 红螺和尚 金牛和尚 金沙和尚 利山和尚 岭珏和尚 龙山和尚 楼子和尚 蒙溪和尚 米仓和尚 米岭和尚 椑树和尚 破灶和尚 齐峰和尚 清田和尚 鹊巢和尚 日子和尚 乳源和尚 石臼和尚 石林和尚 石梯和尚 水空和尚 水潦和尚 水塘和尚 松山和尚 堂头和尚 天王和尚 乌臼和尚 逍遥和尚 兴平和尚 秀溪和尚 雪庵和尚 一休和尚 幽溪和尚 元康和尚 云山和尚 则川和尚 止观和尚 猪头和尚 紫桐和尚 宝盖山和尚 布水岩和尚 长平山和尚 大乘山和尚 大天寿和尚 后白云和尚 后招庆和尚 龙穴山和尚 憩鹤山和尚 日容远和尚 睡龙山和尚 天柱山和尚 延长山和尚 赵横山和尚 智异山和尚 竹园山和尚 百丈涅槃和尚 沧州米仓和尚 彻翁和尚语录 陈州石镜和尚 鼎州德山和尚 鄂州茱萸和尚 福州永泰和尚 抚州覆船和尚 关南道吾和尚 灌州灵岩和尚 灌州罗汉和尚 汉南高亭和尚 杭州多福和尚 杭州天龙和尚 和尚在钵盂在 洪州东禅和尚 洪州米岭和尚 湖南祇林和尚 华亭观音和尚 吉州福寿和尚 吉州禾山和尚 吉州匡山和尚 吉州止观和尚 嘉州东汀和尚 嘉州黑水和尚 建州梦笔和尚 金华俱胝和尚 金陵天宝和尚 晋州大梵和尚 晋州霍山和尚 京兆府米和尚 京兆公畿和尚 京兆三相和尚 京兆蚬子和尚 京兆香城和尚 荆门上泉和尚 景川和尚语录 绝海和尚语录 朗州古堤和尚 连州宝华和尚 庐山护国和尚 庐山庆云和尚 庐州大觉和尚 潞州渌水和尚 洛京柏谷和尚 洛京南院和尚 洛京嵩山和尚 密庵和尚语录 明州布袋和尚 南雄地藏和尚 南岳横龙和尚 南岳金轮和尚 南岳南台和尚 千岁宝掌和尚 泉州东禅和尚 泉州瓦棺和尚 饶州峣山和尚 如净和尚语录 韶州大历和尚 韶州华严和尚 韶州林泉和尚 韶州灵瑞和尚 神会和尚遗集 蜀川西禅和尚 水西南台和尚 苏州西禅和尚 台州浮江和尚 台州胜光和尚 潭州谷山和尚 潭州灵泉和尚 潭州鹿苑和尚 潭州岳麓和尚 魏府大觉和尚 婺州苏溪和尚 襄州历村和尚 新罗大茅和尚 新罗龟山和尚 新罗云住和尚 兴元大浪和尚 虚堂和尚语录 玄泉二世和尚 雪江和尚语录 杨州丰化和尚 仰山东塔和尚 义堂和尚语录 义云和尚语录 益州西睦和尚 益州应天和尚 英州观音和尚 郢州芭蕉和尚 幽州谭空和尚 袁州仰山和尚 月舟和尚遗录 越州干峰和尚 枣树二世和尚 漳州浮石和尚 漳州罗汉和尚 镇州大悲和尚 镇州普化和尚 镇州谈空和尚 镇州万寿和尚 镇州万岁和尚 中峰和尚广录 竺仙和尚语录 涿州纸衣和尚 淄州水陆和尚 梓州龙泉和尚 佛照光和尚语要 苦瓜和尚画语录 清拙和尚禅居集 嵩岳破灶堕和尚 五台秘魔岩和尚 新来和尚好撞钟 永平元和尚颂古 终南山丰德和尚 琅琊山觉和尚语录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西源特芳和尚语录 盐山拔队和尚语录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永源寂室和尚语录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大乘和尚(约8世纪) 虚堂和尚颂古评唱折中录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三十卷) 华严和尚〔《神僧传》卷第六〕 蚬子和尚〔《神僧传》卷第九〕 华严和尚(唐幽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金和尚(唐河东悬瓮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狂僧(曹和尚)(汉洛阳告成县)[《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隐峰(亡名雉鸠和尚)(唐代州北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 自在(一钵和尚南印)(唐洛京伏牛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 收起
当前显示“千岁宝掌和尚”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五灯会元 【1】千岁宝掌和尚

  千岁宝掌和尚,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受质,左手握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常不食,日诵般若等经千余卷。有咏之者曰:「劳劳玉齿寒,似迸岩泉急。有时中夜坐,阶前神鬼泣。」一日,谓众曰:「吾有愿住世千岁,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故以千岁称之。次游五台,徙居祝融峰之华严,黄梅之双峰,庐山之东林。寻抵建邺,会达磨入梁,师就扣其旨,开悟。武帝高其道腊,延入内庭,未几如吴。有偈曰:「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飘零二浙游,更尽佳山水。」顺流东下,由千顷至天竺,往鄮峰,登太白,穿雁荡,盘鳐于翠峰七十二庵,回赤城,憩云门、法华、诸暨、渔浦、赤符、大岩等处。返飞来,栖之石窦。有「行尽支那四百州,此中偏称道人游」之句。时贞观十五年也。后居浦江之宝严,与朗禅师友善。每通问,遣白犬驰往,朗亦以青猿为使令,故题朗壁曰:「白犬衔书至,青猿洗钵回。」师所经处,后皆成宝坊。显庆二年正旦,手塑一像,至九日像成。问其徒慧云曰:「此肖谁?」云曰:「与和尚无异。」即澡浴易衣趺坐,谓云曰:「吾住世已一千七十二年,今将谢世。听吾偈曰:“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顷时,嘱曰:「吾灭后六十年,有僧来取吾骨,勿拒。」言讫而逝。入灭五十四年,有剌浮长老自云门至塔所,礼曰:「冀塔洞开。」少选,塔户果启,其骨连环若黄金。浮即持往秦望山,建窣堵波奉藏。以周威烈丁卯至唐高宗显庆丁巳考之,实一千七十二年。抵此土,岁历四百余,僧史皆失载。开元中慧云门人宗一者,尝勒石识之。 - 宋·普济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