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3本字典中找到 4 條與「單傳」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單傳

  單獨相傳、純一相傳之意。與“單提”同義。指禅宗傳教,不依語言文字,采取一人對一人,觸機而發,傳其心印之法,此稱爲“單傳心印”。禅宗在菩提達磨以前,兼行叁藏之教乘,至達磨東來,始單傳心印,以破執顯宗,即所謂(大四七·四九五中):“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故禅宗之宗旨在于不論教相判釋,亦不拘執于經典文字或燒香、禮拜、念佛、修忏等事,只管參禅打坐,求得身心脫落而見性,如

一器之水注入另一器中,師資相承,傳佛之心印。此外,與“單傳”一語有關者,如“佛祖單傳”、“單傳佛法”。又“單傳”亦常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直指”聯用,而有“單傳直指”或“直指單傳”等語。[碧岩錄第一則評唱、祖庭事苑卷五、佛果克勤禅師心要卷上、宗門無盡燈論卷上、正法眼藏辨道話章、心不可得章(道元)]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單傳

  (術語)禅家之宗旨,不依經論文句,單傳心印也。碧岩初則評唱曰:“達磨遙觀此土有大乘根機,遂泛海得得來,單傳心印。”祖庭事苑曰:“傳法諸祖,初以叁乘教乘兼行,後達磨祖師單傳心印破執顯宗。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矣,往往謂屏去文字以默坐爲禅,斯實吾門之啞羊爾,且萬法紛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猶通也。豈拘執于一隅哉,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爾余法亦然,所以爲見性成佛也。豈待遣而後已。”

俗語佛源 【3】單傳

  原指禅家宗旨,不依經論文句,單傳心印。如《碧岩錄》:“達摩遙觀此土(中國)有大乘根機,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又《祖庭事苑》:“傳法諸祖,初以叁乘教乘兼行,後達摩祖師單傳心印破執顯宗,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後指一師所傳授,不雜別派。如清·佘懷《板橋雜記·雅遊》:“教坊梨園單傳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遺也。”亦指唯有一子傳代。如魯迅《呐喊·藥》:“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文賢)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佛學大詞典 【4】南嶽單傳

  全一卷。清代弘儲表,南潛評。收于卍續藏第一四六冊。本書系我國禅宗臨濟宗之法統,從釋尊以下,至第六十九祖退翁弘儲,曆代單傳之略傳,各傳並附表、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