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2本字典中找到 184 條與「多羅」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40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多羅 貝多羅 缽多羅 逋多羅 多羅果 多羅盤 多羅樹 多羅葉 多羅掌 密多羅 刹多羅 鐵多羅 修多羅 優多羅 郁多羅 質多羅 阿跋多羅 阿唎多羅 阿耨多羅 八多羅樹 般若多羅 貝多羅葉 比目多羅 達磨多羅 多羅佛缽 多羅那他 多羅菩薩 多羅樹頭 多羅葉記 佛陀多羅 弗若多羅 彌多羅尼 摩多羅迦 摩多羅神 漚多羅僧 毗目多羅 毗質多羅 七多羅樹 蘇弗多羅 提多羅吒 嗢多羅僧 修多羅藏 修多羅論 修涅多羅 須涅多羅 鴦掘多羅 耶輸多羅 伊羅多羅 優多羅僧 郁多羅僧 阿唎多羅經 跋私弗多羅 鞞多羅尼河 波利質多羅 波羅質多羅 波頗蜜多羅 常修多羅宗 辰那弗多羅 達摩郁多羅 達磨郁多羅 佛陀蜜多羅 弗沙蜜多羅 減一多羅樹 毗摩質多羅 毗奢蜜多羅 婆蹉富多羅 婆利質多羅 婆須蜜多羅 奢利富多羅 舍利弗多羅 聖多羅菩薩 屍利密多羅 釋迦彌多羅 修多羅王經 鴦掘多羅國 伊羅缽多羅 優多羅摩納 郁多羅迦神 郁多羅究留 郁多羅鸠留 郁多羅鸠婁 郁多羅拘樓 郁多羅僧伽 圓滿修多羅 跋私弗多羅部 波羅利弗多羅 波羅頗密多羅 波吒厘弗多羅 帛屍梨密多羅 帛屍梨蜜多羅 帛屍黎蜜多羅 達摩多羅禅經 達磨多羅禅經 多羅夜登陵舍 伐阇羅弗多羅 弗沙蜜多羅王 毗末羅蜜多羅 毗世沙蜜多羅 聖多羅菩薩經 鴦堀多羅阿含 多羅那他佛教史 多羅菩薩曼荼羅 富那曼陀弗多羅 聖多羅菩薩梵贊 娑路多羅戍縷多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佛說聖多羅菩薩經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提多羅[口*宅]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波頗蜜多羅叁藏五教 薩達磨芬陀利修多羅 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觀自在多羅瑜伽念誦法 補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羅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達磨多羅禅經(二卷 有序) 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贊揚聖德多羅菩薩一百八名經 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 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羅 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噜力經(一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勤修止觀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四卷) 弗若多羅(晉長安)[《高僧傳》卷二]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批注(四卷今作八卷) 修跋拏婆頗婆郁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儀軌經 帛屍梨密多羅(晉建康建初寺)[《高僧傳》卷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之鈔(叁十卷 前有宗密經序)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京師勝光寺中天竺沙門)[《續高僧傳》卷叁]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儀) ▲ 收起
當前顯示「帛屍梨密多羅(晉建康建初寺)[《高僧傳》卷一]」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曆代名僧辭典 【1】帛屍梨密多羅(晉建康建初寺)[《高僧傳》卷一]

帛屍梨密多羅。此雲吉友。西域人。時人呼爲高座。傳雲。國王之子當承繼世。而以國讓弟。暗軌太伯。既而悟心天啓。遂爲沙門。密天姿高朗風神超邁。直爾對之。便卓出于物。晉永嘉中。始到中國。值亂仍過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導一見而奇之。以爲吾之徒也。由是名顯。太尉庾元規光祿周伯仁太常謝幼與廷尉桓茂倫。皆一代名士。見之終日累歎。披衿致契。導嘗詣密。密解帶偃伏悟言神解。時尚書令卞望之亦與密致善。須臾望之至。密乃斂衿飾容。端坐對之。有問其故。密曰。王公風道期人。卞令軌度格物。故其然耳。諸公于是歎其精神灑厲皆得其所。桓廷尉嘗欲爲密作目。久之未得。有雲。屍梨密可謂卓朗。于是桓乃咨嗟絕歎。以爲標題之極。太將軍王處仲在南夏。聞王周諸公皆器重密。疑以爲失。及見密乃欣振奔。至一面盡虔。周顗爲仆射。領選臨入過造密。乃歎曰。若使太平之世盡得選此賢。真令人無恨也。俄而顗遇害。密往省其孤。對坐作胡呗叁契。梵響淩雲。次誦咒數千言。聲音高暢顔容不變。既而揮涕收淚。神氣自若。其哀樂廢興皆此類也。王公嘗謂密曰。外國有君一人而已。密笑曰。若使我如諸君。今日豈得在此。當時爲佳言。密性高簡不學晉語。諸公與之語言。密雖因傳譯。而神領意得頓盡言前。莫不歎其自然天拔悟得非常。密善持咒術所向皆驗。初江東未有咒法。密譯出孔雀王經明諸神咒。又授弟子覓曆高聲梵呗傳響于今。晉鹹康中卒。春秋八十余。諸公聞之痛惜流涕。桓宣武每雲少見高座稱其精神著出當年。琅琊王玟師事于密。乃爲之序曰。春秋吳楚稱子。傳者以爲先中國而後四夷豈不以叁代之胤行乎殊俗之禮。以戎狄貪婪無仁讓之性乎。然而卓世之秀。時生于彼。逸群之才。或侔乎茲。故知天授英偉。豈俟于華戒。自此以來唯漢世有金日磾。然日磾之賢盡于仁孝忠誠德信純至。非爲明達足論。高座心造峰極。交俊以神。風領朗越過之遠矣。密常在石子岡東行頭陀。既卒因葬于此。成帝懷其風爲樹剎冢所。後有關右沙門來遊京師。乃于冢處起寺。陳郡謝琨贊成其業。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 - 顧偉康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