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2本字典中找到 184 條與「多羅」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40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多羅 貝多羅 缽多羅 逋多羅 多羅果 多羅盤 多羅樹 多羅葉 多羅掌 密多羅 刹多羅 鐵多羅 修多羅 優多羅 郁多羅 質多羅 阿跋多羅 阿唎多羅 阿耨多羅 八多羅樹 般若多羅 貝多羅葉 比目多羅 達磨多羅 多羅佛缽 多羅那他 多羅菩薩 多羅樹頭 多羅葉記 佛陀多羅 弗若多羅 彌多羅尼 摩多羅迦 摩多羅神 漚多羅僧 毗目多羅 毗質多羅 七多羅樹 蘇弗多羅 提多羅吒 嗢多羅僧 修多羅藏 修多羅論 修涅多羅 須涅多羅 鴦掘多羅 耶輸多羅 伊羅多羅 優多羅僧 郁多羅僧 阿唎多羅經 跋私弗多羅 鞞多羅尼河 波利質多羅 波羅質多羅 波頗蜜多羅 常修多羅宗 辰那弗多羅 達摩郁多羅 達磨郁多羅 佛陀蜜多羅 弗沙蜜多羅 減一多羅樹 毗摩質多羅 毗奢蜜多羅 婆蹉富多羅 婆利質多羅 婆須蜜多羅 奢利富多羅 舍利弗多羅 聖多羅菩薩 屍利密多羅 釋迦彌多羅 修多羅王經 鴦掘多羅國 伊羅缽多羅 優多羅摩納 郁多羅迦神 郁多羅究留 郁多羅鸠留 郁多羅鸠婁 郁多羅拘樓 郁多羅僧伽 圓滿修多羅 跋私弗多羅部 波羅利弗多羅 波羅頗密多羅 波吒厘弗多羅 帛屍梨密多羅 帛屍梨蜜多羅 帛屍黎蜜多羅 達摩多羅禅經 達磨多羅禅經 多羅夜登陵舍 伐阇羅弗多羅 弗沙蜜多羅王 毗末羅蜜多羅 毗世沙蜜多羅 聖多羅菩薩經 鴦堀多羅阿含 多羅那他佛教史 多羅菩薩曼荼羅 富那曼陀弗多羅 聖多羅菩薩梵贊 娑路多羅戍縷多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佛說聖多羅菩薩經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提多羅[口*宅]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波頗蜜多羅叁藏五教 薩達磨芬陀利修多羅 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觀自在多羅瑜伽念誦法 補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羅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 加陵伽波和邏波遮悉多羅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達磨多羅禅經(二卷 有序) 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贊揚聖德多羅菩薩一百八名經 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 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羅 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噜力經(一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勤修止觀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四卷) 弗若多羅(晉長安)[《高僧傳》卷二]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批注(四卷今作八卷) 修跋拏婆頗婆郁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儀軌經 帛屍梨密多羅(晉建康建初寺)[《高僧傳》卷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之鈔(叁十卷 前有宗密經序)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京師勝光寺中天竺沙門)[《續高僧傳》卷叁]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儀) ▲ 收起
佛學大詞典 【1】多羅

  (一)爲梵語ta^la  之音譯。指多羅樹。又作岸樹、高竦樹。盛産于印度、緬甸、錫蘭、馬德拉斯等海岸之砂地,樹高約二十二公尺,爲棕榈科之熱帶喬木。其葉長廣,平滑堅實,自古即用于書寫經文,稱爲貝多羅葉;果熟則赤,狀如石榴,可食。又此樹幹若中斷,則不再生芽,故于諸經中多以之譬喻比丘犯波羅夷之重罪。[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集異門足論卷四、大唐西域記卷十一、玄

應音義卷二、卷二十四、慧苑音義卷上](參閱“貝多羅葉”3009)

  (二)梵名Ta^ra^  。意譯作眼、眼瞳、妙目精、極度。指多羅菩薩。此菩薩因從觀世音菩薩眼中之光明而出,故得此名。(參閱“多羅菩薩”2334)

  (叁)爲梵語patra(音譯作缽多羅)之略稱。與“缽”同義。指缽盂。多以銀、白銅等鑄造之,呈扁平狀。于釋尊聖誕日(浴佛節)時,即將佛像安置于多羅之中央,以香湯灌浴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多羅

  (雜語)T&amacron;r&amacron;,又作呾啰。譯曰眼,眼瞳。蘇婆呼經下曰:“多羅,此雲妙目精。”大日經疏五曰:“多羅,是眼義。”不空罥索心咒王經中曰:“多羅,周雲瞳子。”梵語雜名曰:“眼睫砂吃刍缽呾啰。”演密鈔七曰:“呾啰,此譯雲眼。”[囗@又](植物)T&amacron;la,樹名。譯曰岸樹,高竦樹。玄應音義二曰:“多羅按西域記雲:其樹形如棕榈,極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則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東印度界其樹最多。”慧苑音義上曰:“其形似棕榈樹也,體堅如鐵,葉長稠密,縱多時大雨其葉蔭處幹若屋下,又或翻爲高竦樹也。”此樹幹中斷,則不再生芽,依之而中譬比丘犯波羅夷之重罪。楞嚴經六曰:“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殒善根,無複知見。”俱舍論曰:“大師此中立如是喻,如多羅樹,若被斷頭,必不複能生長廣大,苾刍等犯重亦然。”

翻譯名義集 【3】多羅

  秦言岸。大品吒字門,入諸法驅不可得故。論曰:若聞多字,即知一切法此彼岸不可得。華嚴唱侘(恥加切)字時,名以無我法開曉衆生。疏雲:即相驅迫性。謂無我曉之,即爲驅迫。 - 宋·普潤法雲

翻譯名義集 【4】多羅

  舊名貝多,此翻岸形。如此方輪(子紅切)榈(力居切),直而且高,極高長八九十尺,華如黃米子。有人雲:一多羅樹高七仞,七尺曰仞,是則樹高四十九尺。西域記雲:南印建那補羅國北不遠,有多羅樹林叁十余裏。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莫不采用。 - 宋·普潤法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多羅

  (物名)Pattra葉。但傳說貝者葉之義,多羅(T&amacron;la)樹之葉,謂之貝多羅,叁藏之經典皆記之。多羅樹之形如棕榈,葉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脫出之義欤。古師以之爲菩提樹者訛也。翻梵語曰:“貝多羅,譯曰脫也。”名義集叁曰:“多羅,舊雲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榈。”法顯傳曰:“菩薩前到貝多羅樹下,敷吉祥草東向而坐。”天臺戒經義疏上曰:“坐菩提樹下得道,因名道樹,亦曰思惟,梵音貝多也。”(誤也)參照多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多羅

  (物名)P&amacron;tra,又作波多羅,波呾啰,缽呾羅,播怛啰,缽和羅,缽和蘭。略雲缽。比丘六物之一,飯器也。有泥鐵之二種,譯曰應器,又曰應量器,以體色量叁者皆應法故也,又以賢聖應受人之供養者用之也。玄應音義十四曰:“缽多羅,又雲波多羅,此雲薄。謂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歸傳二曰:“波呾啰,缽也。”玄應音義十叁曰:“缽和羅飯,獨證身誓經雲缽和蘭,亦梵言輕重耳,此譯雲自恣食也。”盂蘭盆經宗密疏曰:“缽和羅飯者缽中飯也,梵雲缽多羅,此雲應器。和字誤也,今時但雲缽者,略也。”六物圖曰:“二釋名者,梵雲缽多羅,此名應器。有雲:體量色叁皆應法故。若准章服儀雲:堪受供者用之名應器,故知缽是梵言,此方語簡省下二字。叁明體者。大要有二:泥及鐵也。五分律中用木缽犯偷蘭遮。僧祇雲:是外道標故,又受垢膩故。”參照缽盂條。

佛學常見辭彙 【7】多羅

  簡稱缽,爲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飯器。譯爲應器,或應量器。應有叁應:一色相應,缽要灰黑色,令不起愛染心;二體相應,缽體粗質,使人不起貪意;叁大小相應,不過量也,乞食不過七家,令人不恣口腹。當時四大天王,持四缽供佛,佛以神力,把它合爲一缽,這是有缽的曆史。 - 陳義孝編

翻譯名義集 【8】多羅

  此雲應器。發轸雲:應法之器也,謂體色量叁,皆須應法。體者,大要有二:泥及鐵也;色者,熏作黑赤色,或孔雀咽色、鴿色;量者,大受叁鬥,小受鬥半,中品可知。又翻爲薄,謂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南山雲:此姬周之鬥也。准唐鬥,上缽一鬥,下缽五升。五分雲:佛自作缽坯,以爲後式。受時,准十誦雲: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缽多羅應量,受常用故(叁說)。若舍,准衣。律雲:比丘持木缽,佛言不應持如是缽,此是外道法也。 - 宋·普潤法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多羅

  (地名)山名。見補陀落迦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多羅

  (植物)其果如石榴,可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華白而大,若捧兩手,果熟即赤,狀如石榴。生經百年方有華果,舊言貝多訛也。”

阿含辭典 【11】多羅

譯義不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手鈴」,或作「手拍鼓」。 - 莊春江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多羅

  (植物)見多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多羅

  (植物)其葉形恰如棕榈,幹燥之可以刻文字,內外經典皆用之。其法以錐雕之後之墨汁者南方之書法。北方則以竹筆蘸墨汁而書。西域記十一曰:“其葉長廣,其色光澤。諸國書寫,莫不探用。”(此貝多羅葉Pattra之略也,梵T&amacron;la-pattra)。

阿含辭典 【14】多羅

多羅樹(棕榈樹)的葉子。 - 莊春江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多羅

  (物名)切葉末以其本爲扇者。瑜伽倫記七上曰:“多羅掌者,西方有一樹,葉狀似棕榈,截去葉頭,但留其掌,亦得扇涼。”

佛學大詞典 【16】多羅

  梵名Mitra  。意譯朋友。爲婆羅門教、印度教之神名。乃吠陀中之晝神,其威力、智慧與婆樓那(梵Varun!a  )相同,常與之形成配偶神,稱爲密多羅婆樓那。密多羅統治白晝,婆樓那統治黑夜,二者共同統治天與地,保衛世界,懲罰罪惡,故有“宇宙大王”、“真理主宰”等稱號。梨俱吠陀中對其贊頌之詩多與有關婆樓那之贊頌同時並舉,單獨歌頌此神者僅第叁卷第五十九篇一首。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7】多羅

  (術語)見刹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8】多羅

  (物名)見六物條。

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