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maha^-vi^ra。爲偉大之英雄之意。爲佛之德號。因佛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稱大雄。法華經從地踴出品(大九·四○中):“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我國寺院大殿之供奉佛陀者,即稱大雄寶殿。此外,耆那教之教主筏馱摩那(梵Vardhama^na ),亦被其教徒尊爲大雄。(參閱“耆那教”4283、“摩诃毗羅”6079)
(術語)佛之德號。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法華經湧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同授記品曰:“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
佛的德號,因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 - 陳義孝編
佛的德號,因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
- 梵心居士編
(地名)百丈山之別名。碧岩二十六則曰:“僧問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雲:獨坐大雄峰。”
我禮敬佛陀。 - 莊春江居士編
禅宗公案名。爲唐代百丈懷海禅師藉獨坐大雄峰拈提宗門要旨之公案。又作百丈獨坐、百丈大雄峰、百丈奇特事。五燈會元卷叁(卍續一叁八·四四下):“曰:“如何是奇特事?”師曰:“獨坐大雄峰。”僧禮拜,師便打。”
獨坐,有獨立于宇宙,乃至“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意;大雄峰,爲江西百丈山之異稱,懷海以入此山弘揚禅風,故世稱百丈懷海。獨坐大雄峰,概謂百丈多年于大雄峰之坐禅生涯既爲獨立于宇宙之最上修行,亦爲平常無奇,舉凡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均爲禅理禅行之禅者生涯。故百丈特以“獨坐大雄峰”回答“如何是奇特事”之問,乃收放自如、掃蹤滅迹之靈活機法。其僧聞言,當下禮拜,則表示善能以機投機、以意遣意,全然領會百丈之機法,故佛果圜悟贊許爲(大四八·一六七上):“這僧禮拜,與尋常不同,也須是具眼始得。(中略)這僧便禮拜,似捋虎須相似,只爭轉身處。”然反遭百丈之棒打,系因百丈了知該僧既已領會,仍施禮欲求更上之事,遂以棒警示于體會、領解之余,尚須力行實踐。
碧岩錄第二十六則雪窦禅師之頌(大四八·一六七上):“祖域交馳天馬駒,化門舒卷不同途;電光石火存機變,堪笑人來捋虎須。”[聯燈會要卷四、永平廣錄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