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51 条与“天竺”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43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天竺 北天竺 南天竺 天竺寺 天竺样 天竺衣 五天竺 中天竺 天竺九仪 天竺三际 天竺三时 天竺三寺 天竺五山 天竺字源 天竺宗派 中天竺寺 中天竺葬仪 南天竺一乘宗 天竺从谏讲师 天竺义澄禅师 天竺证悟法师 天竺子仪禅师 往五天竺国传 杭州上天竺讲寺志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 法诜(唐钱塘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若讷(临安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宝思惟(唐洛京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法超(梁杨都天竺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慧日(杭州上天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性澄(元杭州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真净(杭州上天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菩提达摩(齐邺下南天竺僧)[《续高僧传》卷十六] 真观(隋杭州灵隐山天竺寺)[《续高僧传》卷三十] 阇提斯那(隋中天竺国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拘那罗陀(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一] 守直(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佛陀禅师(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续高僧传》卷十六] 道齐(法如)(唐杭州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勒那漫提(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菩提流支(魏南台永宁寺北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一] 那连提黎耶舍(隋西京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二]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京师胜光寺中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三] ▲ 收起
当前显示“慧日(杭州上天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历代名僧辞典 【1】慧日(杭州上天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释慧日号东溟。天台贾氏子。即宋相贾似道之诸孙。及似道责戍师尚幼。志求出家依县之广严寺平山和尚。数年落发受具戒。年二十二闻柏子庭讲台教于赤城师趋座下。未几能领大义。子庭叹曰。投丸于峻阪不足以喻其机之疾也。吾道藉子其大昌乎。自是师之学沈浸醲郁而名重一时矣。一旦假寐。恍见竹横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师卧地食之。既觉言于子庭。庭为解曰。竹与粥同音。子得就地而食。殆非缘在上下天竺乎。于是渡钱塘谒竹屋净法师于上竺。所处房颇卑湿。乃作诗风之。竹屋见诗谓众曰。此子不凡。异日当主兹山。不可以小年易之也。故乃遇如宾友。无何命典客寮寻掌僧籍。竹屋化去时湛堂澄公继其席。器师延居后堂。年余出主吴山圣水。元至正四年住荐福。历三[禾*冀]下天竺灾。元臣高纳麟请师新之。寺宇告成王溍为之记。四年迁上竺。师知缘在夙夜罔怠。凡寺中所制一重缉之。元顺帝闻特赐慈光妙应普济之号。并金襕衣以征之。十六年退隐于会稽岩壑间。人无识者。元相达识帖穆尔遣使。物色得之力请还山。凡两住上竺二十五年。至我皇明太祖洪武二年诏赴蒋山佛会。命礼部给馔。明日召见奉天殿。百僚咸集僧若鱼贯。惟师腊最高朱颜白眉班居前列。上亲问升济沉冥之道。师备奏称旨太祖顾谓僧众曰。迩来学佛者惟饱餐优游沉薶岁月。如金刚楞伽心经皆摄心之要与。何不研穷其义。今有不通者当质诸白眉法师。自后召见太祖但以白眉呼之而不名也。尝与别峰同法师金碧峰禅师辈赐食禁中。因奏瓦棺寺乃隋智者大师释法华之所不可从废。太祖命就天界别建室庐以存其迹。诏即开山说法。五年孟春复于钟山建水陆大齐。命师说毗尼戒。太祖亲率百僚临听。事竣辞归上竺。谢院事日修弥陀忏以臻净业。十二年秋七月一夕梦。青莲花生方池中芬芳袭人。寤告众曰。吾生净土之祥见矣。于人间世殆不远乎。后四日趺坐合爪而寂。世寿八十九。僧腊七十三。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应塔院。师生躯干修伟。眉长寸余。目睛闪闪射人。而人无老少见师入城。咸呼曰。我白眉和尚来也。争持香花以散其上。师面严冷言不妄发。尝对王公大臣未出一软媚语。至于诱引后学其辞色温如春曦。故人多悦从其学。嗣法有思济行枢允鉴允忠良谨普智文会元秀景梵等若干人。 - 顾伟康编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