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26 條與「如意」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83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如意 如意棒 如意寶 如意殿 如意佛 如意輪 如意瓶 如意石 如意通 如意杖 如意珠 如意足 稱心如意 吉祥如意 進如意足 念如意足 如意寶印 如意寶珠 如意輪法 如意輪供 如意輪講 如意輪經 如意論師 如意摩尼 如意思擇 如意行生 如意珠藏 如意珠身 如意珠王 身如意通 神通如意 四如意足 欲如意足 大梵如意天 供具如意願 供養如意願 精進如意足 七星如意輪 如意寶樹史 如意寶珠法 如意寶珠論 如意輪觀音 如意輪菩薩 如意輪瑜伽 如意摩尼瓶 如意往人家 思惟如意足 隨求如意經 如意輪曼荼羅 如意通有叁種 都表如意輪觀音 七星如意輪觀音 如來如意寶菩薩 如意寶總持王經 如意輪陀羅尼經 四十九重如意殿 如意輪蓮華心如來 如意輪菩薩念誦法 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佛說如意寶總持王經 七星如意輪秘密要經 佛說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誦課法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咒課法 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念誦法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軌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 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法軌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念誦法 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如意輪蓮華心如來修行觀門儀 佛說如意輪蓮華心如來修行觀門儀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萬愛秘術如意法 消除一切閃電障難隨求如意陀羅尼經 觀世音菩薩秘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出大部) 如意寶珠轉輪秘密現身成佛金輪咒王經 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 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 此經出大蓮華金剛叁昧耶加持秘密無障礙經) 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二卷) ▲ 收起
佛學大詞典 【1】如意

  (一)指稱心如意。

  (二)指說法及法會之際,講師所持之器具。此物原爲印度古時之爪杖,梵語爲  anuruddha(阿那律),系由骨、角、竹、木等所製,柄長叁尺,形狀如雲,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癢所用,以其能補手不能到之處,而搔抓如意,故稱爲如意,又稱癢和子。然

在我國及日本,又成爲一般之持物,表示吉祥之意。在佛教中,法師于說法及法會時,亦持用之,猶如官吏之笏,用以備忘。據釋氏要覽卷中如意條所載,齊高祖嘗賜予隱士明僧紹一支竹製之如意,梁武帝亦曾賜昭明太子一支木犀如意。另據佛祖統紀卷六智顗傳載,智顗受慧思之命,代爲講說般若時,慧思手中持一如意臨席稱贊之。[優婆塞戒經卷五、四分律卷十九僧尼日用物、禅林象器箋第二十八類器物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如意

  (物名)僧具之一。世所謂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處,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釋氏要覽中曰:“如意之製蓋心之表也,故菩薩皆執之。狀如雲葉,又如此方篆書心字。”是亦一說也。然比丘之百一資具及曼陀羅諸尊之器仗,無見類于如意者,蓋是始于支那也。佛祖統紀智者傳曰:“南嶽手持如意,臨席贊之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釋氏資鑒五曰:“周顯德叁年五月,武帝邕,惑于道士張賓等妖言,惡黑衣之谶,乃欲偏廢釋教,命沙門道士辨其優劣。且雲:長留短廢。(中略)襄城公何妥?自行如意,座首少林寺行禅師,發憤而起。諸僧止曰:師爲佛法大海,衆鹹仰知,可令末座對揚。共推如意付智炫,安詳而起,徐升論座。坐定執如意,折張賓理屈。”是論議執如意之證也。[囗@又]人名。西天論師名,梵名末笯曷刺他Manoratha,世親菩薩之師也。因室羅伐悉底國超日王,朋附外道,說火煙之義,不許引證,恥見衆辱,斷舌而死,終時誡世親曰:黨援之衆無兢大義。群迷之中無辨正論。”見西域記二。

阿含辭典 【3】如意

如己之意;自在不勉強。 - 莊春江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4】如意

  爲棒頭安置如意寶珠之密教法器,此棒亦爲毗沙門天之叁昧耶形。蓋表菩薩悲憫衆生之貧苦,故以此棒打破衆生悭貪之業,並予衆生如意寶之樂。據慈氏菩薩念誦法卷下載,叁十臂彌勒菩薩之右第十叁手即持此棒;又據不空罥索經卷二十二載,叁面六臂之不空王觀世音菩薩像,其中一手所持之如意寶杖,即與如意棒同類。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如意

  (物名)如意珠也。

佛學常見辭彙 【6】如意

  如意珠。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7】如意殿

  指以如意珠莊嚴之殿。即兜率天彌勒菩薩之宮殿。(參閱“如意寶珠”  2374)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如意殿

  (雜名)兜率天中彌勒菩薩之宮殿以如意珠莊嚴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如意

  (術語)行境十佛之一。如來有自在神力,故雲如意佛。

佛學常見辭彙 【10】如意

  如來有自在的神力,故雲如意佛。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11】如意

如來有自在的神力,故雲如意佛。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如意

  (菩薩)如意輪觀音也。

佛學常見辭彙 【13】如意

  如意輪觀音的簡稱。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14】如意

  又作善瓶、寶瓶、德瓶、滿瓶、賢瓶、吉祥瓶。此瓶能生善福,如一己之意而滿足所願,故稱如意瓶。密教用以盛五寶、五香、五藥、五谷及香水等,以供養佛菩薩,安置于金剛界曼荼羅一印會之四方,及大壇之中央與四隅。(參閱“五瓶”1167)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如意

  (物名)吉祥瓶之異名。

法相辭典 【16】如意

  如天帝釋中說。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17】如意

  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謂能如己意而飛行無礙,及自在轉變境界,化現人等之神通力。又作如意足通、身如意通、身通、神境智證通、神境智通、神足通。據大智度論卷五舉出叁種如意,即:能到、轉變、聖如意。其中,“能到”又分四種,即:(一)身能飛行,如鳥之無礙。(二)移遠作近,不往而到。(叁)此沒彼出。(四)一念即能至。次“轉變”,謂如大能變小,小能變大,一能變多,多能變一等,即諸物皆能轉變自在。“聖如意”者,則謂能觀六塵中不可愛、不淨之物爲淨,觀可愛、清淨之物爲不淨,此聖如意法唯佛獨有。上述之如意通,系由修四如意足(四神足)而次第生出,非爲一時即得。又其中之四種“能到”,相當于大毗婆沙論所舉之運身、勝解、意勢叁種神用,“轉變”相當于“世俗所欣”,“聖如意”相當于“聖者所樂”,故知二論所說大同小異。

  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叁十七,將佛菩薩之神境智通(如意通)分爲能變通、能化通二種,其中,能變通有振動、熾然、流布、示現、轉變、往來、卷、舒、衆像入身、同類往趣、顯、隱、所作自在、製他神通、能施辯才、能施憶念、能施安樂、放大光明等十八變;能化通有化身、化境、化語等叁種化事。[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俱舍論卷二十七、集異門足論卷十五、成實論卷十六、十地經論義記卷八](參閱“十八變”360、“五通”1153、“六通”1292、“四神足”1751)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8】如意

  (術語)五通之一。又雲神足通,神境通。變現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飛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塵之境,轉變自在,故名神境。見五通條。

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