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四卷十一頁雲:已說無慚無愧差別;愛敬別者:愛、謂愛樂。體卽是信。然愛有二。一、有染汙,二、無染汙。有染、謂貪。如愛妻子等。無染、謂信。如愛師長等。有信非愛。謂緣苦集信。有愛非信。謂諸染汙愛。有通信愛。謂緣滅道信。有非信愛。謂除前叁相。有說:信者:忍許有德。由此爲先,方生愛樂。故愛非信。敬、謂敬重。體卽是慚。如前解慚,謂有敬等。有慚非敬。謂緣苦集慚。有通慚敬。謂緣滅道慚。有說:敬者:有所崇重。由此爲先,方生慚恥。故敬非慚。望所緣境,補特伽羅愛敬有無,應作四句。有愛無敬。謂于妻子,共住門人等。有敬無愛。謂于他師有德貴人等。有愛有敬。謂于自師父母伯叔等。無愛無敬。謂除前叁相。如是愛敬,欲色界有,無色界無。豈不信慚大善地法,無色亦有?愛敬有二。謂緣于法、補特伽羅。緣法愛敬、通叁界有。此中意說緣補特伽羅者;故欲色有,無色界無。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