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9 條與「常寂」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常寂

  (術語)真體離無滅之相謂之常,絕煩惱之相謂之寂,唯識述記一本曰:“不生不滅絕名相于常寂之津。”

佛學常見辭彙 【2】常寂

  沒有生滅叫做常,沒有煩惱叫做寂。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3】常寂

沒有生滅叫做常,沒有煩惱叫做寂,故名常寂。

- 梵心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4】常寂光土

  指諸佛如來法身所居之淨土。爲天臺宗所說四土之一。又作寂光淨土、寂光國、寂光土、寂光。佛所住之世界爲真如本性,無生滅變化(常)與煩惱之擾亂(寂),而有智慧之光(光),故稱常寂光土。此土乃佛自證最極秘藏之土,以法身、解脫、般若爲其體,具足圓滿“常、樂、我、淨”等四德。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九·叁九二下):“釋迦牟尼佛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又此土有分證、究竟之別,分上、中、下叁品。依維摩經略疏卷一之說,妙覺法身所居之土爲上品寂光土,等覺之一生所居之土爲中品寂光土,圓教初住以上所居之土爲下品寂光土。北宋僧四明知禮更以實報、寂光二土配當始覺與本覺,而提倡“寂光有相”之說,北宋僧淨覺則倡導“寂光無相”說。[梁譯攝大乘論卷十五、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上、法華經文句卷九之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一](參閱“化土”1322)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常寂光土

  (界名)四土之一。

佛學常見辭彙 【6】常寂光土

  四土之一。常者法身,法身永無生滅;寂者解脫,一切煩惱永寂;光者般若,照見諸相的智慧。此法身解脫般若叁德,是諸佛的居處,故謂常寂光土。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7】常寂光土

常寂光土是從佛的清淨法身所示寂的國土。

- 梵心居士編

佛學常見辭彙 【8】圓明常寂

  六祖惠能所說。謂心性本來是圓滿光明與真常不變的,雖然是寂靜不動,卻能夠遍照一切法界,雖然是遍照一切法界,卻仍舊還是寂靜無動,此乃是無上涅槃之相。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9】圓明常寂

六祖慧能所說:心性本來是圓滿光明的與真常不變的,雖然是寂靜不動的,卻能夠偏照一切法界,雖然是偏照一切法界,卻仍舊還是寂靜無動,此乃無上涅槃之相。

- 梵心居士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