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者,出世俗、離生死。即舉行一定之儀式,令俗人出家爲僧。
(儀式)度人爲僧也。度者出也離也。出離俗也,又出離生死也。故雲度。
度人爲僧。 - 陳義孝編
未得官方頒授度牒之僧衆。如北魏至北齊時代,王公貴族以特權私自認可僧尼剃度出家。此期僧衆數量急劇增加,私度僧占大部分;北魏時約有兩百萬人,北齊時約有叁百萬人。爲禁止此一情形,北魏孝文帝遂于太和十六年(492)下诏規定,每年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大州可度僧一百人,中州可度僧五十人,小州可度僧二十人;蓋以朝廷之诏令防止當世私度冒濫之流風。(參閱“度牒”3779)
(雜語)唐肅宗至德初,宰相裴冕請鬻度牒,名香水錢,是納金度僧之嚆矢也。見佛祖統紀五十一,困學紀聞十四。
(雜語)唐中宗景龍初,诏天下試童行經義無滯者,度之使爲僧。試經度僧自此始。見佛祖統紀五十一。
(雜語)隋文帝敕士庶使出家,是歲度僧五十萬。見佛祖統紀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