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153 條與「往生」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26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往生 二往生 往生傳 往生集 往生講 往生論 往生門 帶業往生 兜率往生 法爾往生 即得往生 戒門往生 九品往生 狂亂往生 難思往生 念佛往生 女人往生 叁種往生 十方往生 十念往生 順次往生 四種往生 宿善往生 他力往生 往生禮式 往生禮贊 往生論偈 往生論注 往生拾因 往生要集 往生一定 未來往生 無記往生 五逆往生 正念往生 諸行往生 不體失往生 淨土往生傳 淨土往生論 九品往生經 九品往生社 決定往生集 難思議往生 念佛往生願 女人往生願 拾遺往生傳 隨願往生經 往生禮贊偈 已今當往生 發願便得往生 後拾遺往生傳 七有天人往生 十四佛國往生 雙樹林下往生 本朝新修往生傳 淨土往生論注解 密咒圓因往生集 日本往生極樂記 往生淨土忏願儀 新修淨土往生傳 九品往生阿彌陀經 往生淨土是密意說 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 昙泓《淨土往生傳》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新編古今往生淨土寶珠集 略諸經論念佛法門往生淨土集 辯才(唐朔方)《淨土往生傳》 大行(唐兖州)《淨土往生傳》 道昂(唐相州)《淨土往生傳》 道綽(唐並州)《淨土往生傳》 法持(唐金陵)《淨土往生傳》 法祥(唐同州)《淨土往生傳》 法照(唐五臺)《淨土往生傳》 法智(隋天臺)《淨土往生傳》 功迥(唐陳留)《淨土往生傳》 灌頂(唐天臺)《淨土往生傳》 懷玉(唐臺州)《淨土往生傳》 慧日(唐洛陽)《淨土往生傳》 慧思(陳南嶽)《淨土往生傳》 明贍(唐終南)《淨土往生傳》 齊翰(唐吳郡)《淨土往生傳》 僧藏(唐汾州)《淨土往生傳》 僧衒(唐並州)《淨土往生傳》 善導(唐京師)《淨土往生傳》 善胄(唐京師)《淨土往生傳》 少康(唐睦州)《淨土往生傳》 神皓(唐吳郡)《淨土往生傳》 神素(唐蒲州)《淨土往生傳》 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 惟岸(唐並州)《淨土往生傳》 惟恭(唐荊州)《淨土往生傳》 雄俊(唐成都)《淨土往生傳》 真慧(隋蒲州)《淨土往生傳》 知玄(唐彭州)《淨土往生傳》 智舜(隋趙郡)《淨土往生傳》 智通(隋河東)《淨土往生傳》 智琰(唐武丘)《淨土往生傳》 智顗(隋天臺)《淨土往生傳》 自覺(唐鎮州)《淨土往生傳》 道瑗(劉宋丹陽)《淨土往生傳》 道珍(蕭梁廬山)《淨土往生傳》 法琳(北齊靈建)《淨土往生傳》 法盛(劉宋金陵)《淨土往生傳》 鴻莒(後唐溫州)《淨土往生傳》 慧恭(東晉廬山)《淨土往生傳》 慧光(北齊邺下)《淨土往生傳》 慧進(南齊楊都)《淨土往生傳》 慧命(後周河陽)《淨土往生傳》 慧虔(東晉山陰)《淨土往生傳》 慧永(東晉廬山)《淨土往生傳》 慧遠(東晉廬山)《淨土往生傳》 九品往生阿彌陀叁摩地集陀羅尼經 僧濟(東晉廬山)《淨土往生傳》 僧柔(北齊靈鹫)《淨土往生傳》 僧睿(姚秦東安)《淨土往生傳》 僧顯(西晉江東)《淨土往生傳》 紹岩(大宋錢塘)《淨土往生傳》 守真(大宋東京)《淨土往生傳》 昙鑒(劉宋江陵)《淨土往生傳》 昙鸾(後魏壁谷)《淨土往生傳》 晤恩(大宋余杭)《淨土往生傳》 志通(石晉鳳翔)《淨土往生傳》 劉程之(東晉廬山)《淨土往生傳》 密咒圓因往生集(一卷 有賀宗壽序)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名勝福往生淨土經) ▲ 收起
當前顯示「兜率往生」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佛學大詞典 【1】兜率往生

  往生彌勒菩薩之淨土兜率天。又作兜率上生。兜率天有內、外兩院,彌勒菩薩常在內院說法,外院爲天衆欲樂處,不易聞法。在印度古代,兜率往生之信仰頗爲盛行,故高僧大德發願往生彌勒淨土,並蒙彌勒菩薩化度之記載極多。據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xxxii)所載,西元前二世紀頃統治錫蘭之木杈伽摩尼王(  Dut!t!haga^mani^),于臨命終時,自某長老聞說彌勒菩薩及其居處之事,未久,王即蒙彌勒自兜率天乘車來迎,生彼天中。另據出叁藏記集卷十記載,婆須蜜、彌妒路刀利、僧伽羅刹皆升于兜率天,其中婆須蜜繼彌勒之後作佛,號師子如來,彌妒路刀利號光炎如來,僧伽羅刹號柔仁佛。又據婆薮槃豆法師傳、大唐西域記卷五等所載,無著、世親、師子覺等亦獲往生或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其中無著且于彼天中,向彌勒咨禀大乘經之要義。此外,其他類似之記載不勝枚舉。

  于我國,自東晉以來即盛行兜率往生之信仰。據梁高僧傳卷五、名僧傳抄道安傳、僧輔傳、昙戒傳、道汪傳、僧印傳、法盛傳等所載,道安及其弟子法遇等八人于生前立誓往生兜率,後果感得異僧與兜率天之伎樂現身來迎。其後,僧輔、昙戒、道汪、僧印、法盛等諸師,亦皆效法道安往生兜率之事,先後發願往生彼天。另據大慈恩寺叁藏法師傳卷十、法苑珠林卷十六贊歎部,及宋高僧傳卷四窺基傳、卷十四道宣傳等載,玄奘及弟子窺基、四分律宗之祖道宣等高僧,皆以往生兜率爲臨終大願,玄奘且作“贊彌勒四禮文”,窺基撰彌勒上生經疏等,以倡導兜率往生之信仰。此外,續高僧傳卷八、卷十二、法苑珠林卷十六等亦皆詳舉有關僧俗發願往生兜率之記載。于近代,如太虛大師、虛雲和尚、慈航菩薩等一代高僧,皆發願往生彌勒淨土之內院。日本方面,最早有關彌勒信仰之記載爲欽明天皇十叁年(551),自百濟請得一尊彌勒石像,並營建佛殿以供奉禮拜,其後兜率信仰漸盛,發願往生者極多,如高僧空海(  774~835)即其中著名之例。

  于法相瑜伽派中,彌勒被敬奉爲開祖,故法相諸師願求兜率往生者甚多,且自無著于所著“攝大乘論”中判示凡夫之往生極樂是爲“別時意”以來,此一信仰尤爲熾盛。所謂別時意,即重新闡釋觀無量壽經有關“念誦佛名能即時往生西方”之說,而謂念誦佛名僅爲往生西方之遠因,實系爲使衆生舍離怠惰之方便說法而已。此項說法影響印度與我國之彌陀信仰,一時往生西方之信仰漸呈現衰廢。因而吉藏、道綽、迦才等,遂比較兜率、極樂之優劣及往生難易,其中吉藏之觀無量壽經義疏立四義比較觀經、彌勒經之異同。道綽之安樂集卷上更以四義比較兜率、西方二處之優劣,謂:(一)  彌勒爲衆生轉不退法輪,聞法深信者雖可獲益,然耽著享樂而不信者亦甚多。又雖往生兜率,然此界屬叁界之內,故仍有退轉之虞;反之,往生西方者,不僅不退轉,以其無漏、出離叁界,故亦不退失。(二)往生兜率者之壽命僅有四千歲,命終不免退墮;而往生西方者,其壽命與彌陀相等齊,非算數所能量知。(叁)兜率之水鳥樹林僅系諸天之樂所生的緣;西方之水鳥樹林則能演說妙法,令往生者得證無生之境。B!就音樂而言,彌陀淨土之音樂勝于世間帝王及六天萬億倍,可知此非兜率所及。另外,懷感之釋淨土群疑論卷四、智俨之華嚴經孔目章卷四、迦才之淨土論卷下等,皆舉多義以詳論彌陀、彌勒兩淨土之優劣難易。

  至于往生兜率天之因行階位,據彌勒上生經與窺基所撰之經疏記載,往生內院之行因有上、中、下叁品,細分之,每品又各有上、中、下叁品,共計九品。上品往生之修因有勤修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香花供養、叁昧正受、讀誦經典等六事,上品上生者修五事或六事之法,中生者修叁事或四事之法,下生者修一事或二事之法;中品往生有歡喜心、恭敬語、禮拜身等叁種行業,中品上生者具足叁種行,中生者修二種行,下生者修一種行;下品往生有忏悔、聞名稱、造形像、香供、花供、衣服供、缯蓋供、幢供、幡供、身恒禮拜、心口系念等十一種修因,忏悔爲下品叁生所共行,上生者悉行其余十行,中生者行造像、供養、禮拜,下生者行造像、供養。又往生兜率外院之因行有五戒、八戒、具足戒、精進、十善法等五種。[彌勒下生經、心地觀經卷叁、遊心安樂道、淨土十疑論、阿彌陀經疏鈔卷四、往生要集卷上末](參閱“兜率天”4385、“彌勒菩薩”6424)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