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153 条与“往生”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126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往生 二往生 往生传 往生集 往生讲 往生论 往生门 带业往生 兜率往生 法尔往生 即得往生 戒门往生 九品往生 狂乱往生 难思往生 念佛往生 女人往生 三种往生 十方往生 十念往生 顺次往生 四种往生 宿善往生 他力往生 往生礼式 往生礼赞 往生论偈 往生论注 往生拾因 往生要集 往生一定 未来往生 无记往生 五逆往生 正念往生 诸行往生 不体失往生 净土往生传 净土往生论 九品往生经 九品往生社 决定往生集 难思议往生 念佛往生愿 女人往生愿 拾遗往生传 随愿往生经 往生礼赞偈 已今当往生 发愿便得往生 后拾遗往生传 七有天人往生 十四佛国往生 双树林下往生 本朝新修往生传 净土往生论注解 密咒圆因往生集 日本往生极乐记 往生净土忏愿仪 新修净土往生传 九品往生阿弥陀经 往生净土是密意说 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昙泓《净土往生传》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新编古今往生净土宝珠集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 辩才(唐朔方)《净土往生传》 大行(唐兖州)《净土往生传》 道昂(唐相州)《净土往生传》 道绰(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法持(唐金陵)《净土往生传》 法祥(唐同州)《净土往生传》 法照(唐五台)《净土往生传》 法智(隋天台)《净土往生传》 功迥(唐陈留)《净土往生传》 灌顶(唐天台)《净土往生传》 怀玉(唐台州)《净土往生传》 慧日(唐洛阳)《净土往生传》 慧思(陈南岳)《净土往生传》 明赡(唐终南)《净土往生传》 齐翰(唐吴郡)《净土往生传》 僧藏(唐汾州)《净土往生传》 僧衒(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善导(唐京师)《净土往生传》 善胄(唐京师)《净土往生传》 少康(唐睦州)《净土往生传》 神皓(唐吴郡)《净土往生传》 神素(唐蒲州)《净土往生传》 圣位经欲界生必不往生色无色界 惟岸(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惟恭(唐荆州)《净土往生传》 雄俊(唐成都)《净土往生传》 真慧(隋蒲州)《净土往生传》 知玄(唐彭州)《净土往生传》 智舜(隋赵郡)《净土往生传》 智通(隋河东)《净土往生传》 智琰(唐武丘)《净土往生传》 智顗(隋天台)《净土往生传》 自觉(唐镇州)《净土往生传》 道瑗(刘宋丹阳)《净土往生传》 道珍(萧梁庐山)《净土往生传》 法琳(北齐灵建)《净土往生传》 法盛(刘宋金陵)《净土往生传》 鸿莒(后唐温州)《净土往生传》 慧恭(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慧光(北齐邺下)《净土往生传》 慧进(南齐杨都)《净土往生传》 慧命(后周河阳)《净土往生传》 慧虔(东晋山阴)《净土往生传》 慧永(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慧远(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僧济(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僧柔(北齐灵鹫)《净土往生传》 僧睿(姚秦东安)《净土往生传》 僧显(西晋江东)《净土往生传》 绍岩(大宋钱塘)《净土往生传》 守真(大宋东京)《净土往生传》 昙鉴(刘宋江陵)《净土往生传》 昙鸾(后魏壁谷)《净土往生传》 晤恩(大宋余杭)《净土往生传》 志通(石晋凤翔)《净土往生传》 刘程之(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密咒圆因往生集(一卷 有贺宗寿序)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 ▲ 收起
当前显示“知玄(唐彭州)《净土往生传》”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历代名僧辞典 【1】知玄(唐彭州)《净土往生传》

释知玄。字后觉。俗姓陈眉州洪雅人。母魏氏。梦月入怀。因而载诞。乳哺之间。见佛辄喜。五岁祖令咏华。应声而就。七岁遇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盘经。玄入讲肆若睹前。因是夕梦佛手案其顶。遂出家焉。十一落发。诣唐兴西安寺。传大经四十二卷远公义疏辩师圆旨一百二十五万言。指擿缁徒。动露老成。时丞相杜元颍作镇西蜀。闻玄之名。命讲于大慈寺普贤阁下。黑白之众。日合万数。注听倾心。骇叹无已。其后蜀人。不敢指认其名。乃本俗姓。号陈菩萨焉。玄于净众寺。听毗尼通俱舍。复从其师。下三峡历荆襄。抵于神京资圣寺。此寺四海三学之人会要之地。玄敷演经论。僧俗仰观。堂外之屦。日其多矣。文宗皇帝闻之。宣入顾问。甚惬皇情。后学唯识论于安国信法师。至若外典经籍。百家诸子莫不该总。每恨卿音不变。不堪讲贯。乃于象耳山。诵大悲咒。一夕玄梦。神僧截舌换之。明日俄变秦音。时杨刑部汝士高左丞元裕长安杨鲁士。咸造其门。拟结莲社。武宗御宇。初钦释氏。后纳浮议祀蓬莱。筑风台以祈羽化。虽谏官抗疏。终不回意。因德阳节缁黄。会鳞德殿论义。帝手付老氏理大国。若烹小鲜义。玄因大陈帝王理道教化根本。亦言。神仙羽化乃山林匹夫。独善之事。非帝王所宜尚之。辞河下倾辩海横注凡数万言。大忤上旨。左护军仇士良内枢密杨钦义。惜其才辩。恐承斥逐乃讽玄。贡祝尧诗。玄立成五篇。其末篇云。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且住一千年。帝览诗微解。及帝简汰僧门。玄归巴岷旧山。例施巾栉。存其戒检愈更甄明。续入湖湘。时杨给事汉公廉问湖湘。延止于开元寺。宣宗龙飞杨公自内枢统左禁军以册定功。请复佛教。仍乞访玄声迹。于是玄复为僧止宝应寺。属寿昌节讲赞署。为三教首座。帝以旧时籓邸。造法干寺。诏令居之。大中三年。宣宗诞节诏。谏议李贻孙给事杨汉公。与玄鼎立论议。玄奏天下废寺宜再兴。复大兴梵剎。玄有力焉。帝以玄有才识。特深顾瞩。命工图形。置于禁中。时相国裴公休。与玄友善。亦相激扬。中兴教法。广明二年。僖宗违难。西蜀遣郭遵泰。赍玺旧诏玄。肩舆以赴行。在玄至乘机辩对。颇解上意。左军容田令孜。与诸达官。皆钦玄德。问道勤至不舍晨夕。帝欲旌表其美。诏诸学士。撰玄师号。皆不称旨。帝曰。朕以开示悟入法华之深旨。悟者觉也明也。悟佛大道。明佛知见。又曰。所以悟者。悟其自性。了然成佛。今赐悟达国师。虽曰强名用表朕意。后一年乞归九陇旧庐。以继净业。诏从之。明年正月二十一日。玄于卧中。见生平曾游之境。历然在前。因起焚香。西向曰。虽他境象。皆非其志。如得一见净土。志愿满矣。言已空中有声应曰。汝之行业决生安养。奚为愿不满也。玄闻之喜跃自慰。遂召弟子慈灯上遗表。仍谓灯曰。吾有净土之修有年矣。今日之闻。如我昔愿已。乃右胁着席。嘘嘘而卒。卒年七十三。 - 顾伟康编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