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五頁雲:複次有諸苾刍,于諸念住,勤修加行,毗缽舍那以爲依止,于奢摩他,樂修觀行。彼卽應于內奢摩他所攝自心,取如是相。謂我今者,何所思惟,雲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爲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之所惱亂。複我今者,何所思惟,雲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不爲彼法之所惱亂。若彼苾刍,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隨煩惱染汙心已;便于外緣取淨妙相。由是爲因,雖能暫時除遣現在現前隨惑;然于後時,若複如前攝心內聚;還爲如是隨惑所惱,不得靜定。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緣,爲隨煩惱,數數擾亂。又不能得所欣求義。複爲憂愁之所損惱。又經長時,不能獲得內心寂止。不能獲得依奢摩他毗缽舍那爲先,清淨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獲得內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由不獲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盤。與上相違,應知卽是一切白品。乃至獲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盤。 - 朱芾煌
抓住(把握住)自己修定或修觀的所緣(專注的對象)。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