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32 條與「心相」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20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當前顯示「心相應心不相應」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佛學大詞典 【1】心相應心不相應

  原始佛教後之部派佛教時代,傾向于整理組織阿含經教說之阿毗達磨,其時,對心之作用亦作種種考察。于上座部中,分心識爲主體與屬性,如心、意、識等主體稱心法,或稱心王;受、想、思等部分之作用、狀態、性質等屬性,稱心所法,或稱心相應法。就此而言,具體的心,經常須與一心王或受、想、思等數個心所同時俱起。如此,心、心所與所依、所緣等同時俱起者稱爲相應。

  此相應思想,雖始于部派時代,然重視原始經典之部派並非皆承認心所法與相應思想。在原始經典中,受、想、思等不爲心之部分,而各爲獨一之心作用,故謂除此心之作用外,並無心之存在。說一切有部、巴利佛教(南方上座部)、舍利弗阿毗昙論(犢子部系)等皆立心相應說;對此,譬喻者、經部師、成實論等經部系以及南方大衆之王山部、義成部等主張心不相應說。此兩者之論爭,即稱心相應心不相應之說。[成實論卷五、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卷九十、順正理論卷十一、成唯識論卷七、俱舍論記卷四、大乘義章卷二、心心所思想の發生過程に就て(水野弘元,日本佛教學協會年報十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