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忏法之仪式也。法华忏法,方等忏法,观音忏法,弥陀忏法等。佛祖统纪三十三曰:“僧传称:汉魏以来,请僧设供,同于祠祀。起坐威仪,略无规矩。至晋朝安法师,始依经律作赴请礼赞等仪。”
忏法的仪式。有法华忏法、方等忏法、观音忏法、弥陀忏法等之别。 - 陈义孝编
忏法之仪式甚多,略举如法华忏法、方等忏法、观音忏法、弥陀忏法等。 - 明·杨卓
凡四卷。全称“得遇龙华修证忏仪”。明代如惺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九册。本经叙说祈念弥勒菩萨,忏悔罪障之作法。共分为:开发正信、广求良友、严持戒律、发菩提心、明结坛仪、礼请三宝、忏悔往罪、专诵法华、三宝福田、总观兜率、别观龙华、念一实相等十二品。
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法华三昧行法、法华三昧仪、法华经三昧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书名之下副题为“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礼法华经仪式”。所谓法华三昧,乃取法华经之精神,观诸法实相之理之三昧行。本书为智顗从慧思传承法华三昧之精髓,撷取法华经、观普贤经等诸大乘经典之精义,而揭示法华三昧之方便及正修之行仪。其内容旨在阐释入菩萨正位、具诸佛功德之法门,包含礼拜、忏悔、行道、诵经、坐禅等,于三七日之间半行半坐之种种行法。
又摩诃止观(智顗说,灌顶记)卷二上记载,关于法华之行法,有法华三昧一卷,乃智顗作,为行者所宗。推知灌顶所记之法华三昧即指本书。另根据遵式之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加以推论,则本书之现存本已非智顗所说之原貌,恐系后人加笔而成。此外,宋代四明知礼撰“修忏要旨”一书,主要系依用本书而成。[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阅藏知津卷四十二、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
(书名)一卷,隋智者撰。取法华,普贤观经,及诸大乘经之意,记修法华三昧之行法仪式。然此为宋人之删定本,已失其真,题曰法华三昧行法者。是其真本,今日所用之法华忏法,即由此本抄出。
(书名)一卷,宋知礼集。明金光明忏法之修法仪式。[囗@又]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之异名。
宋四明沙门知礼集
大段与《金光明忏法补助仪》同,而观慧文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瓦官寺沙门释智顗,辄釆法华普贤观经,及诸大乘经意,撰此法门,流行后代。
劝修第一。方便第二。正入道场方法第三。正修行方法第四。一严净道场,二净身,三三业供养,四奉请三宝,五赞叹三宝,六礼佛,七忏悔,八行道旋繞,九诵法华经,十思惟一实境界。略明修证相第五。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唐国清沙门湛然撰
撰香华礼拜等偈,以便运想,及逆顺十心略忏文等。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